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解读伤寒论密钥之第23条 [复制链接]

1#

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倶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各半汤。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太阳病,到了七八天,一般情况是要传里的,但是这个病人是如疟,不是疟,而且发热恶寒,发热多而恶寒少,不呕,没有传少阳,小便清,不在阳明。那就是说这个疾病在太阳或者少阴,一天发作两三次,不像我们单纯的太阳病,一直存在发热恶寒,说明什么呢?说明邪气已微或者病到少阴。为什么说可能有病到少阴呢?条:“少阴病,初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细辛附子汤主之”。就是说少阴病也会出现发热恶寒,下面就是两者分开而论了。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如果是邪气已微,脉是缓的,不紧、不数、不浮,说明病快要好了。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倶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如果说是病入到少阴呢?会出现脉微而恶寒,脉微是在里的津液不足,恶寒呢,表上的津液亏虚,所以表里津液亏虚就叫阴阳俱虚,阴阳代指表里。这时是不能再去汗吐下伤津液的。怎么治疗呢?22条说:“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22是胸闷,脉微而恶寒,没有胸闷呢,就是桂枝加附子汤。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各半汤。刚才我们说了,这个病没有传阳明,一般来说不会出现面色热,因为条说:“阳明病,面合色赤”。那这里是什么原因呢?48条告诉我们“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就是说这是病在表,还是需要去解表的,不会自愈的,但是呢邪气已比较少了,津液已亏了,因此用麻*汤桂枝汤各取等分减少用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