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警力围剿广东省陆丰市博社村,抓捕名犯罪嫌疑人,捣毁制毒工场77个,缴获冰毒近3吨,冰毒产量曾超过全国1/3的广东“制毒第一村”由此覆灭。此前百余警力都难以进入的“堡垒村”,终于揭下它神秘的面纱。
然而,与那些电视剧里的警匪故事相比,更让人忧心的现实状况,是这座城市漫长的毒品整治过程,经济基础薄弱、基层组织涣散、制毒模式多变……都是亟须破解的治理困局。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清楚,需要重建的不仅是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还有重生的希望。
宗族与制度的较量
血缘、金钱、权力、欲望
年底,汕尾陆丰博社村因广东“制毒第一村”的名号震动全国。年初,一部电视剧《破冰行动》再一次让公众的视野聚焦到这个传奇的村子。
年陆丰市第一次因毒品问题严重被国家禁毒委戴帽,年摘帽;年因制毒问题严重再次被国家禁毒委戴帽,列为重点整治地区,年底摘帽——一场禁毒战役竟持续了19年。
南海边的一个村子,怎么就变成了难以攻破的“堡垒村”?复杂且紧密的宗亲关系,或许是联结全村两成以上家庭制毒的关键。
博社村占地面积0.54平方公里,全村余人,全部都姓蔡。间独立房屋,其中大大小小的祠堂共计40多个,多是明清风格。村民从懂事开始,就由长辈带着去自己家族的祠堂里叩拜,由此可见博社人的宗亲观念极强。广东警方曾多次在进村抓捕犯罪嫌疑人时遭到村民围堵——堵路、砸石头、在警车底下放钉板、砸烂警车、抢毒品、与执法人员发生激烈的身体冲突。加之村内道路狭窄,房屋建设错综复杂,这些都使警方在进行侦查和抓捕时的难度不断升级。
这个制贩毒网络共同体的幕后推手,是广东省汕尾市原人大代表、博社村原支部书记蔡东家。多年来,他利用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混迹官场,四处打探消息。每次民警进村遇到麻烦,他都会出现,维持秩序,很好地掩盖了自己“保护伞”的角色。
博社村的制贩毒活动都是家族式运作,村民反侦查能力极强,且很多人家有枪,一旦有陌生人进入,村民便会迅速集结。据陆丰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林卫东介绍,他曾百余次带队进入博社村侦查,都选择在凌晨4点,趁大家还在熟睡的时候,骑着摩托车,秘密拍摄一些照片,勘查博社村的地形。“村民们都非常警觉,有次侦查时被几个村里‘保安队’的年轻人发现了,差点出不来。”
左图为博社小学旧貌。右图为博社小学新貌。
“保护伞”无法掩盖的罪恶
百余人因制毒患上癌症
起初,村民们从感冒药中提取麻*碱制作冰毒。据陆丰警方介绍,一些学生利用暑假,坐在家里将康泰克片剂剥出来,一天大概可以赚到元左右。快钱、暴利等价值观也从此深植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制作冰毒的程序虽然不算复杂,但是其中一些物质对人体伤害极大,气味刺鼻,有民警曾在制毒工场开展抓捕时被熏得当场晕倒。据现博社村*支部书记蔡龙秋介绍,合成冰毒的原料中有强致癌物质,冰毒配剂对水质造成的严重污染,曾让全村百余名村民无辜受害,患上癌症。配剂中的其他有害成分,还会造成树木大量死亡,发生自燃、灼伤制毒工人等情况。
制贩毒让一部分人迅速致富,也同时挤压了一部分人的生存空间,他们无法维持生计,只能远走他乡,外出务工。
年9月,警方因一起爆炸事故,在博社村内清剿了27个制毒窝点。警方意识到,博社村的制贩毒情况已经极为严重。数据显示,年底,陆丰生产的冰毒已占到全国缴获总量的34.3%。
博社村的制毒现象造成的危害,已经蔓延至全省乃至全国,铲除毒患刻不容缓,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决定重拳出击。年9月13日,广东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加强禁毒工作,部署开展“雷霆扫毒一年攻坚、禁毒严打三年整治”人民战争,尤其对陆丰涉毒重点整治提出更高更严要求,形成强势整治态势。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春生牵头组织实施全省“缉毒六大集群战役”,在成功指挥“雷霆扫毒惠州行动”后,及时启动“雷霆扫毒汕尾行动”。
由于涉案人员关系网极其复杂,为避免泄露信息,打草惊蛇,有关此次抓捕行动的工作一直严格保密。广东省公安厅采取异地用警的方式,协调武警、边防和汕头、惠州、梅州、河源四市警方出动警力共余人,组成个抓捕小组,启动警用直升机、边防快艇,配备防暴犬,于年12月对博社村内外18个制贩毒团伙69个重点目标展开集中清剿收网行动。抓捕名犯罪嫌疑人,捣毁制毒工场77个,缴获冰毒近3吨。
左图为整治前的博社村,污水毒水横流,垃圾遍地,臭气弥漫。右图为整治后村内实行网格化管理,重编门牌号码。
艰难的重建之路
用脚步丈量点滴改变
“雷霆扫毒行动”战果丰硕,但十余年制毒、贩毒、吸毒让整个地区的治安环境变差,偷、抢、盗、肇事肇祸事件频发,对陆丰市、博社村造成的重创,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修复的。清剿收网行动仅仅是陆丰毒品治理之路的一个开始,经济基础薄弱、基层组织涣散、制毒模式多变都是治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前,陆丰“三甲”地区制毒问题严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诱因是“穷”。走私、造假币、制贩毒……早已习惯赚快钱的村民,一时间迷失了方向,找到可持续的经济支撑,才能避免村民重新走上制贩毒的老路。长久以来积累起来的不良风气需要尽快改善。
左图为整治前的博社村,水质受污染,良田荒芜毁耕,原本适合海水养殖的环境受到破坏。右图为当地种植的果林及新建的鱼塘、虾池。
陆丰市禁毒办副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长詹振标告诉记者,在“雷霆扫毒行动”中,抓获的最小制毒者只有16岁。年起,为引导、扶持群众勤劳致富,陆丰制定了扶持“三甲”地区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组织企业用工招聘会、开发鱼塘,疏通清理了排水灌溉沟渠,支持鼓励村民从事蔬菜、果林种植和水产养殖。
蔡龙秋告诉记者,年时,这里的水不能喝、田不能种、鱼不能养,人员流失严重,用电也无法保障……为了尽可能地招商引资,蔡龙秋走访了大大小小几十家企业,让他颇感欣慰的是,目前已有一家与广药集团合建的中草药基地在村里建成,解决了多人的就业问题,日薪有元。
博社村的改变,还与基层组织的重建工作分不开。为了彻底清除涉毒内部“保护伞”,汕尾、陆丰两级**派遣了由88个市直属单位余人组成的禁毒工作组,从年2月开始与“三甲”地区54个村(社区)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开展清理、清查、基层组织建设、民生、产业及帮扶等工作。
汕尾市公安局技侦支队*委陈洲是汕尾陆丰禁毒重点整治驻甲西镇博社村工作组的副组长,组内有16名巡逻队员。工作组虽然住在新建的村委会,但条件依然艰苦,集体宿舍、上下铺,屋内空间拥挤,也很潮湿,起初断水断电,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巡逻队员每天不仅要挨家挨户寻访,做禁毒宣传,搜集住户的基础数据,还要钻进树林勘查可能的制毒场所,夜晚也不例外,树林里有很多蛇和有毒的虫子,队员们因此经常被虫子咬伤。陈洲说:“我们做的好多都是基础工作,起初很难开展,每当我们走进村民的家里询问,大家都很抵触,有人撕宣传标语,有的人甚至会直接把我们赶出来。”
感化人心需要时间,工作组在这里守了三年。三年坚持不懈的谈心、走访,终于让工作组获得了村民的信任,在路上遇到村民会和工作人员打招呼,还会主动去保护有禁毒标语的广告牌。“到在逃人员家里去走访时,我们也会很真诚地劝说家里人,耐心地把*策讲清楚,制毒的家庭中也有人很穷,逃跑只会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妻子和孩子都没人管,很可怜。”陈洲告诉记者,年又有3个逃犯经过家属的劝说主动来自首。
通过大家不间断地走访、搜集信息,工作组现已将全村的人、车、房、物等信息整合,录入网格数据系统,如有可疑情况可随时进行比对。
为防止基层组织再次出现“保护伞”,陆丰不仅加大了对村居的多元投入,还进一步明确了问责机制,市、镇、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状。通过倒查问责,近年来共有49名**和基层干部因禁毒工作不力被查处,其中包含3名镇委书记、1名公安局副局长和1名派出所所长被免职,另有1名派出所所长因失职渎职被移送司法机关。
左图为年久失修蜘蛛网状的线路,经常停电。右图为重新搭建的电网。
撕掉“制毒村”的标签
教育成为重生的最强动力
曾经轰轰烈烈的“雷霆扫毒行动”,让村子远离了毒品的危害,也让许多家庭支离破碎。表面平静的村庄,也曾暗流涌动。在重建的路上,陆丰不仅仅深耕于经济社会基础,也在重塑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
陆丰市委的工作人员曾向记者讲述,最初到村里发放禁毒传单时,一个小女孩当着他的面撕掉了传单,并用仇视的目光看着他。
蔡秋龙告诉记者,为了化解仇恨,减少社会隐患,他们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主动帮扶已获重刑人员的家属,为他们申请最低保障,驻村工作组的人员得到了奖金,也会赠给在逃人员的家属,以保障孩子的正常生活。
“教育根植于爱。”在这里,*府选择用爱去触动孩子的心灵。记者来到博社村时,恰逢放学时间,看见陆丰市甲西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洋溢着笑脸从校园里跑出来,早前翻新过的教学楼又进行了扩建。
这两年,因为村内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曾经流失的生源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学生数量也从名增加到现在的余名。“这两年学校又引进了十几名青年教师,村里的孩子也用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质量连年上升。”蔡秋龙欣喜地看到博社村的变化。
年12月,国家禁毒委取消了对陆丰市的挂牌整治。7年来,陆丰人一直在努力撕掉“制毒第一村”,以及它背后所有与污名有关的标签。
詹振标从警32年,8次与罪犯发生枪战,向来刚强的他在被记者问到,是怎么在如此高压且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了这么多年时,他哽咽了,许久都没能说出话来,“这么多年,最对不起的是家人,都没有时间好好陪伴他们。没想过有人会真正理解我们,但付出了这么多,却还经常被人误解,有时候真的是挺委屈……”
现在的陆丰已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毒品问题带来的创伤正在慢慢被抚平。曾经堆满麻*草的路边,都种上了荔枝树;从前海边加工制造冰毒的窝棚,变成了连片的鱼塘、虾塘;曾经狭窄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从村口一直延伸到村子里;路边新建了路牌、路灯和线路整齐的电线杆,杂乱无序的渔船也都在海面排列整齐……
年以来,陆丰市再没有出现过制毒窝点,年千克以上毒品案件4宗,同比年下降93.4%,毒品问题的重点整治让陆丰的整体治安状况都好了起来。晚上悠闲地逛逛小吃摊,不用再担心皮包被抢,可以尽情享受祥和的夜晚。记者注意到,街道两旁曾经写着震慑制贩毒的警示牌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满载正能量的禁毒宣传标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一次台风,吹坏了好多警示牌,但是后来也觉得没有必要再立那样震慑性的标语了。
现在,远离了“白色恐怖”的陆丰,正在迎接新的希望。
来源:中国禁毒报
点击右上角分享、收藏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