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背诵是学习伤寒论的重要途径 [复制链接]

1#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包含《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被誉为众方之祖,很多方剂可追溯的最早出处就在此书,也是经方派主要的学习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伤寒论》尤为重要,学会了《伤寒论》后其他绝大部分方书就很好理解,所谓先难后易是也。那么《伤寒论》又该如何学习呢?

首先是要理解,找一个自己比较认可的医家,学习他关于《伤寒论》的讲解,便于理解和学习,能够快速进入状态,尤其是学习中医不久的人,许多中医名词都不理解,这点尤为重要。讲解老师首先是近现代医家为好,这样语言通俗易懂,与现代社会接轨,否则会出现二次翻译的问题,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比如常被大家接受胡希恕,倪海厦,郝万山等,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选择,无论选择哪位老师入门,随学习深入大家最终都会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理解必须细看多读,逐条分析理解,前后关联对比,分析异同。大道至简,重在坚持。

背诵是最快的学习方法。看到背诵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是这的确是最快的学习方式,熟读听起来很好,但是事实上能读熟的人很少,远达不到预期目标。另外《伤寒论》的根就是方证相应,如果连基础的方证都不熟悉,是根本没办法处方的,这也是许多人说自己学了几年《伤寒论》也一无所获的原因。现举一例医案如下:

“年,时值抗日战争,余居渝。一*人转战沙场,备受风雨寒热,一病而唾脓血,西医误用凉药,以致大下不已,滴水不饮,命在旦夕,余诊之,手足厥冷而胸中灼热,两手寸脉沉缓不现,下部趺阳、少阴脉不至,舌红赤。”此案一看,下利唾脓血,寸脉沉缓,下部脉不至,正是条麻*升麻汤方证,甚合。这就是典型的条文病,这是最基础的,难点在于扩展运用,这需要更为广泛的阅读学习。个人认为带有方剂的重点条文必须背诵,其他根据需要背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易行难,正是如此。

学习背诵伤寒论原文之余,还需广泛的阅读。不同医家的医案,经验和见解都对学习有很大帮助,且能激发自己对于中医的学习兴趣。早期可能很难看懂,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读懂,推荐阅读一些较简单,用药上遵从经方少加减的书籍,循序渐进。

适时实践。学习当中如果遇到家人生病,自己认为能够搞定的疾病,可以自己先尝试治疗,这是早期能够获得的宝贵经验。如能治好,又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即便不能,失败的会让我们越挫越勇,分析可能的失败原因,比如辨证不准,用量不足等等,以免下次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原文学习是重中之重,否则你将毫无定见。不断探求,坚持不懈就是最好的方法。#中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