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土到极致的旅游胜地,多少人被它震撼 [复制链接]

1#

每个假期,最热门的目的地排行榜中,总有西安的一个位置。

甚至,无论什么时候前往西安,你都能目睹“人从众”的景象。

人们是冲着西安的地下埋藏的历史而来。他们戏言,西安生活在地下的人比地上的还多,因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伟大的历史人物都在这儿沉睡了上千年。

以至于跟西安有关的梗,都带有深刻的时空印记——“西安上次这么热闹还是在唐朝”“这下西安地上和地下一样多人了”“好像在西安见了一辈子要见的人”。

但当踏上这片承载着年华夏文明的古老土地,你如果再往北边走走,这里将再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却能看见独特而迷人的陕北风情。

这里是黄土高坡,时间、历史与故事,就静静地流淌在这里的地面上。

厚重土地下的文化瑰宝

这是一片温暖的土地,这也是一片厚重的土地。在飞机落地之前,从高空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片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的黄土地。

航拍千沟万壑的中国陕西北部黄土高原。(图/图虫创意)

陕北地区东隔黄河与晋西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宁夏相邻,北与内蒙古相接,南与关中相连,其范围包括榆林和延安的20多个县区。从统治中心到荒芜边塞,它在千百年来留下了鲜为人知却分量不轻的人类印记。

充满着革命气息的延安,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在老一辈人的心目中,始终有着特殊的位置。

在这里,仅是革命旧址就有多处,几乎每走几步就会遇到一个意义非凡的地方。

宝塔山、凤凰山和清凉山三座山将延安这个革命圣地怀抱在内,还有两河环绕其中;杨家岭和枣园等地也在讲述着那段战火硝烟中的峥嵘岁月。市中心每个晚上的实体灯光秀,都将大家的目光再一次拉回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光辉岁月。

延安宝塔山夜景。(图/图虫创意)

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榆林,则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

它自古就是边防重地,战争期间所幸保留至今的文物古迹,成为了当地的一笔宝贵财富。这座因为军防而建立的古城,还有一个别名叫作“塞上小北京”,它在明代是唯一一个由皇帝钦定城墙高度可以超越北京的城市。

历史上曾发生于此地的文明碰撞,都深深地烙印在了一条红色的峡谷中。红石峡两岸山体环形相绕,一条河流漫过其中,崖壁上多达多处文人雅士的大型摩崖石刻,更是令其名声大噪。

万里长城则横卧其北,漫天的风沙和无情的刀光剑影构成了它的历史。有趣的是,榆林古城自修建城池起,就一直没有设置北门,只是在城北的城墙上建造了一座用于瞭望敌情的镇北台。它有着“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是古长城现存最大的烽火台,也是当年蒙汉两族办理交涉和举行献纳贡品的地方,见证着“蒙汉一家,和平互市”的繁荣。

在当年与长城一起兴盛的,还有高家堡、瓦窑堡、安边堡、镇川堡等边堡。它们作为长城的延伸,成为了古代军事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到了防御外敌入侵的作用,还承担了传递信息、储备粮草等重要任务。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镇麻黄梁乡双山堡古城遗址。(图/图虫创意)

不过随着时代洪流的前进,这些古堡也逐渐式微。直到由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以高家堡为首的古堡们才再一次迎来了自己的不平凡时刻。

它们化身“原西县”“双水村”等,讲述着平淡而普通的故事,正如陕北人民的生活一样,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有最质朴的亲情和朴素深沉的友情。

与高家堡比邻相望的石峁古城遗址,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市遗址,其规模相当于北京故宫的6倍。

更令人不敢相信的是,这个与古埃及金字塔属于同时期建筑的城墙,竟然全部都是用石头砌成,总长接近10公里。要知道,明清时代的城墙还多只是以夯土筑成。

陕西榆林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子村统万城遗址。(图/图虫创意)

即使0余年过去,它残余的高度依然高达5米。以当时的生产力而言,这绝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也是当地人不断奋进的热血故事。

还有,历经千年敲凿而成的钟山石窟、匈奴人现存的唯一都城统万城,都在诉说着这片厚重黄土地的文化积淀,它们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不朽印记。

“土到极致”的壮美风景

这片“土到极致”的土地,不仅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大自然的创作之所。大地在这里以一名创意无限的艺术家的姿态,诠释了它的无穷智慧和魅力。

黄河将自己最慷慨激昂的一面献给了壶口瀑布。“千里黄河一壶收”说的就是这里,它气吞八荒之水,是人类所能想象到、能亲眼目睹的最壮阔画面之一。

壶口瀑布。(图/图虫创意)

瀑布的咆哮声如雷鸣般震撼,伴随着激荡的白沫,将一切都淹没在澎湃之中,宛如大自然的奔放交响曲。每当下午的《黄河大合唱》演出准时上演,更是将这份波澜壮阔推向更极致的高度。

然而,一旦驱车沿壶口瀑布上溯到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却是另外的一番景象。黄河流经延川县境的68公里内,形成了规模最大、最密集、保存最完好的蛇曲群——土地被河流冲刷,形成了像蛇一样蜿蜒曲折的地质地貌。这些蛇曲如同自然的艺术品,静静地流淌,每一弯每一转都在缓缓地诉说着黄河千百年来的沧桑世事。

再从延安一路向北去往榆林,沿途则是更小众而惊艳的地理奇观。靖边龙洲丹霞地貌隐藏在黄土高原的深处,鲜为人知,但壮观的景象却丝毫不输大洋彼岸的兄弟——美国波浪谷。

这里独特的沙丘纹路以及不同沉淀物,相互组合,构成了多变的色彩。百万年的时间与风沙则负责将其雕琢成一缕缕奇妙的线条,就像黄河波浪般如梦似幻。

在被称为“中国羚羊谷”的雨岔大峡谷,同样找不到一丝人工雕琢的痕迹,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亿万年前的一次强烈地震,让陕北地区的黄土大山生出了一条大裂缝,数百年雨水的冲刷,又赋予了它只有自然造物者才能够呈现的曼妙身姿。

岩石的纹理,陕西延安甘泉县雨岔大峡谷。(图/图虫创意)

穿行其中,当柔和的光线通过缝隙洒落峡谷,砂岩在风雨的剥离侵蚀下呈现出深深浅浅的颜色变化,不同时间,不同角度,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致。

在阳光无法顾及的地方,厚厚的青苔便会迅速填上空隙,散发着盎然的生机。

源于自然,融于自然

俗话有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土高坡承载着中国最极致的壮观风景,日常生活却普通平凡,缓慢悠长。

陕北的风景以浑厚粗犷闻名,食物则朴实而多变。由于陕北地形以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为主,非常干燥,土地贫瘠,这样的气候也催生出了独特的日常饮食。在这里,小麦并不是主导,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杂粮:荞面、黄米、小米、豆子、洋芋……

如果要选一道菜代表陕北,那“拼三鲜”绝对榜上有名。陕北人擅长粗粮细做,细粮巧做。拼三鲜就需要先以猪肉、羊肉、鸡肉调味熬汤打底,再将猪肉制成炸丸子、蒸丸子、眉稍丸子、炸肉片、小酥肉和肉佛手等不同的形式,最后加入菠菜、木耳、海带、黄花、葱、韭菜等繁杂多样的配菜烩成粉汤。

拼三鲜。(图/《餐桌上的节日》)

所有的食材都被包罗在一碗之内,鲜美无比。因为食材的多样性,它甚至与闽南名菜“佛跳墙”被相提并论。

而在日常的饮食中,面食也是这里当仁不让的主角——早餐和杂面,午餐抿节,晚餐荞面饸饹,三餐不重样是对陕北面食文化的最基本尊重。

香甜软糯的黄馍馍更是曾引得《舌尖上的中国》亲自到访。

作为一种平民素食的小白菜熬洋芋,看似平平无奇,却能够比各种肉类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长年累月,敦厚朴实的陕北人始终在广袤粗犷的黄土地上默默耕耘,耐苦耐劳,累了就吼一声秦腔,解困解乏。

安塞腰鼓。(图/图虫创意)

自炎黄时期起流传至今的腰鼓,就是他们日常劳作最好的陪伴。不同的腰鼓还有不同的味道,安塞腰鼓通常在高山上,那是跳给别人看;而横山腰鼓一般在平地上蹬,那是敲给自己听,但不变的都是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气宇轩昂的精气神。

陕北人的智慧,还体现在历史悠久的窑洞建筑上。窑洞这一特殊的传统民居,源于自然,又融于自然,不仅冬暖夏凉,而且只需要就地取材便可完成建造。

黄土高原的土崖畔上,正是开掘洞窟的天然地形,它的雏形距今已有长达多年的时间。这里的黄土层厚度时常达百米以上,而且黄土中不含沙石,十分黏牢,故而在此地构筑的窑洞相当坚固耐久。再加上这里古代经年作为边镇咽喉,烽火连连,百姓经常还要被迫迁徙避难,于是乎只能掘土安家,战乱一至,便弃之而去。

陕北的窑洞以靠山窑最为典型,它们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还会在洞内加砌砖券和石券,或在洞外堆砌砖墙,以防止泥土崩溃,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还会在崖外建设房屋,组成院落。

陕西窑洞。(图/图虫创意)

即便在新时代的发展之下,窑洞依然是陕北重要的建筑群。过去“小米加步枪”的精神已经成为了一家网红餐厅的名字,窑洞建筑也从传统民居转变为一种旅游体验项目,被改造成酒店、工作室和展览空间,重生出了新的用途。

奔流不息的母亲河、令人咂舌的地质奇观、深藏不露的历史遗存、传统厚重的窑洞建筑、粗中带细的饮食文化、豪迈奔放的腰鼓舞蹈……藏在西安巨大光环下的陕西,还有万般精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