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辨证施治概论 [复制链接]

1#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58927.html

辨证施治概论

(北京医院胡希恕)

按语:这篇文章曾作为学医院院内学术交流,集中反映了胡希恕先生研究《伤寒论》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成就,曾部分刊载于年底4期《北京中医学院学报》。冯世纶老师多次提到胡老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非常严谨,发表观点异常慎重,几近严苛,除反复讲授《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外,系统成文发表的东西仅此一篇。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先生的学术思想弥足珍贵!

第一节仲景书取法于《汤液经》

辨证施治,是说明中医以药治病的方法,亦常被称为辨证论治,我以为辨证施治更较朴实。本来吗,有是证即用是药,还要引经据典地议论一番,干什么?旧时社会为了写给富贵老爷们看,显得自家儒气,便于售技讨饭,这种可怜像,现在没必要了,因此乃采用辨证施治,作为本著讨论的专题。

中医治病,之所以辨证而不辨病,是于它的发展历史分不开的,因为中医发展远在数千年前的古代,当时既没有进步科学的依据,又没有精良器械的利用,故势不可能有如近代西医面向病变的实质和致病的因素,以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只有凭借人们的自然官能,于患病人体的症状反应,探索治病的方法经验,经实践复实践,不但为促进了四诊的进步、药性的理解和方剂配制的发达,而且对于万变的疾病,亦终于发明了一般的规律反应,并于此一般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试验成功了通治一般疾病的种种验方,所谓《伊尹汤液经》即集验方的最早典籍,不过这亦和《神农本草经》、《*帝内经》一样,本是难以数计的民众,于长期不断的疾病斗争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却记在帝王宰相们的功德薄上。《汤液经》见于《汉书?艺文志》,晋皇甫谧于《甲乙经序》谓:“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可见仲景著作大都取材于《汤液经》,谓为论广者,当不外以其个人的学识经验,或间有博采增益之处,后人以用之多验。《汤液经》又已失传,遂多误为张氏独出心裁的创作,因有“方剂之祖"、“医中之圣"等无稽过誉的推崇。试问:在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于变化莫测的疾病证候反映上,探求疾病一般的发展规律和治疗准则,并制定出种种必验的治方,若不是在长久的年代里和众多的人体上,历经千百万次的反复试验、观察,反复实践,又如何可能完成这样百试百验的精确结论?故无论伊尹或张仲景都不会有这样奇绩的发明,而只能是广大劳动群众,在不断的疾病斗争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伟大成果。它有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决不是,亦不可能是某一个时代,更不要说是某一个人便能把它创造出来。《汤液经》的出世即标志了辨证施治的方法长成,但《汤液经》亦不会出于遥远的商代,更与伊尹拉不上关系,至于张仲景,要不外是《汤液经》的杰出传人,《汤液经》已不可得,赖有仲景书,则辨证施治的规律法则和多种多样的证治验方,幸得流传下来,此又不能不说是仲景功也。

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只以仲景序言中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的为文,遂使注家大多走向附会《内经》的迷途,影响后来甚大。其实细按其序文,绝非出自一人手笔,历来识者亦多疑是晋人作伪,近世杨绍伊辨之尤精,今择要介绍于下,以代说明。

杨绍伊在其所著《伊尹汤液经》中写到:“知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非骈非散,的是建安。天布五行,与省疾问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声响,均属晋音,试以伤寒例中词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再以文律格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文法中为浑说,撰用《素问》、《九卷》等五句,在文法中为详举,凡浑说者不详举,详举者不浑说,原文当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仍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本词自足,而体且简,若欲详举,则当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不当浑说又后详举也。……且《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三书,三阳三阴篇中无一语道及,辨脉平脉之答曰师曰类,又非仲景自作,其《伤寒例》一篇,为叔和之作,篇中已有明文。而《伤寒例》,即首引《阴阳大论》,篇中之语,亦悉出此三书,是三书乃叔和撰用之书,非仲景博采之书也。再以叔和撰次者证之,叔和撰次之篇有《平脉法》一篇,此撰用之书,有平脉辨证一种,此撰用之平脉辨证,即平脉法出处之注脚,平脉法即为出于平脉辨证,则平脉辨证必非仲景所博采。又三阳三阴篇中,叔和撰次之可考,见者,除问曰答曰之辨脉法类,与问曰师曰之平脉法类外,无第三类,此撰用之书,除《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三书,为撰《伤寒例》之书外,亦唯《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二种,平脉法之问曰师曰类,既为出于平脉辨证,则辨脉法之问曰答曰类,必为出于《胎胪药录》无疑,由是言之,叔和之作伪,实欲自见其所撰用之书,下之二段为自述其渊源所自而已”。

仲景书古文古奥,本来难读,向来读者又惑于叔和的伪序,大都戴上了《内经》的带色眼镜,因而不可能更客观地看待仲景书,惟其如此,也就不可能通过仲景书,以阐明辨证施治的方法体系和其精神实质了。中医的辨证施治,是广大劳动群众与疾病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不是什么生而知之的圣人创造出来的,关于这一点,是无人加以否认的吧?惟其是来自于实践,当然必有其客观的形式和真理,形式即以上所说的辨证施治的方法体系,真理即以上所说的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但此实践的总结,今只有见之于仲景书,则于辨证施治的研究,若舍仲景书,又于何处求之呢?本著即透视仲景书的证治精神,和结合临证的实践而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节论六经与八纲

经方辨证主要是六经八纲,经方施治,亦主要是在六经八纲基础上制定治疗的准则,所以对于经方辨证施治的研究,则六经和八纲是首应探讨的核心问题,为便于说明,以下先从八纲谈起。

八纲:是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表、里的中间还应有个半表半里,按数来讲本来是九纲,由于言表里,即含有半表半里在内的意思,故习惯常简称之为八纲,今依次述之于下。

表、里和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则谓为表,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表证。里指机体的极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为里,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里证。半表半里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二大腔间,为诸多脏器所在之地,则为半表半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总之,表、里、半表半里三者,为固定的病位反映,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有时表与里、或与半表半里、或半表半里与里、或表与半表半里、又与里同时出现,但绝不出此三者范围。

按以上所谓病位,是指病邪所反映的病位,不是指病变所在的病位,虽病变在里,但病邪集中地反映于表位,中医称之为表证,亦或称之为邪在表、或病在表。反之,虽病变在表,但病邪集中反映于里位,中医即称之为里证,亦或称之为邪在里、或病在里,以下同此,不另说明。

阴和阳:阴指阴性证,阳指阳性证。人如患了病,未有不影响机体的机能改变的,尤其首先是代谢机能的改变,而其改变不是较正常为太过,便是较正常为不及,如其太过,则患病机体亦必相应的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等等这类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即称之为阳证。如其不及,则患病机体,亦必相应的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等等这类不及的病征反映出来,即称之为阴证。故疾病虽极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为阴,便为阳。

寒和热:寒指寒性证,热指热性证,若患病机体反映为寒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寒证。若患病机体反映为熟性证候者,即称之为热证。基于以上阴阳的说明,则寒为不及,当亦阴之属,故寒者亦必阴,则热为太过,当亦阳之属,故热者亦必阳。不过寒与热,是一具有特性的阴阳,若泛言阴,则不定必寒,若泛言阳,则不定必热,故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虚和实:虚指人虚,实指病实,病还未解,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机体的反映显示出一派虚衰的形象者,即称之为虚证。病势在进,而人的精力并亦不虚,机体反映显示出一派充实的病证者,即称之为实证。由于以上的说明,可见虚实亦和寒热一样,同属阴阳中的一种特性,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寒热有常者,即如上述,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无变异之谓。但虚实则不然,当其与寒交错互见时,而竞反其阴阳,故谓无常,即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以是则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则所谓阴证,可有或寒、或虚、或亦虚亦寒、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此可以下表明之(见表1)。

表1证之阴阳寒热虚实关系

阳证

阴证

种类

种类

阳证

阴证

阳热证

阴寒证

阳实证

阴虚证

阳实热证

阴虚寒证

阳虚热证

阴实寒证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太阴、少阴、厥阴的三阴而言,《伤寒论》虽称之

为病,其实即是证,而且是来自于八纲,今先就其相互关系说明于下。

基于以上八纲的说明,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三者,均属病位的反映,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情的反映,不过病情势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亦必因有病情的反映而反映,故无病情则亦无病位,无病位则亦无病情,以是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都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映,同理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亦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映,由于寒、热、虚、实从属于阴、阳(如表4),故无论表、里、或半表半里,均有阴阳二类不同的为证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的六种基本类型,亦即所谓六经者是也,今示其相互关系如下表(表2)。

表2病位病情与六经

八纲

六经

病位

病情

太阳病

阳明病

半表半里

少阳病

太阴病

少阴病

半表半里

厥阴病

按:中医的发展原是先针灸而后汤液,以经络名病习惯已久,《伤寒论》沿用以分篇,本不足怪,全书始终贯穿着八纲辨证精神,大旨可见。惜大多注家执定经络名称不放,附会《内经》诸说,故终弄不清辨证施治的规律体系,更谈不到透视其精神实质了。其实六经即是八纲,经络名称本来可废,不过本著是通过仲景书的阐明,为便于读者对照研究,因并存之,《伤寒论》对于六经各有概括的提纲,今照录原文,并略加注语如下: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解:太阳病,即表阳证,意是说,太阳病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见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即可确断为太阳病证,便不会错误的。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注解:阳明病,即里阳证。胃家实,谓病邪充实于胃肠的里面,按之硬满而有抵抗或压痛的意思。大意是说,凡病胃家实者,即可确断为阳明病。

“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注解:胃家实,为阳明病的腹证,此外还有阳明病的外证,可供我们诊断。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这一系列证候,即其外证,凡病见此外证者,亦可确断为阳明病。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注解:少阳病,即半表半里阳证,意是说,少阳病是以口苦、咽干、目眩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注解:太阴病,即里阴证,意是说,太阴病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一系列证候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太阴病的腹满为虚满,与阳明病胃家实的实满大异,若误以实满而下之,则必益其虚,将致胸下结硬之变。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注解:少阴病,即表阴证,这是对照太阳病说的,意即是说,若前之太阳病,脉见微细,并其人但欲寐者,即可确断为少阴病。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注解: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大意是说,厥阴病常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一系列证候反映出来,凡病见此一系列证候者,即可确断为厥阴病。半表半里证不可下,尤其阴证更当严禁,若不慎而误下之,则必致下利不止之祸。

按以上只是说明一下大意,至于详解,均见于分论各章,故此从略。

表里相传和阴阳转变: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病常自表传入于里、或传入于半表半里、或自半表半里传入于里、或自表传入于半表半里而再传入于里,此即谓表里相传。病本是阳证,而后转变为阴证、或病本是阴证,而后转变为阳证,此即谓为阴阳转变。

并病和合病:病当表里相传时,若前证未罢,而后证即作,有似前证并于后证一起而发病,因名之为并病,如太阳阳明并病、少阳阳明并病等均属之。若不因病传,于发病之始,则表、里、半表半里中的二者、或三者同时发病,即谓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等均属之。

六经八纲辨证的顺序:关于六经和八纲,已述如上,兹顺便谈一下有关辨证的顺序问题:病之见于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只有抽象,而六经乃具实形。八纲虽为辨证的基础(因六经亦来自八纲),但辨证宜从六经始(以其有定形)。《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就是这个道理。六经既辨,则表里分而阴阳判,然后再进行寒热虚实的分析,以明确阴阳为证实质(参看表4)。至此则六经八纲俱无隐情了,是亦自然而然的辨证顺序也。

按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之地,病邪充斥于此体部,往往诱使某一脏器或某些脏器发病,以是则证情复杂多变不如表里为证单纯容易提出概括的特征,即如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虽可说明半表半里的阳热证,但阳证不热或少热,即不定有此特征。至于厥阴病所述,亦只是对照少阳病一些证候说的(参看分论),尤其不够概括,以是则少阳、厥阴之辨,便不可专凭上述的特征为依据,而不得不另想辨证之道了,其法亦很简易,因为表、里易知,阴、阳易辨,若病既不属表又不属里,当然即属半表半里;其为阳证则属少阳,其为阴证则属厥阴,《伤寒论》三阳篇先太阳,次阳明而后少阳,三阴篇,先太阴,次少阴而后厥阴,均将半表半里置于最后,即暗示人以此意。有的后世注者以其排列与《内经》传经的次序同,因附会《内经》按日主气之说,谓病依次递传周而复始,不但仲景书中无此证治实例,而且实践证明亦没有阳明再传少阳之病,尤其六经传遍又复回传太阳,真可称为怪哉病了。至于三阳先表后里,三阴先里而后表,乃从以外为阳,里为阴,故阳证之辨因从表始,阴证之辨因从里始,别无深意。

第三节论治则

此所谓治则,即通过六经八纲的施治准则,今略述于下:

太阳病,病在表宜发汗,不可吐下,如桂枝汤、麻*汤、葛根汤等均属太阳病的发汗剂。

少阴病,虽与太阳病同属表证,亦宜汗解,但发汗须酌加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如桂枝加附子汤、麻*附子甘草汤、麻*附子细辛汤等,均属少阴病的发汗剂。

阳明病,热结于里而胃家实者,宜下之,但热而不实者,宜清热。下剂如承气汤;清热如白虎汤。若胸中实,则宜吐,不宜下,吐剂如瓜蒂散。阳明病不宜汗。

太阴病,虚寒在里只宜温补,汗、下、吐均当严禁。

少阳病,病在半表半里,只宜和解,汗、下、吐均非所宜,如柴胡汤、*苓汤等,皆少阳病的解热合剂。

厥阴病,虽与少阳病同属半表半里,法宜和解而禁汗、下、吐的攻伐,但和宜温性强壮药,如当归四逆汤、乌梅丸等均属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者,谓寒证宜温热以驱其寒,如干姜、附子、乌头等配剂属之。热者寒之者,谓热证宜寒凉药以除其热,如梅子、*苓、石膏等配剂属之。

虚者补之,实者攻之:虚者补之者,谓虚证宜强壮药以补益其不足,汗、下、吐均当禁用。实者攻之者,谓实证宜以汗、下、吐等法彻底以攻除其病,强壮补益等药大非所宜,例如理中汤、建中汤等皆补虚剂;麻*汤、承气汤等皆攻实剂也。

按表、里、阴、阳之治已括于六经,故于八纲只出寒、热、虚、实四则。

第四节论方证

六经和八纲,虽然是辨证的基础,并且于此基础上,亦确可制定施治的准则,有如上述,不过若说临证的实际应用,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太阳病依法当发汗,但发汗的方剂为数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药即可用之有效呢?我们的答复是不行、绝对不行,因为中医辨证,不只要辨六经八纲而已,而更重要的是还必须通过它们,以辨方药的适应证,太阳病当然须发汗,但发汗必须选用适应整体情况的方药,如更具体地讲,即于太阳病的一般特征外,还要细审患者其他一切情况,来选用全面适应的发汗药,这才可能取得预期的疗效,即如太阳病,若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则宜与桂枝汤;若无汗出、身体疼痛、脉紧而喘者,则宜与麻*汤;若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则宜与葛根汤;若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则宜与大青龙汤。以上诸方,虽均属太阳病的发汗法剂,但各有其固定的适应证,若用得其反,不但无益,反尔有害。方药的适应证,即简称之为方证,某方的适应证,即称之为某方证,如桂枝汤证、麻*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柴胡汤证、白虎汤证等等。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方证是否辨的正确。不过方证之辨,不似六经八纲简而易知,势须于各方的具体证治细玩而熟记之,详见分论各章,于此从略。

第五节论辨证施治实质

辨六经,析八纲,再辨方证,以至施行适方的治疗,此即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体系,已略述如前,不过中医辨证施治,究竟治的疾病是什么?是一种什么治病的方法,这是关系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问题,对于中医的理解甚关重要,因特提出讨论如下。

基于前之六经八纲的说明,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不论什么病,而患病人体的反应,在病位则不出于表、里、半表半里,在病情则不出于阴、阳、寒、热、虚、实,在类型则不出于三阴三阳。验之于临床实践,这都是屡经屡见的事实。以是可知,则所谓六经八纲者,实不外是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中医经方辨证即以它们为纲,中医施治,也是通过它们而制定施治的准则。故可肯定地说,中医的辨证施治,其主要精神,是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兹以太阳病为例释之如下。

如前所述,太阳病并不是一种各别的病,而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的证候为特征的一般的证。有如感冒、流感、肺炎、伤寒、麻疹等等,于初发病时,经常发作这样太阳病之证,中医即依治太阳病的发汗方法治之,则不论原发的是什么病(西医诊断病更是如此),均可给以彻底治愈。试想,以基本不同的各种病,而竟都发作太阳病这样相同的证,这不是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是什么?依治太阳病证的同一发汗方法,而能治愈各种基本不同的病,这不是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又是什么呢?再就方证的说明来看,对于六经八纲治则的执行,势必遵循适应整体用药的严格要求,显而易见,则中医的辨证施治,还具有适应整体治疗的另一精神,也就是说,中医辨证施治,虽然是于患病人体一般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但同时必须在适应整体的情况下施行之。若为中医辨证论治下一个简明的定义,那就是: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众所周知,中医以一方常治多种病,而一种病常须多方治疗,即这种治疗精神的有力证明。

于疾病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这确是祖国医学的伟大发明,但为什么疾病会有六经八纲一般的规律反应,此为有关辨证施治所以有验的理论根据,故有加一探讨的必要,因略述浅见以供参考。

对于辨证施治的精神,虽如上述,但它究竟治疗疾病的实质是什么?这一本质的问题还未明确,因而也就无从知其所以有验的道理。解答这个问题,只有弄清患病人体之何以会有六经八纲这样一般的规律反应才行。基于唯物辩证法:"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普遍真理,则患病人体之所以有六经八纲这样一般的规律反应,其主要原因,当亦不是由于疾病的外在刺激,而是由于人体抗御疾病机制的内在作用。众所周知,冬时天寒则多溺,夏时天热则多汗。假如反其道而行之,人于夏时当不胜其热,而于冬时将不胜其寒,此皆人体抗御外来刺激的妙机。若论疾病的侵害,则远非天时的寒热所能比,人体自有以抗御之,又何待言!中医谓为正邪交争者,意即指此,屡有不治即愈的病,均不外于正胜邪却的结果。不过往往由于自然良能的有限,人体虽不断斗争,而病终不得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于是则正邪相拒的情况,亦随时以证的形式反应出来。如所谓表证,即是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其病的反应。如所谓里证,即是人体欲借排便或涌吐的机转,自消化管道以解除其病的反应。如所谓半表半里证,即是人体欲借诸脏器的功能协力,自呼吸、大小便、出汗等方面以解除其病的反应。此为基于人体的自然结构,势所必然的对病斗争的有限方式,以是则表、里、半表半里便规定了凡病不逾的病位反应。若人体的机能旺盛,则就有阳性的一类证反应于病位;若人体的机能沉衰,则就有阴性的一类证反应于病位。一句话,疾病侵入于人体,人体即应之以斗争,疾病不除,斗争不已,以是则六经八纲便永续无间地而见于疾病的全过程,成为凡病不逾的一般的规律反应。古人于此早就有明确的认识,以下介绍有关论说,以供参考。

《素问?评热病论》曰:“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出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

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此段大意是说,今邪气与精气、正气交争于体表的骨肉间,此原是人体欲借以发汗的机转而解除病邪,故一般说来能得汗出者,大都是病邪却而精气胜。精气来自谷气,化生于胃,如果精气真胜,则其人当能食。邪气使人发热,如果邪气真却,则必不复热,若复热,为邪气还在,汗出,为精气外越,今汗出而还发热,显系邪胜而精亡,而不得谓为邪却而精胜也。若更不能食,则精气断绝而邪气独留,故不免于死。

《伤寒论》第9条:“血弱气尽,媵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这一条是说,伤寒初作,则邪气与精气交争于骨肉,即太阳病在表的一般病理过程。若精气已不足拒邪于外,则退而卫于内。以是则体表的血弱气尽,媵理遂不密守而开,邪乃乘虚入于半表半里,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因而胸胁苦满,这就进入少阳病的病理阶段了。正邪分争,即正邪相拒的意思。正进邪退,病近于表则恶寒,邪进正退,病近于里则恶热,故往来寒热。分争时则寒热作,否则寒热亦暂息,故休作有时。热邪郁集于胸胁,故嘿嘿不欲饮食。胸胁之处,上有心肺,旁及肝脾,下接胃肠,故谓脏腑相连。邪热激动胃肠中的水气,则腹痛。邪高于胸胁之上,而痛在胃肠之下,故使其人欲呕,此宜小柴胡汤主之。

按:以上《内经.素问》一段虽是论阴阳交的死证,但与表证时,人体欲汗的抗病机制同理,尤其对精胜或邪胜的阐述均颇精详。《伤寒论》一段,是说太阳病自表传入半表半里,亦由于人体抗病机制的改变所致。古人对于疾病的体验,达到如此精深境界,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也。

六经八纲的来历既明,对照前述的治则,显而易见,则中医的辨证施治,恰为适应人体抗病机制的一种原因疗法,其所以有验自非偶然。为证明所言非虚,再以太阳病证为例释之。

如前所述,太阳病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今就这些证候分析如下。

脉浮:这是由于浅在动脉的血液充盈所致。

头项强痛:因为上体部血液充盈的程度为甚,故在上的头项体部,更感有充胀和凝滞性的疼痛。

恶寒:体表的温度升高,加大了与外界气温的差距,故觉风寒来袭的可憎。

由于以上的证候分析,正足以说明人体已把大量体液和邪热,驱集于上半身广大的机体表面,欲汗出而不得汗出的一种情况。太阳病的治则是发汗,这不正是适应人体欲汗出的病机,而使达到汗出的原因疗法吗?由以上可看出,适应人体的抗病机制的治疗,可以说是最理想的一种原因疗法,即号称进步的近代西医,恐亦不免以为是一种理想而已。但中医的辨证论治,其实质不是别的,而恰是这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瑰宝,其科学内涵应诊视和发扬。

第六节论食水瘀血致病

食、水、瘀血三者,均属人体的自身中毒,为发病的根本原因,亦中医学的伟大发明,因特提出讨论于下.

食毒:大都不善摄生、饮食无节,因致肠胃功能障碍,或宿食不消,或大便秘结而使废物不得及时排出而促使毒物的吸收,因成自身的一种中毒证,仲景书中谓为宿食者,即食毒的为病,今择要述之。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注解:脉按之紧,而寻其内有如转索起落无常,实即滑急之脉,为有宿食的脉应。

“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褚食不化也”?

注解:脉紧、头痛,乃风寒表邪常见证,但腹中有宿食不化,亦每见之,不可不知。

“问曰: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注解:见大承气汤条。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为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注解:见大承气汤条。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解:见大承气汤条。

“宿食在上脱,当吐之,宜瓜蒂散”。

注解:见瓜蒂散条。

水毒:水毒大多由于肾机能障碍而使液体废物蓄积的结果,他如汗出当风、久伤取冷亦往往使欲自皮肤排出的废物滞留于体内,因成自身中毒证。仲景书中谓为湿、饮、水气者,即皆水毒之属,今择述如下。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利其小便”.

注解: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颇似伤寒表实证,但伤寒脉浮紧,今脉沉而细,乃湿着痹闭之应。小便不利,湿着不行,水谷不别,大便反快,此为湿痹之候,故但当利其小便则治。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薰*也”?

注解:一身尽疼,发热,为湿热俱盛之候,湿家病此,身必发*。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复向火,若下之早则啰,或胸中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故口燥烦也”?

注解:湿家系在太阴,若转属阳明,湿散而热实者,原可议下,今其人但头汗出,里还不实,

背强、欲得被复向火,寒湿仍盛,此即下之,故责其过早。胃被攻伐遂虚,湿乘逆膈故啰,甚或水气逆而不下,则胸满小便不利,水逆于上,而热陷于下,因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明之。舌白滑如胎,即有熟之候。热则渴欲得饮,水气逆于上,竞不能饮,以是则口燥烦也。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注解:见麻*加术汤条。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

也,可与麻*杏仁惹鼓甘草汤”0

注解:见麻*惹茂甘草汤条。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耆汤主之”。

注解:见防己*耆汤条。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不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注解:见桂枝附子汤条。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动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

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注解:见甘草附子汤条。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依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注解:水不化气外充形体,而反下走肠间,故其人素盛今瘦肠鸣沥沥有声,此为痰饮。其流于胁下,咳唾引痛者,则为悬饮;其归于四肢而身体疼重者,则为溢饮;其上迫于肺,咳逆依息不得卧者,则为支饮。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注解:水性寒,故胃中有留饮,则当胃的背部寒冷如掌大。

“膈上病痰,喘满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瞩剧,必有伏饮”。

13

注解:膈上病痰,则势必喘满咳吐,由于潜伏有水饮,往往因风寒而发作,发则寒热背痛腰疼,有似外感,但喘满咳唾,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瞩剧,皆饮之为状,故知其必有伏饮。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0

注解:病人胃气未复,若饮水过多,停而不消,上迫胸隔必暴喘满,食少者胃气多虚,故凡食少而饮多者,势必留饮不消而为水停心下证,其剧甚者则心悸,轻微者则短气。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注解:胃须温而健,饮须温而行,故胃气虚而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注解:见苓桂术甘汤条。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注解:见苓桂术甘汤条。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注解:见甘遂半夏汤条。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注解:见十枣汤条。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注解:见大青龙汤条。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薰黑,其脉沉坚,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注解:见木防己汤条。

“心下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注解:见泽泻汤条。

14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汤主之”。

注解:见厚朴大*汤条。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注解:见小半夏汤条。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篇*丸主之”0

注解:见己椒房*丸条。

“卒呕吐,心下痞,肠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0

注解:见小半夏加茯苓汤条。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注解:见五苓散条。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注解:见十枣汤条。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眩,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注解:久咳脉弱,人虽虚而病不实,故为可治。若实大数,人虚则病实,故必死。其脉虚者,以本有支饮在胸中,则必苦冒眩,去其饮则咳与冒眩当均治,故谓治饮家。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注解:见小青龙汤条。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跚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注解:水肿而兼外邪者为风水,故其脉浮、骨节疼痛而恶风。水行皮中为皮水,皮在外故脉亦浮,无外邪故不恶风,以水在皮故其腹如鼓,而内空无物,水在外而不渴者,当发其汗。正水

15

在里,故脉沉迟,以水位于上则外证自喘。石水亦在里,故脉自沉,以位于下,则外证腹满而不喘。*汗汗出沾衣如柏汁,其脉沉迟为里虚,湿热外郁,故身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则伤及荣血必致痈脓。

“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痛,水病脉出则死”.

注解:凡脉得诸沉,当责有水,则身体肿痛,水病而脉反暴露于外者,死。

“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注解:目下肿如卧蚕、面目鲜泽、脉伏,皆水病的为候。饮水则聚而不化,故其人消渴。若病水腹大、小便不利以至其脉沉绝者,此里有水,可下之。

“问曰:病下利后,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注解:下利后,以体液亡失,故渴欲饮水,但胃气未复,多饮难消,若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此为病水。若小便自利和汗出,则水有出路,而不至病水,病当自愈。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注解:腰以下肿,水有趋下之势,故当顺势以利小便。腰以上肿,水有向外之机,故当适机以发汗。

“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

注解:经断后而病水,则水因以经断而致,应责在血,因称之为血分;若先病水而后经断,则经断以病水所致,因称之为水分。血分病深故难治,水分病浅故易治。

按:水病有血分水分之别,并不限于妇人,男人亦同,以上设例述之,不过为了易于理解,今之肝硬变腹水即属血分。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耆汤主之”?

注解:见防己*耆汤条。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注解:见越婢汤条。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注解:见防己茯苓汤条。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汤亦主之"。

注解:见越婢加术汤条。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注解:见麻*附子汤条。

“问曰:*汗之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色正*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耆芍桂酒汤主之”。

注解:见*耆芍药桂枝苦酒汤条。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注解:见枳术汤条。

瘀血:瘀血古人亦谓为恶血,它不但失去血液的功能,而反足以为害,故亦可称之为血毒。妇人由于月经障碍或产后恶露不尽,均可致恶血的蓄积。男人瘀血大都来自于遗传、他如外伤、疮痈以及内脏炎症、出血等,亦均可促使瘀血的形成。仲景书中对瘀血的证治论述亦多,今略述如下。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注解:此胸满与热入血室的胸胁下满同,和唇痿、舌青均为瘀的应征。热在血分,故但欲漱水不欲咽;不关乎风邪,故外无热。脉大来迟,为瘀血的脉应。以上皆瘀血之候,病人见此,故肯定为有瘀血。

“病人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注解:病人如热状,即指烦满、口干燥而渴等症言,但诊其脉反无热象,此为有热潜伏于阴血,肯定是瘀血也,当下其瘀血。

“妇人褚有瘾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瘾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虾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瘾不去故也,当下其,桂枝茯苓丸主之“,

注解:见桂枝茯苓丸条。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积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

注解:见下瘀血汤条。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注解:见温经汤条。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面目黯黑者,缓中补虚,大*蛰虫丸主之”。

注解:见大*蛰虫丸条。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注解:见挑核承气汤条。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

注解:见抵当汤条。

关于食、水、瘀血的说明和其直接为病的证治已略介绍如上,兹再就其间接致病的作用,即如篇首谓其为发病的根本原因者,进行讨论。

人体本有抗御疾病的良能,此在前已有说明,而人之所以发病,概由于患病的机体隐伏有食、水、瘀血三者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的自中毒,减弱其抗病机能的结果,即今之所谓传染病,若机体无上述的自中毒,恐亦不能成立。任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此为辩证法的普遍真理。疾病的发作亦不例外,主要不是由于病菌、病毒的作用,而是由于机体自中毒的内因。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病菌、病毒虽有作用疾病,但于抗菌、抗毒旺盛的健康人体,则病菌、病毒无从生存。若其人潜伏有食、水、瘀血等自中毒的存在,则不但减弱其机体抗菌、抗毒的能力,且由于中毒的机体反适于病菌病毒的生息繁殖,以是则传染病乃得发生。总之,凡病的发作,概由于患者的机体隐伏有食、水、瘀血的自中毒,其他所谓为病因者,要不外是诱因或近因而已。

古人于经久的临证实践中,不但深知食、水、瘀血的毒害,并且有精细的辨之之道,和治之之方,这不是极可珍视的伟大发明吗!

第七节论脉诊

第一章胡希恕讲仲景脉学-总论

(北京医院胡希恕)

按语:年初,《胡希恕讲仲景脉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编著该书的作者段治钧老师曾“亲聆胡老教诲七八年,结缘有兹十八载",在整理胡老的遗作中发现《脉学概说》一篇,也是胡老生前未曾发表的,"和《辨证施治概论(要)》一样,同样是胡老研究仲景原著的一篇力作在研究胡老关于脉诊论述的诸多文献中,本篇可以说是最早的蓝本!

脉与证的明确概念

中医是依据患者的全身症状反应,进行统一的观察与分析,讲求适应整体的辨证施治。这是中医诊疗方式方法的特色,也是中医的独有精神。一个中医师治病有无疗效,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取证全面、辨证精确,并以其程度为先决条件。所以举凡目之所能望,耳之所能闻,问之所能知,切之所能感(包括诊脉和诊腹),均为中医辨证取材的对象,并将此望、闻、问、切称为四诊,可谓平等对待,无轻重之分。

不过一者脉象繁复多端,只凭指下体会以验其错综变化,不似望闻问以及腹诊等较为具体而易知;二者辨证论治虽需四诊合参,但在中医经久的实践体验下,脉诊确有其主导作用。由于以上两点的关系,凡由望闻问及腹诊所得的结果,统称之为证,而脉乃个别独立起来,把四诊的断病论治,就变为辨脉辨证的论治了,这中间必有一个相当长的实践发展过程。观仲景书篇章的标题,例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等,正是表明这个道理。

二、脉象在中医脉学中的意义

今所谓脉学者,即研究有关脉诊的理论、方法及其在诊疗上所起作用的一种学识,脉象是中医脉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何谓脉象?无病健康人的脉,谓之平脉,平脉不以象名。人若有病,则脉失其平,就其不平者,才名之以象,即为病脉。一般临床辨证中所谓脉象,都是指病脉说的,而病脉的脉象即是与平脉相比的差相。

脉象是相对平脉比较而来,所以脉取太过、不及,当为辨脉之大法。古医籍《内经》、《难经》对于诊脉均有较详细的论述,在仲景书中,更以证治实例阐明诊法和脉理,脉取太过与不及在书中均有明文,惜读者不悟也。太过者,谓较平脉为太过也;不及者,谓较平脉为不及也。脉象虽极复杂,概言之无不分属以上两大类别。

各种脉象归纳起来,有来自脉动状况,如数、迟是也;有来自脉体状况,如大、细是也;有来自血行状况,如滑、涩是也。此三者和上述脉象的两大类别,即为脉象生成的源头。

脉象和症状一样,都是罹病机体异于健康时的一种反应,不过它比一般的症状更富于敏感性。举凡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诸症,无不应之于脉象,故对于中医的辨证施治,有其一定的指导作用,这就自然而然地促进了中医对于脉诊的研究与发展。

《内经》、《难经》、仲景书,虽均有脉象名称,但很少阐述各脉的形象。这是因为在仲景以前,医家认为这是诊病常识,故不加细述。历来脉书对于脉象的说明,不少出于主观臆想,往往把一脉说成数象,把数脉混为同形,描述比喻虚玄,使后学无从遵循,因此有论脉之书愈精,令人指下愈乱的惋叹。但是如果我们从脉象生成的源头出发,再通过对仲景著作原文的研究分析,就不难掌握仲景脉学的真谛了。

三、脉应与疾病的关系

远在于百年前,我们的医学先辈于事实的体验下,即正确地认识了人体血脉的敏感作用。人身血脉的变化不但反映了机体内在环境的改变,还反映了外部自然界的异动。所以《内经》才有四时色脉的说明。

人如果惊惧则面色苍白,羞愧则面色潮红……其有感于血脉之变化,然而这只是一般的精神刺激,实际远不如疾病在身体所引起的变化。人如果患病,则必致机体正常机能的改变,而此改变当不外乎正常或不正常两途。超乎正常则谓之太过;不够正常则谓之不及。超过与不够的机能改变,即诸多病理的原因,脉应之则显诸多太过和不及的脉象。如浮、数、实、大、滑……为诸不同原因的太过脉象;而沉、迟、虚、细、涩……为诸不同原因的不及脉象。

太过脉以应有余;不及脉以应不足。太过脉应有余者,谓浮、数、实、大等太过的一类脉,以应阳、热、实等有余的证;不及脉应不足者,谓沉、迟、虚等不及的一类脉,以应阴、寒、虚等不足的证。这是脉应于病的一般规律,在特殊情况下,太过脉亦应不足,不及脉亦应有余。因为这种特例的存在,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辨证必须脉证合参,不可偏废。

假如医者能把握住这些原则,并且清楚地知道每一脉象所反映的实际内容,那么凭脉以诊病,也就不是难于理解的一件事了。关于此点,确实需要感谢我们伟大的医学祖先,给我们积累了丰富而珍贵的经验,不但对于每脉的所主均有正确翔实的记载,对于脉与脉、脉与证之间,交互错综变化下的辨证施治方法,亦均有指示周详的相关书籍留传下来。所以一个中医师,只要他诊脉取象正确,并能依法参照所有病证,以求诊治之道,那是不会错误的。

四、诊脉

诊脉指诊查脉象而言。寸口动脉虽只是寸许长一条血管,但在中医看来,却是极其复杂而多变的一个应病机关。诊脉也并非信手抚按脉管,而是有其一定的方式方法的,兹概要介绍如下:

(一)诊脉取象的方法

如前所述,浮、沉、数、迟、实、虚、大、细、滑、涩等极其繁复的脉象,只是若干不同的抽象概念,如何能令其一一明辨于指下?未尝研究过中医学的人士,大都不免有此疑问。其实凡脉之为象,均有其取象的基础内容。例如浮沉为象是取之于脉动位置的浅深;数迟为象是取之于一定时间内脉动至数的多少。虽浮、沉、数、迟等象名失之空虚而难知寻,但位置、至数等内容,确有实际之可查。其他如脉的实虚,乃关于脉动力量的盛衰;脉的大细,乃关于脉管广度的宽窄;脉的滑涩,乃关于脉内血行的畅滞等。由此可知中医所谓任一脉象,都是属于脉的个别内容的消长反映,那么依照脉象的内容,以按寻其消长情况,又何难之有呢?

以上只是有关诊脉取象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若认为如此便可毫无遗憾地达成诊脉取象的目的,那又未免把它看得太容易了。因为虽知以脉动的浅深以诊脉的浮沉,但是医者心中不先有个不浮不沉的标准,是难以辨出或浮或沉的脉象的。同理以推,医者心中必须先有不数不迟、不实不虚、不大不细等诸多的标准,才可以辨出或数或迟、或实或虚、或大或细等诸多的脉象。此所谓不浮、不沉、不数、不迟等标准脉象,是属于健康无病人的正常脉应,即中医之平脉。

谓之平者,即平正无偏,以证病脉之太过与不及之意。欲求诊脉取象的正确,势必于平脉有足够的体验才行。不过此事亦非容易,因同是健康无病的人,老壮儿童脉即有差,男女肥瘦脉亦互异,况且春夏升发脉常有余,秋冬收藏脉恒不足。故有老壮儿童的平脉,有男女肥瘦的平脉,还有四时不同的平脉等。为了丰富我们对于平脉的标准知识,就必须于多种多样的人体上做长时间的不断的练习,才能达到心中有数指下明了的程度。此为练习脉诊必须要做的首要功夫。

由以上的简单介绍,对于诊脉取象的方法,当有了个概要的体认,至于所有的脉象及其有关诊查的内容,以上所举自然不够全面,为节省文辞,列表如下以代说明(表1)/p>

表1脉象及有关诊查的内容

脉诊的取象内容

平脉

病脉

太过

不及

有关脉动的诊查:

1.脉动的浅深

不浮不沉

2.脉动的速率

不数不迟

也,,数

3.脉动的力量

不实不虚

4.脉动的节律

不动不结

不促不代

有关脉体的诊查:

1.脉管的长度

不长不短

2.脉管的广度

不大不细

22

3.脉体的约束性能

不紧不缓

4.脉管的绷直性能

不弦不弱

有关血行的诊查:

血行的利滞

不滑不涩

观上表可知,中医诊脉是分三个方面共九项内容,而个别地与平脉进行比较取象。表中的二十种单象脉,即依此法而诊取。

病脉是平脉的差象,故不论太过与不及,均当有微甚程度的区分,如浮脉有微浮、甚浮,沉脉有微沉、甚沉等。在习惯上亦有为此类脉另立专称者,如数之甚者称为疾(急)脉,沉之甚者称为伏脉。

另外脉来所现也有非单纯一象者,而是两种或多种单象脉同时出现,如脉大而实;或细而虚;或浮、大而涩;或浮、大、涩而弦等。在习惯上亦有为此类脉另立专称者,如洪脉、微脉、克脉、革脉等。还有更多的兼象脉并未立专称,而临证则随时可见。见表2。

以上提的共计二十六种脉,多数为单象脉,也有另立了专称的微甚脉和兼象脉,皆为临床习用之脉名,我们可称之为基本脉象。

表2微甚脉和兼象脉

名称

微或甚

兼象

太过或不及

疾(急)

数之甚

太过

沉之甚

不及

大而实

太过

细而虚

不及

浮大(虚)涩

不及

克而弦

不及

(二)三部九候的诊法

三部九候,即辨脉之则。关于三部九候,有《内经》和《难经》二法。《内经》讲求遍诊法,而《难经》独取寸口。前法不行已久,于此不加讨论,今只就后者加以说明。

23

寸口脉即今之槌骨动脉,诊时可以中指端向掌后高骨动脉处按之,即为关位,然后再下食指与无名指,前指所按即寸位,后指所按即尺位。因人的高矮不同,故下指亦有疏密。把脉体分而为三,寸、关、尺谓为脉之三部。

诊查脉象时,轻下其指以候之(即浮脉诊取之指力),谓为浮取;重下其指以候之(即沉脉诊取之指力),谓为沉取;不轻不重以候之(即平脉诊取之指力),谓为中取。浮、中、沉谓为脉之三候。每部各有浮中沉之三候,三而三之为九,故谓为三部九候。

诊脉之所以要讲三部九候者,以脉之应于病,常以部位和为候的不同而异其形象。例如寸脉浮而尺脉弱,即属于部位之不同象;又如脉浮虚而沉涩,即属于为候的不同象。这种部位不同象或为候不同象的脉象,可称之为复合脉,似此为例甚多,无须一一列举。

可见,虽知诊脉取象之道,但如不按三部九候之法求之,则不足以知全部的脉象,必须两者结合为用,才可以尽诊脉的能事。

诊脉时,要分别就脉动、脉体、血行各方面的内容逐一细审,尤其初学者,更应专心于一,不得二用。例如诊查脉动位置的深浅时,不要旁及次数的多少;诊查脉动次数的多少时,亦不要旁及力量的强弱等。要这样依次推敲,一一默记。当然,熟能生巧,已有多年经验的中医,指下非常敏感,异象所在,伸手可得,但此非一朝一夕之功,都从锻炼中来。

五、辨脉

辨脉指根据脉象以辨其应证言。

(一)有关对疾病诊断的说明

中医所谓诊断,是依据四诊的方法,以明确当时患者全面的脉和证,而于此所有的脉与脉、证与证、脉与证等诸多方面的错综交互的关系上,加以个别细致的分析,然后把这些分析的结果统一起来,以判断病位、病性、病情,以及适宜于哪种疗法和方药。所以说中医的诊断并不是要求固定的明确病名,乃是要求及时地适应治法。对于这一事实,脉诊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主要还是决定于全部脉证上面,而很少单独由脉本身来决定的。正因如此,若想明确脉在诊断上的作用,那就势必要涉及中医各科治疗等多种知识,实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其究竟。故在此只能为择要说明。

(二)各脉的主病

这是说明每种脉主于为病的某一或某些属性或因素。例如浮脉的主病,说它主表、主热、主虚,即是说患者的脉如现浮象,则其为病当不外乎属表、属热或属虚等属性中的一个。如同时参照并见的脉和证,便能较容易地确定其究竟属于哪一种。所以关于脉的主病研究,于诊断上是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今较为详细地把所列各脉的主病问题,做如下的阐述。

1.浮浮脉是脉动深度的浅在象,它是脉动的位置较平脉浅浮于外者,故谓之浮,属于太过的一种脉。凡是脉太过,均主有余的一类病。所谓有余,包括邪气盛实之有余,或病势进展的有余,或机能亢盛之有余等内容(以下仿此不另说明)。今浮脉既属脉动浮浅向外的有余,为阳气亢进于体表的象征,病毒由于阳气之亢拒于外,只能发为在表的病,所以浮脉主表;热盛者气为之张,所以浮脉亦有时主热;阴血虚于内,阳气浮于外,此浮由于内在血液之虚(伤津亡血),所以浮脉有时亦主虚。

2.沉沉脉是脉动深度的潜在象,它是脉动的位置较平脉深沉于内者,故谓之沉,属于不及的一种脉。凡是脉不及,大都主机体机能的障碍或沉衰(以下仿此不另说明)。今沉脉既属脉动沉潜在里的不足,为阳气受阻于里之形象,故沉脉主里;然阳气虚衰,脉亦沉陷不振,故脉沉亦主虚、主寒;阳气不振,则水留不行,寒水过盛,亦足致阳气沉衰,故沉脉有时亦主水。

3.数数是脉动速率的太过脉。若于定时内,脉动的次数较平脉为多者,即谓为数。心主血脉,脉动发于心,心受盛热刺激加速其运动,故数脉主热;热盛则阴液为伤,阴液虚衰,亦恒促使发热,久病脉数,多属虚损,故数脉亦有时主虚。

4.迟迟为脉动速率的不及脉。若于定时内,脉动次数较平脉少者,即谓为迟。体内热能衰减,影响心脏跳动迟缓,故迟脉主寒;血循环减退,机体营养不足,故迟脉亦主营气不足;病实于里达至相当程度,亦足使血行为阻而脉现迟,故迟脉有时亦主里实。

5.实实为脉动力量的太过脉。因其按之脉动较平脉实而有力,故谓为实。为邪气既盛而正气抗拒亦力之象,故主实证。

6.虚虚为脉动力量的不及脉。因其按之脉动较平脉虚而无力,故谓为虚。为人已虚、

正气抗邪力衰之象,故主虚证。

7.结结为脉动节律上有间歇的脉象。若脉动时一止,而止即复来,则谓为结。结者,如同绳的中间有结,但前后仍相连,寓间歇时间甚暂之意,属于不及脉一类。心气虚、血少,

脉乃间歇,故结脉主心虚血少;但瘀血阻碍亦恒致脉有间歇,故结脉又有时主血瘀。

8.代代亦脉动节律上有间歇的不及脉。若脉动中止,良久而始再动,则谓为代。代者,更代之意,因间歇时间较久,有似另来之脉以代前者。代亦主心虚血少,其有似结脉,但较结脉为重笃;虽亦主瘀血,但多属虚证,而不似结常主瘀血之实证。

9.动此脉来源于脉动的不匀。若脉动有似跳突(起伏形象上的表现)或摇摆(前后部位上的表现)者,即谓之动。动为脉动突出于一点的太过脉。机体受急剧的刺激,随其所受处所,应之于脉的左右上下相当的部位(此可参看后之三部九候规律),而显如豆的跳突,故动脉主惊(惊则胸腹动悸)、主疼痛。

10.促此脉亦来源于脉动的不匀整。促为迫或近之意,若脉动迫近于上、于外,即寸脉浮关以下沉者,则谓为促。促为脉动促击于寸上的太过脉。表不解则邪气冲击于上,脉因应之促击于寸口,故促脉主表;亦主气上冲(上实下虚多见此脉)。结胸病有时见此脉。

《脉经》谓促为数中一止的脉。后世脉书虽有异议,但仍以促为数极,此亦非是。促为迫上、迫外之意,实即寸浮关以下沉的脉。仲景书论促脉共4条,如:

“伤寒脉促,手足厥冷,可灸之。“

伤寒而手足厥逆,乃外邪里寒的为证,故脉应之促。寸浮以应表邪,关以下沉以应里寒。灸之即先救里而后救表之意。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今胸满即气上冲的为候,故脉应之促。虽气冲胸满,但由于下后伤腹气,芍药非腹虚所宜,故去之。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苓*连汤主之。”

于此明明提出脉促为表未解之应,则寸脉浮又有何疑!关以下沉.正是下利不止之应。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

结胸证,则脉象寸浮关以下沉,即促之象。今误下太阳病.脉虽促,但来结胸,又无别证,亦只表邪尚不了了而已,故谓为欲解也。

基于以上所论,则促为寸浮关以下沉的脉象,不是一清二楚吗。

11.长平脉上至寸而下至尺,若脉上出于寸而下出于尺者,即谓为长。长为脉管应指长度的太过脉,乃血气盈溢之象,故长脉主阳热盛;不过亦有禀赋强实而见此脉者,则不属病脉。

12.短若脉上不及寸而下不至尺者,则谓为短。短为脉管应指长度的不及脉,为气血

不足之象,故主血气虚衰。然亦有禀赋素弱而见此脉者,则不属病脉。

13.大若脉管较平脉粗大者,即谓为大,大为脉管广度(粗细)的太过脉,为热盛气血鼓张之象,故主实热;然有外无内之大,为阴虚于里,虚阳外亢之象,故有时主虚。

14.细(或小)若脉管较平脉细小者,则谓为细,细为脉管广度的不及脉,为血气虚少脉无以充之象,故主血气虚。

15.紧若脉体周围束裹程度较平脉紧束有力者,即谓为紧。紧为脉管约束性能(脉体周围强度)之太过脉。寒主收引,脉管聚束有力,故紧脉主寒邪盛;水性寒,故亦有时主病水;然病势紧张,而脉亦应之紧张有力,故若痛、若宿食等邪实冲逆,有时脉亦紧。

16.缓若脉体束裹程度较平脉松缓无力者,即谓为缓。缓为脉管约束性能之不及脉。正气不足则脉形缓纵,故缓脉主津血虚、营卫气伤。亡血、汗出脉常缓。

17.弦若脉体跳动较平脉弦直有力者,即谓为弦。弦为脉管绷直性能之太过脉。病位于半表半里,气血凝敛,则脉绷直而弦,故弦脉主半表半里证;寒亦能令气血凝敛,故有时弦脉亦主寒、主水;筋脉拘急,脉自弦,故弦脉亦有时主痉病。

18.弱若脉体跳动较平脉松弛无力者,即谓为弱。弱为脉管绷直性能之不及脉。气血不振则脉道弛弱,故主气血虚,或多汗亡津液。

19.滑脉内血行较平脉应指流利者,即谓为滑。滑为脉管内血行畅利之太过脉,为邪热盛实、血气奔腾之象,故主邪实热盛。然妇女妊娠健康正常者,脉亦有滑象。

20.涩脉内血行较平脉应指涩滞(往来不流利)者,即谓为涩。涩为血行虚滞之不及脉,为血气不充、涩滞难行之象,故涩脉主血少。然外为湿阻或血有瘀结,亦均足使脉涩,故亦有时主湿或主瘀。

21.疾(或急)疾为数之甚象,属太过一类的脉,故新病则主邪热剧甚。久病虚甚,见此脉难治。

22.伏伏为沉之甚象,属不及一类的脉,故主阳气沉衰,或病水(里有所结,脉亦常伏)。

23.洪洪为大而实的兼象脉,属太过脉,主邪盛大热。

24.微微为细而虚的兼象脉,属不及脉,故主正衰、气血不足。

25.克瓦为浮大但重按而虚涩的复合脉,所谓浮大中空者,属不及脉。中空,即按之动减(指脉内不充实而跳动力量不足),乃浮大其外空涩其内之象,故主血虚、虚劳。久病见此脉难治。

后世脉学,有谓瓦脉乃浮沉取之有脉,中取无脉;又有谓按之脉管两侧见而中间不见者,均属无稽妄言,不可信。

26.革革为克而弦的兼象脉,属不及脉,血虚于内而脉管反弦强硬变于外之象,故主大亡血或久失精。

克、革二脉,本外属太过,而内属不及,但就主病而言,乃列于不及。

以上诸脉象,均见于仲景书者,只就各脉重要的主病加以说明,其余者均可推而得之,故从略。兹列表总结如下(表3):

表3脉象

诊脉的取象内容

太过脉

不及脉

名称

主病

名称

主病

来自脉动方面的诊

1.脉动的深度

主表主热,亦主虚

主里,主虚、寒,

亦主水饮

2.脉动的速度

主热,有时主虚

主寒,主营气不足,

有时主里实

3.脉动的力量

主实证(邪气盛正气

抗拒亦力)

主虚证(正气抗邪

力衰)

4.脉动的节律

主痛、主惊(或胸腹动

悸)

主表(不解),主气

上冲(上实下虚),亦主结胸

主虚(心虚血少),

亦主瘀血

主虚(心虚血少更

甚),主瘀血(气虚),久病见此脉难治

来自

1.脉管的长度

主实(阳热盛)

主虚(气血不足)。

亡津亡血者难治

2.脉管的广度

主实热,有时主虚

(虚劳脉,有外无内)

(小)

主气虚、血不足

3.脉管的约束性

主寒邪盛,主痛,

主宿食。亦主水饮

主津血虚(营卫气伤),亡血、汗出脉亦常缓

4.脉管的绷直性能

主半表半里证(邪实而气血尚充盈),胁腹痛、满,主筋脉拘急.有时亦主寒、主水饮

主虚(气血不振、

津虚血少),自汗、盗汗

脉多弱

来自血行的诊查

脉内血行的畅滞

主实证、热盛。

妇女妊娠(平脉)

主津血虚(气血不充),主湿(外有湿阻),主瘀

(内有瘀结)

数之甚

(疾

新病脉数急多属邪热盛,病在发展;久病虚甚多预后不良。

沉之甚

主里,主虚(阳气沉衰),亦主水饮,

里有所结脉亦常伏

1.大而实

主邪盛、大热

2.细而虚

主正衰、气血俱虚

3.浮大虚涩

王虚劳、血不足

4.克而弦

主亡血、妇人漏下、男

子久失精

(三)脉与脉的关系

由于以上的说明,可见每脉常主数病,如就单一脉象而言,欲知其确应某病,则为事实所难能。前已谈过脉之于诊断,是不能单独决定其具体作用的,其作用是决定于全部脉证上面,就是这个道理。

1.关于辨兼象脉应证(病)的分析方法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病理的复杂多变,多数情况是数脉同时互见,医者分别就各脉的所主,给以理论的分析(中医的临床理论),使之统一起来,而达成对某病的确认,这就是所谓的中医辨脉应之道。

例如脉浮而数,因浮脉主表亦主虚,而数脉主热亦主虚,今此二脉同时并见,则可能是邪热在表的病,亦可能是津虚发热的虚热病;假如脉浮数而滑,因滑主邪盛而不主正虚,将此三脉统一起来看,当然就只能肯定其为热盛于表的病,而不能断为虚热的一类病了。

又例如,脉浮而紧,不但知浮主表而紧主寒,且可知此表证属太阳病伤寒证型。脉浮而缓,不但知浮主表而缓主津血不充盈,亦可知此表证属太阳病中风证型。

再如,脉极虚克迟,易知是气血俱虚而多寒。脉极实滑数,亦易知为邪气盛实而多热。

总之,如能利用各脉的主病,依据中医临床知识,把它们合理统一起来,则脉应越较复杂而辨认清晰,而知病则越近正确,此即逻辑的内包外延关系,其理无须深述。不过此只就一般脉象而论,如涉及三部九候等问题,那就复杂多了。

2.关于三部九候的诊法于辨脉上所起的作用

(1)三部的应病规律古人于长久的临床实践中,逐渐体会到关于机体上下左右的疾病,恒相应地现其脉象于左右两手寸关尺的不同部位。所以寸、关、尺三部以应为病的上下左右。

例如,《金匮要略》日:“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

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大意是说,体内患有积块的病,气血因受阻碍,当现极沉且细的脉,根据脉见的部位及左右两手,以示积块所在的处所。这虽说的是诊积的方法,但对三部应病的规律做了具体的说明。在实际应用上,可简化其意,即胸中上至头部之疾,可候之于寸;胸膈下至少腹之疾,可候之于关;少腹以下至胫足之疾,可候之于尺。左以候左,右以候右,两手以候中央。后世脉法另有部位分配脏腑之说,然用于实际,并不尽验,故于此从略。

(2)九候的应病规律浮中沉三候,以应为病的深浅内外。虽疾病万变,但就其深浅的位置而言,则不外深处于胃肠的里,或浅处于机体躯壳的表,或处于非表非里的广大胸腹腔间一一半表半里。故人如有病,除脉绝不见外,无论所现何象,也至少具此三候中的一候。如浮取而见者为在表,沉取而见者为在里,中取而见者为在半表半里。

例如数脉主热,于浮中见之,即为热在表的病;若此数脉非至沉取而不见,即为热在里的病;若此数脉虽浮取不见,但中取则见,即为热在半表半里的病。余可以此类推。

此寸关尺三部和浮中沉三候的应病规律,综合交互在一起,就是三部九候的应病规律。不过这是就三部九候总体的、基本的应病规律而言,如果再加上为病反映中阴阳虚实的变化,那就要复杂许多。这是需要狠下一番工夫,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去体验、认知,并不断地去积累自己的经验才能掌握的。

但对此亦毋庸畏难的是,与后世脉学不同,仲景脉学本来自于八纲辨证,并服从于六经八纲的辨证体系,主要着眼于对疾病的病性(阴阳)、病位(表、里、半表半里)、病情(寒热虚实)的确认,所以并不使入觉得捉摸不定,无所适从,反而格外显得朴实无华,可按可寻。

3.关于辨复合脉应证(病)的分析方法前面已经说过,脉象越较复杂而所辨若细致准确,则知病越近真切。因有了三部九候的关系,所以脉象的表现就繁复得多。但是无论它如何繁复,只要能予以合理地统一审辨,则于为病的真相亦不难明悉。例如寸脉微尺脉弦,微主阳气虚,今以见于寸部,其为阳气虚于胸中可知;若已判断弦主寒邪盛,今以见于尺部,其为寒邪盛于少腹以下可知。正虚则邪必凑之,故在下之寒邪必冲逆于上,因此断为必作胸痹的心痛、短气病。

又如寸脉浮关脉沉,若有心下硬痛、拒按的症情,则为结胸病的应征。盖病结实于胸膈,故关脉应之沉;气遏于上,迫而外张,故寸脉应之浮。

由以上诸例的说明,则于中医辨脉与脉之关系的方法,当可略知其精神所在了。

六、论脉与证的关系

掌握了三部九候的应病规律,对于脉的审辨将有进一步的分析,于疾病的诊断亦可有进一步的明确。然此只是进一步的明确而已,尚未达成所谓中医辨证施治的精细诊断。

盖病对外的客观反映,是表现在全身反映的多个方面。脉象固然是气血对于疾病的微妙感应,凡病无不应之,且它与一般的局部为证不同,而于诊断上另有其主导作用。但是脉之应于病,也仅为该病某些重要的因素或属性,对于疾病更全面、更具体的确诊,还必须借助于所有症状的互参,此即所要讨论的辨脉与证的关系问题了。这里面要涉及辨证的诸多知识。辨证也同辨脉一样,不但须知个别为证的属性,还须明确证与证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说起来过于庞杂,本文对此不便详加讨论。为了把辨脉与证之间的关系说明白,兹举几项重要的为证概念,以略示其意。

例如,把表现机体机能沉衰或减退的为证表现,谓为阴证;反之则把表现机体机能振奋或亢进的为证表现,谓为阳证。表现有寒者,谓为寒证;则表现有热者,谓为热证。表现病在表者,谓为表证;则表现病在里者,谓为里证。表现人正气不足、抗邪能力降低、精力虚衰者,谓为虚证;则表现病邪亢盛、正气与邪气对抗反应激烈,或机能障碍内有所结者,谓为实证。此即所谓为证的八纲,凡病之为证反映,概括起来绝不超出此范围。然于临床施治,尚须再辨其适应方证,如桂枝汤证、承气汤证、柴胡汤证、四逆汤证等,名目繁多,数不胜数。

中医辨脉与证的方法,就是把患者全部的脉和证进行详细的分析,使之无矛盾地统一起来,以达成对一个病的正确判断。更具体地讲,就是在脉与证的统一认识条件下,以确辨其为病或属阴、或属阳、或属寒、或属热、或属虚、或属实、或属表、或属里,或属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交互的错综并见,以及适应于哪种治法和用什么方药去治疗的问题。

例如一个脉浮、头痛、项强、恶寒的患者,因为头痛、项强、恶寒的症状均是属表,而脉浮亦主表,并且为太过的脉象的话,它又主热,故可毫不犹疑地将其断为在表的阳性证(表阳证);假如其人脉不浮而沉,并且为不及的脉象的话,虽以上的为证表现未变,但脉沉主里,主阳气沉衰,它与表证,就有了极其矛盾的存在,医者当依据中医的病理知识,另求其合理的统一:即就为证这点来看,它与一般表证是处于病理相同的发展环节,是同样都须由汗而解的证,只因阳气不振于里,故致脉沉而不起,为阴阳表里交错互见的为证。前后为证虽同属表,法宜汗解,但前者宜于解热发汗剂;而后者则宜于在发汗中兼行振奋阳气的治疗。

又如,发汗后身疼痛,乃表犹未解的微候,依法须以桂枝汤解之:但如其脉不浮而沉迟,这不只是表证未解,还有因为前之发汗太过,且又进而为营气不足的里虚,故须于桂枝汤中更加人参、生姜、芍药等,兼为补虚扶里的治疗。

又如,脉细本属不及的病脉,但如见之于阳性多热的证,反主邪势已衰;脉浮本属太过的病脉,但如见之于阴性多寒的证,反主正气的将复。

总之,对于疾病的诊断、施治以及预后,都必须于脉证互参的方式下,以求合理统一的确辨。

以上所述,大都取材于仲景书,只于其脉学做一点择要的介绍,实不足尽其精微奥义的阐释,仓促之间错误难免,更望同道加以指正为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