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穿越时空,去领会伤寒论的精髓 [复制链接]

1#

东汉之前的几千年,民间乃至宫廷,已经存在着广为流传的验方,人们生病的时候,用几味中药组合,就可以起到治愈的效果。但在那个年代,人们不像现在这样频繁往来,能识字的也寥寥无几,这就限定了验方的正确使用和效果。

比如巴豆,巴豆是一味有毒的热性的泻药,从古代的仅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古人很喜欢用巴豆解决腹胀便秘的问题。由于书信往来还是靠竹笺上文字,识字的人本来就稀有,用竹笺传载文字,更增添了文字传播的困难。人们在应用巴豆的时候,往往不顾青红皂白,不管是热是寒,存在滥用的问题。巴豆是味大泻药,可以拉到你虚脱,有些人往往就是这样被拉死的。

与巴豆作为泻药,同时存在的还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方名虽然只相差一两个字,但区别很大,用小承气汤的就不能用大承气汤,否则,遗害无穷。怎么去总结他们各自的利弊,依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区别地加以应用,这其实是摆在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郎中面前最大的问题。验方的确有神效,但验方有它一定的相适应的症候群,滥用它,存在着严重的危害。这样的验方当然还有很多,比如,表证的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葛根汤等等,都是治疗表证的,但相互间有细微的区别,同样不能混用,该用桂枝汤的,如果误用了麻黄汤,则会汗漏不止,甚至有生命危险。

医圣无疑是个奇人,这些问题,别说是现在的医家捋顺它都相当困难,更何况那个时代的张仲景了。没有对活人医术的强烈愿望,没有大量的临床经验,没有刻苦钻研的那股韧劲,很难想象,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成就了张仲景写成《伤寒论》。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大量临床经验,将所有的验方在脑海里捋了无数遍,验方相适应的证是什么?禁忌又是什么?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又不该用?医圣肯定是了然于胸。对某些不能确定还较为模糊的验方,又反复到实际治病中加以确认。那个年代的民众,没有像现在这样矫情,医患关系也不会如此紧张,他们完全信任医生,有对医生从心底里发出的尊重。识字的人很少,懂医的就更是屈指可数,民众不远千里,大量向医圣的诊所涌来。正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验方,加上大量的临床经验,成就了《伤寒杂病论》这部辉煌的巨著。

我们现在的人读《伤寒论》,习惯摘取重点,事实上,《伤寒论》的每一句每个字都是重点。用断章取义的读法,根本无法领会《伤寒论》的精髓。你熟背桂枝汤的条文,同样要熟背散落在各个章节里的关于桂枝汤的禁忌。这就是《伤寒论》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关于用药禁忌的条文。医圣在那样竹笺写字的困难条件下,不厌其烦事无巨细地讲这个禁忌那个禁忌,多少让现代的人感到啰嗦了,医圣其实是从另一侧面,告诉你验方相互间的细微差别,不要混错。比如,是麻黄汤证,服用了麻黄汤,只要出汗了就可以,剩下的汤药丢弃一边,不能再服,出汗只要小发汗就行,不能大汗,书中叫“不必尽剂”。出汗后病症还未好的,则不能继续服麻黄汤,要服桂枝汤。你只有理解了这些禁忌,读出为什么有这样的禁忌,你才能更贴近医圣一些。故读《伤寒论》,忌讳的是读了前面忘了后面,它需要整体的读。

读出一个活的《伤寒论》,读出医圣仿佛亲身在你面前,语重心长谆谆教导,读出一个医者伟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