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鼻炎反复发作的,学学这个患者,从补脾益肺 [复制链接]

1#

很多时候,碰上难缠反复的慢性鼻炎,医生都会建议患者去试试中医辨证调理,辨证下来,会发现虽然大家都是鼻子里的问题,但往往都跟脾胃和肺有关。

当前,西医治疗鼻炎的主要手段是采用激素,然而,长期使用激素也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

对于冬季鼻炎发作的患者,中医大多认为其病因在于寒邪侵袭。

实际上,风邪入侵肺脏,导致邪气滞留,肺气郁结,肺气无法正常宣发,久而久之,郁热内生,熏蒸鼻窍,这才是鼻炎症状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这一点不容忽视。

曾经有一位年仅12岁的鼻炎患者,女孩,病程长达三年,症状为交替性鼻塞、流涕,近一个月病情加重。

初期,家长并未对孩子的鼻塞和流涕过于担忧,认为只是小病,于是未及时就医。但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孩子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医院检查,确诊为鼻炎。

在治疗过程中,孩子一直坚持服药和清洗鼻腔,但效果并不明显。原本性格开朗的孩子变得越来越烦躁,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后来,在季节变换时,孩子的病情有所缓解,家长便停了药。然而,停药后病情反而加重,家长焦急之下,听从了亲友的建议,带着孩子来到我这里寻求调理。

通过家长的描述,我发现孩子近期嗅觉减退,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大便稀溏,每日两次。西医检查结果显示:慢性鼻炎,双侧鼻腔粘膜肿胀,有大量黏白涕样分泌物,鼻中隔无偏曲。

我给孩子辨证为:肺脾气虚证,治疗应以补脾益肺,益气固表为法。

于是给孩子开方:

黄芪、白芷、党参、北沙参、玄参、白术、辛夷、黄芩、败酱草、蜜麻黄。

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配合健脾贴外敷+内服双管齐下。

二诊:

交替性鼻塞和流涕症状明显减轻,睡眠饮食均有所恢复。于是原方不变,加大剂量,继服14剂。

结果如何呢?

三诊之时,孩子偶有鼻塞、流涕,双侧鼻甲无明显肿胀,鼻腔见少许黄涕,于是上方加牡丹皮、地骨皮,继续服用7剂,服法同前。随后家长门诊随诊多次,症状未见反复。

这个孩子其实就是典型的肺脾气虚,以致卫外不固,肺失宣降,鼻窍不得养,所以反复出现鼻塞、流涕等情况。

我的开方思路如下:

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

麻黄、辛夷、白芷——宣肺通窍;

败酱草、黄芩——清热通窍;

生地黄、玄参——滋养阴液;

黄芪——护元解表;

加大血藤——清热活血,养护元气;

牡丹皮、地骨皮——养阴清热。

好了,以上讲的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慢性鼻炎的治疗思路,希望可以给大家新的启发。具体用药还是需要经过辨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