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方一两,现在几克 [复制链接]

1#

转自自作自受...图书馆

经方一两,现在几克?

在淘宝和卖家聊,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他放几克?答24克,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问为什么不是克,他反问: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反吓我一跳.原来按我的想法,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现在克就是一斤嘛.

难道是我错了?

忙去翻JT的文章/p>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0.3两是30g吗?台湾的一两是37.5g,所以0.3两是11.25g.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

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

*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

郝万山:1两等于15.g

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鄙视一下,呵呵.

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

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真如此,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克,量也惊人.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1.度量衡制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g,汉代的1两=1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合=20ml1升=ml1斗=0ml。故麻*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斤从g上升到了g左右,1升从ml上升到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

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

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经方药量的折算

如麻*汤:麻*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30g15g28g

但是从麻*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15g15g15g10g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那么麻*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

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ml进行称重就是g。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它和水稻是同科属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长。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

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有人称得杏仁粒去皮尖是40g,桃仁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仅供参考。

郝万山说的清晰透彻.作为初学者,按这个路子开始开方还是不错的.这样的话,小柴胡汤,柴胡八两折成8*15/3=40克,比普遍使用的8*3=24克多用了16克,67%.差别还是相当的大.

JT真的没有考虑服几次的问题吗?

桂枝龙骨牡蛎汤服用法:煎剂乘以0.1

桂龙牡就是三服,JT没有乘以0.3,而是0.1,说明也是考虑到了几服的问题.这就与郝万山一致了.

试论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及量值(节选)-lander

一两折13.8克,药和水的比例恰当

分析汉唐医家汤方药量与水的关系,说明汉唐药用一两折今约13.8克,药量与水的比例关系是合理的。从《千金翼方》中随便抽一汤方看其药量和水的比例。防风汤八味计19两,“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小两小升则:13.8克×19=克水0毫升,药水比例合理;如是大两则一副药克,药量太大,不合理。王焘《外台秘要》卷十五载南朝宋齐间医家深师的防风茯苓汤方,七味计21两,“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三服”。小两小升则药水为:克,0毫升;大两则克。该方人参三两,如是大两,则每天需人参克,无理。

隋唐药秤沿古制,近年间药用衡值基本不变这个结论,不仅要经得起唐人方子的检验,重要的是,还要经得起张仲景方的检验,也就是说,药量和水的比例要恰当,剂量要合理。我们看《伤寒论》中桂枝汤方:前四味药计11两,13.8克×11=克。

柯雪帆先生测十二枚大枣约30克⑨,则总量为克,水毫升,煮取毫升,药水之比约1:8,是合理的。如将药量增加一倍,水则太少,或象今天把一两折为3克,则水又太多。葛根汤共七味药,前六味计16两,13.8克×16=克,加大枣11枚约25克,总计克,水一斗煮麻*用去二升,八升水为0毫升,煮取毫升,药水之比约1:7。

==========

以下来自《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民间中医版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

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

床意义重大。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整理人包括柯雪帆、李可、

郝万山等)整理如下: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

1石①=四钧=克

1钧=三十斤=克

1斤=16两=克

=液体毫升

1两=24铢=15.克

1圭=0.5克

1撮=2克

1方寸匙=金石类2.74克

=药末约2克

=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匙=一刀圭=一钱匙

=1.5克

一钱匙=1.5-1.8克

一铢=0.65克

一铢=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3.9-4.2克

1斛=10斗=00毫升

1斗=10升=0毫升

1升=10合=毫升

1合=2龠=20毫升

1龠②=5撮=10毫升

1撮=4圭=2毫升

1圭=0.5毫升

①“石”:读shí,后来读dàn

②“龠”:读yuè

1引=10丈=厘米

1丈=10尺=厘米

1尺=10寸=23.1厘米

1寸=10分=2.31厘米

1分=0.厘米

梧桐子大=*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苈子一升=60克

吴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克

虻虫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强乌头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

以下,是李可老医师在火神讨论会里有提到的,「用古方就必须用古代剂量」。

原则上折算方法,就是汉代一两,等于现在15.克。如果少于此量,就不能治大病!关于古方,特别是伤寒论的剂量问题,过去大家都讲,好多古人认为仲景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我在一生当中,有一次偶然的机会误打误撞,发现了这个秘密。我在60年代初期从甘肃回到山西,曾经治过7例心衰。心衰毫无疑问是少阴病主方四逆汤,但是用四逆汤这些人都没有救过来。以后我就想伤寒论四逆汤原方是,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一枚,生附子毒性超过制附子5倍以上,一枚大约大者30g,小者15-20g,一两照3倍来计算,四逆汤用制附子,起码3-5两左右,就是古代剂量!但是从明朝李时珍开始,对古方作过一番研究,认为古今度量衡变化不太清楚,究竟应该怎么办,他最后来了个折中,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也就是古方伤寒论只用到原方量的四分之一,这样就等于把伤寒论阉割了。

我怎么样能发现呢,有一次,一个老太太,病得很厉害,她儿子和我是朋友。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他就抬回家准备后事,然后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脉搏非常微弱,血压测不到。当时开了方子,用了一两半的附子,开了三剂药!我说回去以后给他煮上吃,看情况,如果四肢冰冷全身冰冷,吃了药后温度回来,就可能就回来。结果第二天他又来找,说我妈情况很好,已经能够坐起来,已经吃了很多东西,同时自己张罗着要下地帮媳妇做点家务活。

我说不对,我昨天给你开了三剂药。他当时,老太太病重的时候,手忙脚乱,又要准备后事准备老衣服,又要熬药,所以三副药熬在一块(一笑)。一副一两半,三副就是多克,这就误打误撞,病人好得很快,据他儿媳告诉我,因为她急急忙忙,药熬得过火了,剩下不多一点,加了水量不够,过一会喂一匙,喂了四十多分钟,老太太眼睛睁开,药吃完了,老太太第二天就下炕了,所以药量问题是个关键问题。用药这么大剂量会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这个大家过虑了,这个剂量,我是从60年代初期开始做的,

一直到81年7月,我们国家考古,发掘出东汉的度量衡器——权。当时发现有量液体的,量固体的,量粉末药的方法,很全面。最后经过一些学者,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作了系统的总结。我当时就是误打误撞,发现这个奥秘后,我就逐渐的查找历史上为什么发生断层。为什么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子治不了病。查来查去,从李时珍开始就是现在的小方子,几钱几分,虽然可以治好些个病,但是治不了大病。在重危急症领域起不了多少作用。

=====================

倪海厦地纪日记三河南省

比如说我一直在怀疑中国建国后的药物度量衡的问题与台湾不同,过去有人说台湾的一钱,是中国的5克,也有人说是3.5克,众说纷纭,这次我询问这位老药师,他很肯定的告诉我是过去的一钱就是现在的3克,不是五克,由于他从十四岁开始就在跟老药师学习炮制中药,当时就是以钱为单位,建国后改用克做单位,因此他曾经历过这两个时期的用药,所以他的经验是可信的

=====================

台湾一两是37.5克,一钱是3.75克.JT叔叔的教案中有时用钱.

=====================

汉代是24铢是一两,然后六铢为一分,所以一两就有四分.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有桂枝18株等讲法

-06-13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曹青山

民间中医治病的几则验方趣闻

关庆维

不被理解的中医药:迷茫的病患

抗生素中毒的故事

真庆幸我在学中医,一根缝衣针救回了父亲

熊继柏-纠正中医人几个错误的观念

表里同治是治疗杂病的根本出路

耳聋耳鸣,切不可一味补肾

肝郁了吃逍遥丸还是加味逍遥丸?

疫苗之反常识

熊继柏谈新冠感染的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

国医大师朱良春杂病经验方

我的试药体会-医者必看的试药体验

参苓白术散可治这5种病

脾胃大师李东垣教你服中药

痛风病的思考-安歌

为什么经过手术肿瘤还可能扩散?

余国俊:视物变形半年案

千万“人流”手术,不是单纯的性问题

"逆流挽舟"法治痢疾的经典思路

夏天跟章次公先生学习用西瓜

李士懋谈一个治疗胃病的泡茶小方

掌握便秘证要点辨证施治

改善近视老花眼

张锡纯妙用鸡内金治诸脏顽“积”

赵友琴先生治疗温热病八法

中医大家蒲辅周先生访谈录

施今墨用药经验摘要

我徒弟的病要是治不好,我以后再不做医生了

一张治视力不好的方子

正确看待中成药副作用“尚不明确”的问题

医生治病,不能“治了病,反害了命”

家传秘方“如意黑白散”治疗白癜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