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医案,宋朝的许叔微。记载中写道这个病人是“身热,自汗,恶风,鼻出涕”,这是桂枝汤证,然后他说“关以上浮,关以下弱”,这个就是,书中说的桂枝汤的脉是阳浮而阴弱。那我说的是,脉浮起来,然后把到底下比较空,这就是个浮脉了,这是阳浮而阴弱。许叔微他就说,这个关比较浮,尺比较弱。有人把他解读成,上焦脉比较浮,下焦脉比较弱,代表气比较往上升,也是一样的意思了。只是我个人觉得,比较容易辨识的脉,是《内经·热论》的脉法,不是张仲景这个《伤寒例》里面讲的。
就是寸关尺都浮起来,是太阳表征,的确在把脉的时候,比较简单。虽然当年我的老师是教说,肺脉比较浮就是外感,可是我很不会把那个肺脉比较浮的感觉。因为我的肺脉平常都是沉的,然后在感冒也没有到多浮,但是全部的脉一起浮起来,这我把得出来。
在许叔微那个时代,他讲的东西,其实是在形成一个后代争议很大的一个所谓的“三纲鼎立说”。
“三纲鼎立说”是这样子。宋朝之后。他们说,风气伤了卫分是桂枝汤。然后寒气穿到卫分底下进入了营分是麻黄汤。这两个都是非常对的,张仲景也是这样讲的。可是他们接下来有第三句话,就是风气跟寒气一起来,你的营跟卫一起伤,那个叫做大青龙汤证。这个第三纲是历代比较有争议的。
那这争议的来源,其实是因为宋本的《伤寒论》,它写到大青龙汤的时候呢,它是写一堆“伤寒”,就是受寒气所伤的那个症状。前面写脉浮缓,因为脉浮缓是受风的脉,然后它在一大堆受风的症状前面写脉浮紧,宋本是这样子,但桂林本不是这样子,所以,读书的人都会说,宋本此两条特地在告诉我们,伤寒见中风脉,中风而见到伤寒脉,这就是风寒营卫两伤,有这样一个说法。
那我们的桂林本不是这样写的,伤寒就是伤寒脉,中风就是中风脉,这是第一点。另外一点就是,实际上大青龙汤根本也就不是风寒营卫两伤。大青龙汤它是伤寒的人表皮束起来,不会再出汗了。这个人里面肌肉开始像阳明病那样有点发烧了,那个热就是透不出来的,闷在里面。人会有一些特殊的症状。比如说,烦躁或怎么样,就是,外面是伤寒,可是里面已经有实热了,那个情况要用大青龙汤,开了汗后,治伤寒之外,把那个热也推出去。这是第一个用大青龙汤的。
第二个用大青龙汤,是这个人又是伤风。可是这个人的体质比较虚,比较烂,所以那个风气可以一直从卫分压到营分,整个人压到底,所以这个人动都动不了一样,只是伤风可以把一个人伤到都不能动,那这个伤到底的伤风是用大青龙汤打掉。这两种才是真正的大青龙汤,可是这两种都不是所谓的风寒营卫两伤。
风寒营卫两伤在麻黄汤就结束了。因为寒气要钻到营分去,一定会经过卫分,麻黄汤就是典型的风寒气进来的时候,营也伤到,卫也伤到,所以,三纲其实只有两纲。大青龙汤治这个风气打到底,外寒包里热都跟三纲没有关系,所以,许叔微提出这个东西,要替他澄清一下,因为如果同学自己在家读《伤寒论》的注解,可能就会很容易不断地遇到所谓“三纲鼎立说”这个东西,其实在逻辑上面,第三纲的逻辑是错的。
许叔微的第二个故事,他说,有一个人得了桂枝汤证,然后他就叫他吃桂枝汤。那个人他就说,我们家里面有,已经吃了三次了,都没好啊。许叔微就问他,原来他们家的桂枝汤是高档的好货,用的是肉桂。许叔微就说,用桂枝就是为了它那个味道比较淡,能够往外开。你用了肉桂就往里面跑了,那药性就不一样了,所以就重新开桂枝的桂枝汤,那个人就好了。
这件事情其实在讲一个事情。到今天都还有医家在争论说,桂枝汤里面的桂枝应该是肉桂才对。那我想,实际上在用的桂枝汤都是用桂枝,都蛮有效的,所以不太需要特别用肉桂。只有一个情况可以用肉桂,就是张仲景的桂枝加桂汤。因为张仲景这整本上的《伤寒杂病论》是没有用过一次肉桂的。当他需要比较浓的桂的味道的时候,就放很多桂枝,让那个药性能够沉下来。那个时候就可以拿肉桂代替。就是用小量的肉桂就可以到达那么大量的桂枝加桂的效果,才有这个用法。
再来一个医案是民国的左季云。他提醒初学者,记得桂枝汤的自汗,这个人有出汗这件事情,前提是要有一点怕冷,或者是脉比较跳得慢,才是桂枝汤证。他说,如果这个人的自汗是一点都不怕冷的话,那一点都不怕冷的那种出汗,说不定已经跑到白虎汤那边了。就是如果脉跳得快、比较有力的话,那就是白虎汤,不是桂枝汤了。
有个叫《经方实验录》是姜佐景写的书,民国曹颖甫、姜佐景,曹颖甫是老师,姜佐景是徒儿,它里面记载他自己跟他老师的这个使用经方的医案。我举一些例子。
他说,有一个人,晚上睡觉着凉了,然后就觉得盖着被子都还觉得冷,他在开的时候,发现这个病人头上跟手脚心都是有湿润的,但是身上的汗并不多,所以他就开了这个桂枝汤给他,然后就好了。这里就是让我们知道,其实只要身上还有一点润的话,就可以算是桂枝汤的这个有汗,也不一定真的要全身出大汗,才是桂枝汤说的有汗。
下一个案子,他这个桂枝汤加生姜、浮萍。他说,这个姓叶的人,他生病是披襟当风,然后又喝冷的,之后就恶寒、头痛,背上发冷,头痛更严重。等到他看病的时候,看到吐很多绿色的痰浊,说是喝冷的造成的。他两手臂出汗,摸起来是潮潮的。他就觉得说,本来这是一个桂枝汤证。可是这个人好像有一点汗不太出得来的感觉,就是只有两个手臂能够摸起来有湿润的感觉,身上都没有汗。这样子的话,最好要能够保证他能发汗,可是保证他能够发汗,加麻黄的话一发就从很里面发出来,那我们只是要让他汗孔能够开,让身体表面的这个汗能够推得出去,把身体表面的汗推出来的药是浮萍。因为浮萍是一个会趴在水的表面的草,所以它能够把水推开,所以就身体表面的汗用浮萍来推,不用麻黄。那因为医案里面,他多了一个“吐”,而且又知道他是吃了冰的冷水造成的,所以他就把姜,原来放三片的,改成开五片姜,那这样的话就比较能够治到脾胃受冷水的邪气。
我们现在的话,在家里面吃桂枝汤当然很好,发汗作的完整,不发汗再喝热粥,这样非常好。如果是外面开业的话,你觉得他还不太会发汗,就可以加一点什么东西。民国初年的张锡纯在开桂枝汤的时候,他会开一个东西叫桂枝带粥汤,就是他在里面多加黄芪跟知母两味药,然后黄芪跟知母加起来的药性,他说很像是喝过粥的感觉。
那接下来再说一个吃冷伤到的案例。他说,在很热的热天,他吃冷的受伤了,变成感冒,然后他不是吐,而是拉肚子,不断的拉,每天拉十几次,拉到腹痛而后重。(后重就是你觉得大便拉不干净,拉完了还觉得肛门里面还有什么东西那种感觉)然后小便短赤。要注意,这个小便短赤不是因为上火,这个小便短赤,因为人身体的水分,不从大便出来就是从小便出来。如果这个人一直在拉稀,代表他的那个肠道没有吸水的能力,所以不能把水吸过去变成小便,所以就没有小便,小便才会变成茶褐色的。这不是上火,是因为拉稀的关系。
他看到有这些症状,把到的脉是不沉而浮,那他就说,大论曰:“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我们在讲桂枝汤的时候,有提到说:桂枝汤是从太阴底面离开太阳。所以张仲景的《太阴篇》里面就有一些内容,就是说太阴病,如果你的脉很浮的话,你就用桂枝汤把它推回太阳表去发表,这一个条文就在验证太阴病的那一条。
虽然说太阴病就是冷得拉肚子,寒性的拉肚子,或者是吐,它的症状来讲是太阴病,可是它脉是浮的,那这样就符合了张仲景说的太阴病的拉肚子的人,脉浮的话用桂枝汤,那他用了之后,果然身体就好了。也就是张仲景说这条路子是确实可用的,不是平白无故的发言。
这个东西就是,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张仲景讲了,你用了,通常就是一定有效。可是,相对来讲,有一本书叫做《温病条辨》它里面的方子,就是他讲这样你用了不一定有效,所以,他也很努力地写成一本伟大的经典,可是那个力道不够是还挺明显的。
就是顺便让同学知道,《太阴篇》还有一条是讲,就是说,即使你是拉肚子,如果脉浮的话,你就用桂枝汤把它从太阴里推到太阳表。因为它的力道是向外的,所以你可以顺着它的势,从太阴一路把邪气推到太阳,这个是吃冰激凌病变成这样子的。
他说,因为是消化不良,所以他就加六神曲,炒麦芽,炒谷芽。这些都是“曲”这种发酵的东西,可以帮助食物的分解,然后,茯苓这个东西是能帮助肠道吸收水分给膀胱,所以用了茯苓把水拔过去,帮忙利小便。
有好多案子,也是好像吃冰激凌又受伤了。民国初年那个洋玩意儿刚进来,中国人都不知道厉害。还有另外一个,喝酸梅汤喝坏了的,下利、恶风、冷汗出,他说,只是那个人,买药的时候买不到红枣,就没放枣,他发现,还是会好,所以,大概这样还可以。
所以姜佐景就讲说,桂枝汤实在是夏天好喝冰水的表症的第一有效之方。怎么会是只治冬天的伤寒呢?不是北方的病,南方人喝冰水更会桂枝汤证。
姜佐景在《经方实验录》里面,引了好几家不同的注解家讲述桂枝汤是什么道理。最后结论说,其实桂枝汤最要紧的是问诊跟脉诊。在实际临床,桂枝汤要问清楚。
之后民国的《经方实验录》讲到一个虞舜臣的案子,这个我们下一回再讲。因为这个案子牵涉到——桂枝汤,里面五味药,那没有一味药是入太阳经的,那你说这个药能够治太阳经病,是真的假的?为了要知道它是真的假的,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医案,就是那个医案的病是刚好太阳经上有问题,然后你用桂枝汤,一条太阳经会好起来,你才能证明它能够治疗太阳经,否则的话,口说无凭。就是这个历史的悬案,我们必须要用一些方法来找出它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