近年来,随着健康观念的普及,食疗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食疗其实是融膳食美味和药物功效为一体的养生保健方法,而在这其中绕不开的就是“药食同源”。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卫生部门陆续公布了种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即“药食同源”。
药分三品,上品无毒
其实几千年前的古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不少食物不仅能够提供营养,还能疗疾祛病。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对中草药进行了分级,分为了上品、中品和下品。不过这个级别和药材的疗效可没有半点关系,而是确认了人直接服用药材后的生理反应。
其中上品是无毒可食用,就比如红枣、赤小豆、薏仁、山药等,可以久服;中品有小毒,经炮制后方可食用,比如何首乌、麻*、芍药等;下品有毒,非治病不用,比如附子、乌头、半夏等。而中医食疗中所使用了,显然都是属于上品中的。
《内经》对于食疗有着非常卓越的理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以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了,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药食同源最能代表食疗。
药食同源也不能猛吃
随着药食同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许多以前不被重视的问题也渐渐的浮出水面。那就是很多对于药食同源一知半解的人都投身到了食疗养生的行列中来,而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最终事与愿违,与健康“失之交臂”。
因为他们想当然地以为“既然是药食同源,可以久服,那么我们多吃一些,总归是有用的”。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中药是讲究“气味相投”的,哪怕这个中药是药食同源的。绝不是靠把中药当饭猛吃就能解决的。
药食同源的药材,当它们作为药物时,具有药物的“四气”、“五味”特性。“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这就告诉我们食疗养生必须要“因病制宜”、“因药制宜”。
“因病制宜”说的是必须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来制定药食方,这样才不至于寒热相悖;而“因药制宜”说的是要根据药食的性能来决定,五味又被划分为五行,所以要尽量避免同时服用或者使用五行相克的药食品种。比如甘草味甘属土,昆布味咸属水,五行中土克水,甘草与昆布等海藻类一起使用的话就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不能同时应用。
吃对很关键
而这些药食之间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因为涉及的知识过多、多与专业,因此绝大多数人都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就会出现反效果。因此,食疗养生吃对很关键。而想要吃对,就需要跟着专业的。
所谓专业的,可以是人,比如医生,请教专业的中医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养生;也可以是药方,比如食疗古方,这些古方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流传至今的都是精华。
《*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这是“药食同源”体现,也是具体要求。而我们作为服用者却应该多存一个“心眼”,不能盲目的跟风,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否则只会越补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