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匮要略续命汤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金匮要略方

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9味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芎?一两,杏仁四十枚  

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同,兼治妇人产后出血者,及老人小儿。

关于本方含义,我的理解其实就是从大青龙汤变化而来,发汗解表,清热养血活血为主。干姜预防伤阳,人参预防发汗伤阴。而且也是扶正药。如果阳虚干姜量大,另外可以加附子。

临床我见瘀血重再加鸡血藤丹参这些也行,不必拘泥一成不变。有痰再加半夏竹沥瓜蒌都是可行的。

中风一证,从病因学来说,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故《金匮》、《千金》、《外台》等均主续命汤为治。

金元以后突出以“内风”为主,为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点,如刘、李、朱三子,一主“心火暴甚”,一主“正气自虚”,一主“湿痰生热”。至明代王履提出应分“真中”“类中”,张景岳更倡导“非风”之说。应该注意刘、李、朱三子,虽给有所主,但仍不敢轻率否定续命汤治中风的实践,所以倡导“非风”的张景岳为了证明自己的立说正确,批评他们说“独怪乎三子者,既于中风门皆言此病非风,而何于本门皆首列小续命汤?”

自此,续命汤便逐渐退出治中风的行列。清末民初的三张: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更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认为本病是气血上逆,直冲犯脑,肝阳暴涨。近代几乎视续命法治中风为大忌,张山雷在《中风斟诠》中极力抨击续命等方,并抨击喻嘉言、陈修园仍然引用此方“论者新奇,病者无命”。

王旭高也加入批评行列他说:古人以小续命加减治一切中风,余每疑焉。。。。余生长东南,未见西北之病,读书至中风一篇,每不满意于古人焉。

近代冉雪峰更谓以风药治中风“数千年来暗如长夜,不知枉杀多人,”(见《辨证中风问题之解决》)当代经方派大师胡希恕也说:“严重贫血的情况,这种人得感冒,这个方子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还可用,否则这个方子是不能用的,尤其不能治中风。所以这个地方我认为都是有问题的,咱们现在对中风病这个方子千万慎用。”

以上这是反对本方治疗中风医家,其实历史之上,也有不少医家对本方肯定的。仲景之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更多续命汤。如:《千金要方)第八卷“诸风”篇中,如小续命汤、千金小续命汤、西州续命汤、大续命汤等,可见唐代类方续命应用还是极为广泛,行之有效,所以被孙思邈记录下来。而且孙思邈中风,自己服用过续命煮散,在介绍本方最后提到“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曳,处此方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

关于风痱:清代《证治汇补》引(内经)大法有四.曰偏枯.半身不遂也.曰风痱.四肢不举也.也是收录本方,总结时候云:古法中风.中血脉.用大秦艽汤.中腑.用小续命汤.可见并不限于风痱,中风也用。

我们再看古代医家运用小续命汤验案如:《续名医类案》记载案

乡里有人,忽觉心腹中热甚,急投药铺,说其状。铺家以为此中风之候,与治风药,而风不作。予中心藏之,至夷陵,见一太守,夏中忽患热甚,不免以水洒设簟,卧其上,令人扇之。次日忽中风,数日而殂,人皆咎其卧水簟上而用扇也。暨到澧阳,见一老妇人,夏中亦患热,夜出卧厅上,次日中风,偶其子预合得小续命汤服之愈。乃知中风由心腹中多大热,而后作也。

徐大椿医案

运使王公叙揆,自长芦罢官归里,每向余言,手足麻木而痰多。余谓公体本丰腴,又善饮啖,痰流经脉,宜撙节为妙。一日忽昏厥遗尿,口噤手拳,痰声如锯,皆属危证。医者进参、附、熟地等药,煎成未服。余诊其脉,洪大有力,面赤气粗,此乃痰火充实,诸窍皆闭,服参附立毙矣。以小续命汤去桂附,加生*一钱,为末,假称他药纳之,恐旁人之疑骇也。戚*莫不哗然,太夫人素信余,力主服余药。三剂而有声,五剂而能言,然后以消痰养血之药调之,一月后步履如初。

经方大家江尔逊指出,风痱又是不同于中风,临床以:肢瘫痪为特征,(或偏难或全瘫)而身无疼痛,多无意识障碍(或仅有轻微意识障得。)临床多见急性脊髓损伤,脊髓瘤引发四肢瘫痪等疾病。

近代朱进忠老师也有小续命汤医案如下:病例:刘×,男,65岁,农民。雪夜披衣开门时,突然左侧偏瘫摔倒在地,前医以补阳还五汤治疗10日无效。邀家兄前往。审其脉浮紧,舌苔薄白,神识清楚。诊为风寒客于半身之腧。以续命汤加减1剂证减,10剂诸证消失而愈。

本人也曾经治疗一例下肢麻木无力用小续命汤奏效。

王某男62岁。年11月24日初诊

主诉:双下肢麻木无力。

双下肢麻木十余天,严重时候甚至无力,白日阵发性为主,无汗,口干,舌淡红苔白,脉弦滑。血压/80

辨证:风邪入络,经脉不通,则麻木,甚则无力。

续命汤加减/p>

麻*10克,桂枝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干姜6克,杏仁10克,石膏45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牛膝15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

二诊

服药上方麻木无力减轻三分之二,再加地龙杜仲寄生增强补肝肾通络之力。口干减轻减少石膏至30克。续进五剂以观后效!

三诊

下肢麻木好转,这五天麻木两次,药后有些心悸,血压不降,改大秦艽汤加减。

秦艽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细辛6克,防风10克,石膏30克,*芩10克,地龙10克,牛膝15克,钩藤2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炙甘草6克,

五剂日一剂。

按:麻*副作用就是心悸,患者出现心悸已经不适合续命汤,因此改大秦艽汤仍然从养血活血祛风通络入手。

下边在介绍我一例取效医案给大家:

初诊:年2月28日

赵某,75,男,脑血栓十二年,

主诉:左半身及腿无力,身及腿不凉,怕冷,无汗,颈部不适,口干,口渴,不苦,纳可,眠可,心烦不重,大便不干,一天一次,排的费力,小便正常。

分析:大家看这个也有怕冷无汗,颈项不适,单独看这个是否像葛根汤证呢?

因此我就按照“太阳病感冒”下手了。加了寄生续断杜仲等药,补肝肾,地龙鸡血藤经验用药。其中白术重用希望通过运化脾,来缓解大便费力,考虑属于湿秘。

处方葛根汤加减/p>

葛根20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麻*6克,寄生15克,续断15克,白术30克,牛膝15克,杜仲10克,茯苓15克,鸡血藤30克,地龙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5枚。

五剂日一剂

二诊:3月6日

怕冷颈项不适消失,以前跨门槛不能抬腿,服药后可以自己抬腿跨门槛了。显然好转。

另外补述喉咙有痰,还有口干,口渴,不苦,无汗,纳可,眠可,心烦不重,大便日一次,排费力,小便正常。

辨证分析:葛根汤加减奏效,说明思路正确。但是颈项不适消失不能再用了。还有无汗,痰,大便费力再从这三方面入手。

处方:小续命汤加减/p>

麻*6克,桂枝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石膏30克,白术3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全瓜蒌30克,续断15克,寄生15克,牛膝15克,炙甘草6克,

五剂日一剂

方解:其中加了桔梗瓜蒌祛痰,瓜蒌还能润肠通便,配合白术健脾助运化帮助排便,也能去湿利腰膝,能杜绝生痰之源。另加寄生续断牛膝补肝肾,壮腰膝。其余就是小续命汤主药。辨证不错的话,效果可期!

当然,脑血栓后遗症还有不少方剂,比如清代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医院都当标配了,西医也喜欢开这个方。

因为这方里边全是活血化瘀药,比如桃仁红花地龙赤芍等现在研究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有溶栓作用,所以西医们,或者初学者都喜欢开这个方,其实错误的。

主药是*芪,王清任用到4两,原意是气虚不能推动血液,导致瘀阻,不是用活血化瘀药来治偏瘫。所以西医往往用现代研究思维,不考虑中医思维方式。

中医主要还是辨证运用,可惜西医不懂,以为脑血栓就是活血化瘀,但是效果往往不好。

相关文章——————————————

《伤寒论》——麻*连轺赤小豆汤*疸皮肤瘙痒专方

金匮要略——泽漆汤,肺气肿肺心病良方

金匮要略——厚朴麻*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