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减肥药疑夺四人命,这些ldquo难缠 [复制链接]

1#

又到“露肉季”,不节食、不锻炼、光靠一粒药丸就能瘦下来,是不少人的梦想。

“一周瘦十斤”“天然轻松减肥”……无论朋友圈代购,还是市面上各大药店柜台,打着减肥旗号的非处方药、保健品五花八门。

但减肥药真的靠谱吗?《生命时报》特邀权威专家,带你“解剖”一颗减肥药,并教你擦亮眼睛学会辨别。

受访专家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朱慧娟

上海医院著名内分泌专家罗邦尧

“网红”减肥药疑致四人死亡

据泰国警方近期通报,一款在网络上销售的“网红”减肥产品含有违禁化学成分,服用其减肥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严重的还有可能诱发心脏疾病。

从今年三月底到四月底,共有四名泰国人疑似服用这款名为LYN(līn,发音同“拎”)的减肥产品致死。

泰国食品药监局通过调查后发现,该产品含西布曲明等化学成分。西布曲明有抑制食欲和增强代谢的作用,服用不当会造成人体的一些不良反应。

“神奇”减肥药其实很危险

早在年1月5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以下简称为“FDA”)就发布提示称,在美国有数百种以膳食补充剂名义售卖的减肥产品含有处方药中的有效成分,十分危险。

时任FDA药物评估办公室代理副主任的史密斯博士说:

“一些产品含有成分表上没有的药物或其他成分,让人尤其担心其安全性。”

有的减肥产品中含西布曲明,这种药物成分被证明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引起心梗、脑卒中等,在年它就因可能引起上述严重后果而被撤出市场。

美国市面上还有一些减肥药被查出添加了抗癫痫药、降压药、利尿剂和抗抑郁药成分。

这些成分通常作为治疗用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部分以“天然”为卖点的减肥产品,也被查出含处方药成分。

减肥药副作用太“难缠”

大家常说的减肥药,涉及药品和保健品两大类。它们起效通常有四种原理,产生的副作用也各不相同:

1.“少吃”:这类药通常含有食欲抑制剂,如西布曲明,它们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产生饱觉,抑制食欲。

2.“多排”:这类药通常含有利尿剂、泻药等成分,通过增加排泄减轻体重。

3.“多耗”:这类减肥药通常含激素,通过增加消耗达到减重的目的。

4.“少吸收”:这类减肥药主要包括奥利司他等,它们让脂肪不被吸收,从而减轻体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只有第四类减肥药通过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其他多为保健品,如果添加药品成分,很可能属于违规,给身体带来风险。

胃口变差

如果服用减肥药期间胃口变得很差,吃不下东西,伴有血压升高、头痛、口干、便秘、失眠等症状,很有可能是服用了含有食欲抑制剂的减肥药。

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十余种减肥药就在此列。此类减肥药不适合高血压、心脏病、经常失眠的人使用。

排油便

如果服药期间,总是感觉肚子里不舒服,老想上厕所,一天就得大便两三次、大便里还有一层油,可能是服用了抑制肠道内脂肪吸收的减肥药。

此类药物会引起人体不定时排油,约1/3的脂肪从肠道排出。

副作用是肠胃道不适,比如胃肠胀气、腹痛、大便排油等。有胃肠道疾病、做过胃肠道手术的人慎用。

心慌手抖

若服药期间觉得精神突然紧张、兴奋感加强,出现血压上升、情绪不稳定、心悸、多汗、手抖等症状,可能是减肥药中含有泻药和利尿剂等。

在此期间,最好不要开车,不要从事危险性高的工作。

烦躁不安

市面上还有一些违规减肥药加入了违禁成分,如安非他明和麻*素。

有些人服用这类药物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烦躁、妄想、幻觉、失眠等症状,其潜在危险高于减重的治疗效果。

关于减肥药的3条建议

关于吃减肥药,专家给出了3条建议:

1.你也许根本无需吃药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只有重度肥胖症患者,即BMI(体质指数,计算方法:体重(kg)/身高的平方(米2)超过35,或中度肥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人才需要用减肥药。

而且任何减重治疗都应以饮食和运动等行为治疗为基石,才能科学减肥并且有效维持减重效果。

2.买药时擦亮眼睛

用于治疗的减肥药通常有严格的适用指征,FDA提示,发现以下情况的减肥产品,应怀疑其是否添加了药物成分:

减肥产品广告非常夸张,对减肥效果大肆保证;

声称自己是某种通过批准的药物的替代品;

仅通过电子邮件等途径销售。

3.及时与医生沟通

减肥类药品或保健品只能起到辅助减肥的作用,如果使用一定要与专业的医生沟通,时刻观察减肥药的副作用,一旦出现不适尽快就诊或停药。

大家都在看

天热了,空调你真的会用吗?这些窍门要知道…

下月起,这笔工资将持续到账,有地区连发7个月!

惨剧频出,自拍要命!这些都是血的教训!

(来源:《生命时报》ID:LT)

主 编丨杨鸿光 编 辑丨张素玲

喜欢本文,请点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