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头痛的六经方证 [复制链接]

1#

头痛不以经络分六经,用表、里、半表半里的不同阴阳属性分六经,有方证支持,临证疗效肯定。

关于头痛的六经、方证择要如下

表阳证太阳病的头痛,太阳病分中风与伤寒,均有头痛。

太阳病头痛:提纲说“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中风头痛的桂枝汤证:“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伤寒头痛的麻*汤证:“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汤主之。”

由桂枝汤加麻*、葛根组方的葛根汤方证:“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表阴证少阴病的头痛,表阴证是在表阳证基础上,出现机能沉衰状态。治疗用方,在太阳病方药基础上加附子、细辛等亢奋机能,附子、细辛均有止痛作用,故而头痛更常见。

表阴证少阴病的识别,可以通过以下三条: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头痛方证,方中虽未名言,但头痛均可出现。

少阴头痛的麻*附子细辛汤证:“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附子细辛汤主之。”“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暗含用过麻*附子细辛汤),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少阴头痛的麻*附子甘草汤证:“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竹叶汤方证(以方药测之,本方虽以竹叶汤名字,但方以桂枝汤为基础,加附子,方后注取汗,是治疗表证、表阴证的方剂,当属少阴):《金匮要略》文“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里阳证的头痛

承气汤证的头痛:“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里阴证的头痛

吴茱萸汤方证:“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理中丸方证:“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四逆汤方证:“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暗含应该用麻*附子细辛汤)。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半表半里阳证的头痛

小柴胡汤方证:“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金匮要略》中:“附方《千金》三物*芩汤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表阴证到里阴证的头痛

麻*附子细辛汤到四逆汤方证:“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暗含应该用麻*附子细辛汤)。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太阳阳明合病的头痛

五苓散方证:“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以上只是学习仲景书的小结,肯定不全,只是探讨学习。厥阴病临证头痛很常见,我们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疗效肯定。

六经方证系列讲座(以经带方,以方验经),已开讲,敬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