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流鼻血是困扰家长们的问题之一。对于孩子流鼻血,家长们一般会持有几种态度。有的家长会说这是孩子阳气太旺,流鼻血正好可以“去火”,对孩子身体有好处;有的家长看到自家孩子鲜血直流,心疼孩子失血过多会导致贫血。这些看法都有失偏颇,对于儿童鼻出血,家长们既不能大意,也不需要太过紧张。
孩子为什么容易鼻出血?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鼻腔任何部位,90%儿童及青少年鼻出血大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即利特尔区。
很多家长以为宝宝鼻出血是因为老挖鼻孔,其实鼻出血的常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
1.有些孩子生性好动,常在玩耍时将异物塞进鼻腔,异物对鼻腔黏膜刺激,容易造成流鼻血;跑跳间容易碰撞或受重击,这也会引起鼻腔出血。
2.天气变化,比如秋季干燥、冬季严寒等都可能会使鼻黏膜更易缺水,进而导致血管变脆破裂引起鼻出血。
3.鼻腔发炎或过敏时会致粘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再受到揉鼻及擤鼻等机械性刺激或继发感染等诱因,鼻粘膜极易损伤、糜烂而出血。
孩子鼻出血如何应对?
当孩子鼻出血时,家长常常不知所措,仰头法和卫生纸填塞法往往是心中首选,但是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不仅不利于止血,有时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
正确的应对方法
1.家长首先要让孩子保持正确体位,身体略向前倾,保持头稍低位,张开嘴巴,用嘴呼吸,同时将流向咽喉部的血及时吐出来。稳定住孩子的情绪,避免哭闹紧张,这种不良情绪可引起血压升高,加重病情。
2.指压止血法。用手指紧紧压住出血一侧鼻翼的上方,或者直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侧鼻翼,张口呼吸,压迫10分钟左右。
3.冷敷法。用冰袋冷敷前额、颈部,也可以用冰冻的饮料等代替。如果有冰贴,也可以冷敷在鼻腔局部,通过“冷刺激”来收缩头颈部区域的血管,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鼻出血。
如果以上方法不能止血,或出血量较大,并且伴有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出冷汗等症状,医院就诊。另外,如果孩子经常性、反复性流鼻血,医院做个全面检查,看是否是鼻部疾病或者血液疾病。
怎样预防孩子鼻出血呢?
1.纠正挖鼻、揉鼻和将异物放入鼻腔等不良习惯。尽量避免鼻部的撞击和外伤。
2.注意预防呼吸道疾病,控制呼吸道感染,规避致敏原,减少过敏性鼻炎发作。
3.房间内比较干燥时建议使用加湿器。早晚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轻冷空气对鼻黏膜的刺激。
4.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鼻部疾病要及时诊治,平时不要用力擤鼻涕。突发频繁的打喷嚏时,可采用张口深呼吸、舌尖抵住上腭等方法来缓解。
5.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少吃煎炸类、腌制及辛辣食物。
治疗鼻出血有哪些药呢?
1.鼻腔血管收缩剂,通常有两大类:拟交感类和咪唑类。拟交感类的常用药物是盐酸麻*碱滴鼻液;咪唑类的常用药物是羟甲唑啉。主要是收缩粘膜下的血管,收敛鼻腔黏膜,从而达到缓解鼻塞的目的。但是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鼻塞症状的反跳,或者是药物依赖性鼻炎。
2.鼻黏膜刺激润湿剂,如复方薄荷脑滴鼻液和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能减轻干燥症状,恢复黏膜功能,主要用于鼻腔干燥引起的鼻出血。
3.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或滴眼液,通过促进鼻粘膜修复和再生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鼻腔黏膜糜烂所致反复鼻出血。用药时,请谨遵医嘱,谨慎用药。
供稿∣药剂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链接,手把手教您操作
医院智慧门诊——自助机篇
医院智慧门诊——手机应用篇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