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本人《伤寒论52、53条,很不严谨,或许是误导后世千年的根源之一》一文发布之后,引起了极大争议,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此文中,我认为这两条很不严谨,是因为这两条单独分析都不成立,并这两条怀疑不是仲景原文。文章发布后有很多人反对我的观点,其中有两种说法很有代表性。
第一种说法是“省文说”。有些人认为这两条是省略文法,详于前而略于后,那么请问省略的是什么?如果省略的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紧这些文字,即使补充了这些条件,可以使用麻黄汤,那么省略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说仲景时代写书要写在竹简上,所以要节省文字。这种说法貌似合理。但是如果补充了这些条件,不是和前面的条文重复了吗?既然要节省文字,为何不干脆节省一条呢?多写一条没有什么新信息的条文,不是更浪费文字吗?
第二种说法是“一段说”。有人认为这两条应该和前面的两条是一段,是后人给分成了不同的条文。我们看看前面两条:
50,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1,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他们认为50条的脉浮数者应该使用麻黄汤,52条就是50条的补充。如果仲景认为50条的脉浮数者宜用麻黄汤,直接在发当汗出而解之后,加上宜麻黄汤几个字就可以了,何必多写一条呢?
他们还认为51条的尺中迟者不可发汗,52条就是对51条的补充。因为迟脉和数脉相反,既然迟脉不可以发汗,数脉当然可以发汗了。其实这几条中迟脉和数脉病机一样,都是气血亏虚,怎么能用麻黄汤呢?这种解释明显是不懂医理。
所以,“省文说”和“一段说”都经不起推敲。我们再从中医理论上分析一下这两条是否合理。
脉浮主病在表,脉数主热或主虚。脉浮数有三种可能。其一:外感风热表邪,即温病的卫分证,这种情况应该用银翘散之类的辛凉解表剂治疗。其二,外感伤寒兼有气血亏虚,津液不足,58条就是这种情况,适用桂枝汤或新加汤治疗。其三,正气大虚,虚阳外浮的少阴证,这是危重的症候,需要用回阳救逆的方剂治疗。
以上的三种脉浮而数,不但不能使用麻黄汤,而且是麻黄汤的禁忌症。按照最基本的逻辑,只要有一种情况不宜用麻黄汤,53条就不成立,何况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宜用麻黄汤。脉浮包括脉浮而数,既然53条不成立,52条自然不成立。
而且,这两条不仅单独分析不成立,还与《伤寒论》里的其他条文相互矛盾,与仲景的整体学术体系不相符。
52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这一条与《伤寒论》本身就存在矛盾。众所周知,即使仅在太阳病中,脉浮缓的太阳中风证就不能用麻黄汤,而该用桂枝汤。
53,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这一条也与后面的58条明显矛盾。58条: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主之。虽然前面的50条没有给出治疗方剂,但是不难看出50条脉浮数的病机是气血津液亏虚兼有表证,与58条发汗后的脉浮数病机相同。表证兼正气亏虚者不能使用麻黄汤,只能使用桂枝汤是仲景一贯的治疗原则,所以我认为50条和58条都应该用桂枝汤。如果认为53条是对50条的补充说明,那么这种补充说明明显有误。病机相同,同样是脉浮数,58条的用桂枝汤,53条却用麻黄汤,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如果认为不矛盾,那么请问53条的病机是什么?
在《伤寒论》中,脉象与症状证是辩证的基础,而且症状比脉象更重要,很多条文只有症状的描述,却没有脉象的描述,以脉论治不符合仲景一贯的学术思想。以上两条条文,只有脉象的描述,没有症状的描述,这与《伤寒论》中其他的绝大多数条文是明显不同的。而且,脉浮或者脉浮数同时有其他表证,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找不到用麻黄汤治疗的其他条文。仲景治疗风水、风湿、风疹,黄疸等其他表证时,用过越婢汤、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桂枝二麻黄一汤等,但是从来没有用过麻黄汤。
所以,这两条原文与仲景的整个学术体系也存在矛盾,因此我怀疑这两条是衍文。至于这两条是怎么来的呢,现在已经无从考证,我们只能推测。
《伤寒论》成书大约于公元年到年,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唐代之前一直以手抄本流传。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直到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才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由于《伤寒论》以手抄本形式了八百多年,难免有错漏之处,也难免有人将自己的批注和心得写入手抄本中流传后世。在我前面的文章中,曾经分析过31和32条可能是后人的衍文,我认为52条和53条也是如此。这两条好像是对前两条的解读和补充,但是既不符合医理,也与仲景的学术体系不相符。惜字如金的张仲景更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写下这两条。所以我推测这两条可能是某位医家的批注或心得,被后人一起抄录并流传下来形成的衍文。
可见,学习伤寒论,选择一个好版本很重要。目前《伤寒论》的版本很多,其中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是个学术价值很高的版本。本书以明代赵开美《伤寒论》校刻本为底本,参校本为清康熙年间上海陈氏起秀堂刻《金匮玉函经》影印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嘉靖年间汪济川《注解伤寒论》刻本等。我认为目前《伤寒论校注》是《伤寒论》爱好者的最佳选择。
老许话伤寒,持续更新中,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