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喝了甘草茶腹泻,是排毒还是身体不适应?这令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情。
去年初冬,我有一位学生在广西旅游的时候,见当地有一种特产,叫罗汉果,是止咳的良药。他想起他的父亲的咳嗽久治不愈,就买了一些,拿回家给他父亲泡茶喝。他父亲喝完后,不一会儿就有反应了,涌吐出很多大量冰凉的痰涎。这个学生蒙了,心想,这是怎么回事?莫非是不良反应?
如果是不良反应,那这些痰涎就全是体内的阴津,全是精微物质,吐了真是身体的一大损失。但也可能是排病反应,或许把这些痰涎全部吐掉,他父亲的顽固性咳嗽就治愈了。
他自己拿捏不准,问另外一位老师,这位老师非常谨慎,说:“你不是金元四大家里面那位善用吐法治病的张子和,还是不出走这样的险招。何况现在是冬季,冬季要闭藏,要养阴,涌吐对身体必然不利。”
这位学生听了,也就不再敢让他父亲泡罗汉果喝了。但据他观察,他父亲自从吐了一次痰涎后,咳嗽似乎有所减轻,但过了不久又回复原样了。所以他一直不死心,觉得当初如果继续用罗汉果,多涌吐几次,说不定会出现奇迹。
最近他把这件事告诉我,问我是什么看法。我听了,马上批评他:“你知道罗汉果是什么药性么?你父亲的咳嗽,你有没有仔细辩证?听说罗汉果止咳,拿过来就用,这不是中医的思维。”罗汉果性凉、味甘,可以清凉润肺,对于肺热性咳嗽很有效。是如果这个咳嗽是寒性的,那就适得其反了。
他恍然大悟,说:“老师,我知道了,我用错了。我父亲的咳嗽是寒性的咳嗽。”想了想,他又说:“痰涎可能就是罗汉果的寒性引动的吧?我还以为吐痰涎是排病反应呢。我们用完药后,有很多排病反应,比如呕吐啊、下泻啊、出汗啊、流鼻血啊,有的还挺可怕的,令人怀疑是用药不当的后果。那您说,怎么分辨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临床上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经常有病人或病人家属怒气冲冲的来找医生,说:“吃了你的药,拉肚子!”或是说:“吃了你的药,起了一身疙瘩。”病人和病人家属的心都是脆弱的,人在心理脆弱的时候,最容易起疑心。吃了药,症状缓解了,皆大欢喜;一旦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其他症状,他们马上紧张起来。
所以,我给病人开药,一般都会声明:吃了这个药,你会有什么样的生理反映,不要紧张,那是正常的排病反应,很快就会消失;如果出现什么样的反应,那说明你还得来我这里复诊一次。这样就等于给病人吃了定心丸了,但有时候病人一多也就无暇细说这些了。当然也会这种医生,见病人有了不良反应,拍着胸脯说:“没关系,这是排病反应,很快就会好的。”
最后,病人的“排病反应”越来越严重,酿成大祸。所以,病人和病人的家属也要学会正确辨别排病反应。
辨别某种反应是不是排病反应,有一条“金标准”,那就是:病人在产生这个反应的时候,有没有疲劳感。如果有,那说明不是排病反应;如果没有疲劳感,甚至感到身上有种轻松的感觉,那就是排病反应了。
当我们风寒感冒的时候,吃了发汗的药,或者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盖上被子一捂,出了一身透汗,出汗的时候就感觉身上轻松了,出完汗了更是舒服,再睡上一觉,醒来的时候就完全好了。在这里,出汗是正常的排病反应,这时候排出来的汗跟平常不同,是粘的。
如果出汗的时候感到很累,那就是在耗散体内有用的水分的了。当我们体内有积食的时候,吃一点泻下的药,马上就拉肚子,如果拉完肚子马上就感觉轻松了,那说明我们的肠胃又重新恢复通畅了;如果拉肚子拉得让人筋疲力尽,甚至虚脱,那就得考虑是不是吃错了药。
我们身体的感觉是检验一切疗法或药物的最好的仪器。疗效好不好,只有它能告诉我们。你用医学手段怎么折腾它都行,让它吐也好,让它出汗也好,让它疼痛也好,就是别让它疲劳。切记切记!
服药三注意注意一服药期间,严禁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乳酪等一切乳制品。喝中药的期间吃乳制品,不仅让药物吸收变差,也容易导致腹泻等情况。注意二服药期间,避免一切冰冷的食品饮料。喝中药期间又吃冰冷,伤害阳气,无法让身体快速康复,也容易导致腹泻。注意三服药期间,减少食用水果。严禁晚上睡前及早晨起床空腹食用水果。水果多寒凉又长湿气,会让药物无法发挥功效,也容易造成腹泻。排病反应中医治疗中的排病反应是机体的良性调整反应,对人体是有益的,排病反应通常在机体驱除邪气以后会停止,即使在服药期间也是如此。常见的排病反应方式有:1.皮肤。排病反应的症状有:冷汗、粘汗、皮疹。通过皮肤排出寒气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冒冷汗,而排出湿气的时候会出粘汗,甚至有的人黏汗如胶水或黄油,色深,气臭。通过皮肤排病时,有些患者会出现疹子,有的人出疱疹,挠破以后会流黄水,这是我们人体的湿气或湿热排出体外。2.尿液。排病反应的症状有:小便量增多。水肿、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通过中医治疗,患者体内的水饮就会通过大小便排出来,其中通过小便排出来是最重要的途径。比如服药以后会发现小便特别的多,这就是通过中医治疗把体内的水饮排出体外的标志。
3.消化道。排病反应的症状有:腹泻、大便黑、大便臭。体内的废物、毒素多从大肠排出,通过大便排出。通过大便排病主要表现为腹泻。有的患者在吃了中药以后,一天之中能达到5-10次腹泻,而且大便的颜色非常黑,或者极臭,像水一样,虽然腹泻比较厉害,但是如果属中医的排病反应的话,腹泻以后不会有疲劳感,反而会觉得很畅快。4.呼吸道。排病反应的症状有:咳嗽、痰多、流鼻涕、打喷嚏。一般来说太阳经的寒气可以通过呼吸道,以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方式来排除邪气。临床上经常见到病人出现干咳或痰多,日夜不停;或忽然怕冷、怕风,大量地流鼻涕,鼻塞,打喷嚏,极像感冒。这是太阳经正气在攻邪的反应。5.经络肌表。排病反应的症状有:经络移痛现象。排病反应的时候,经络会产生移痛现象,也就是疼痛会随着经络的循行部位转移,病气所经过的部位常伴有痛、酸、胀、麻、痒等感觉。当中药激发机体的阳气以疏通经络,在疏通前的那一刻,可能这种疼痛会加剧,但是经络一日得到疏通以后,这个疼痛就大为缓解。6.孔窍。排病反应的症状有:牙痛、耳内痛、口腔上火、眼屎多、经期排出血块。通过孔窍排出邪气比如说牙痛,耳内的疼痛,耳内流脓,舌尖上火起泡,咽喉又干又痛,或者早晨起来发现眼屎很多,或者腹泻等。女性则通过月经排出身体的邪气,比如排出很大的血块。痛经治疗时次月疼痛加重的排病反应:中药激发阳气以疏通经络、把潜伏的阴寒驱逐出来,可能会引发疼痛加重,体内阴寒越多,触发的疼痛会更强烈,等血块排出后就不痛了。这时候不要放弃治疗,要加重温阳行气、活血化瘀的药。这时候需要治疗痛经的汤剂和问止六痛丸一起服用即可。
是药三分毒,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
食物和天然药物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时间反复的尝试,那些平和的就成了食物,那些偏性比较强的就发掘其治疗作用,成了药物。当然也有很多是药食两用,两者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比如山药、莲子等。
传统中药治病的最基本最朴素的理论就是以偏纠偏,比如用大黄以泻火,用附子以温阳。听起来简单,但是医广如海,其理精微,而实情复杂多变,有时用它的四气(温热寒凉),而有时用它的五味(酸苦甘辛咸),比如大黄附子细辛汤,麻杏石甘汤,寒热并用,经过合理的配伍变成经典的方剂。
每一味中药,就如同一个活生生的人才,是有灵性的,而且越是好药猛药,比如大黄、附子之类,就像一个怪才,优点格外突出,但缺点也明显,很难驾驭。所以自古以来,一般中医处方都是从平和方剂开始,尤其是寻常小病,慢慢积累经验教训,而不是上来就孟浪从事,用大毒之品。
怪才,哪怕再有能力的领导,也很难磨灭他的个性。大黄附子等猛药,再厉害的中医也很难把不良反应完全避免,如果去读一读医圣的著作,里面各种不良反应。但仲景高明之处就在于清醒看待这个问题,正确分析,及时做出针对性处理。
有的属于瞑眩反应,比如喝了白术附子,有的头晕如醉,有的全身不适如虫子怕,这是好转反应,只需告诉患者静养即可。有的反应是告诉你见好就收,比如喝大青龙,出了很多汗,就告诉你及时停药,终止治疗,不必尽剂。
还有的是大矛盾搞定了,但治疗手段由于偏于激进,又引发一些新问题,比如伤寒发汗多度,出现叉手自冒心心悸,就用桂枝甘草类方处理。也有一些压根就是辨证错了,比如腹痛,先给喝小建中,没效果不瘥者再换小柴胡,谁又能保证不对证喝小建中没不良任何反应?
这是客观清醒的态度,因为中药也是药,不可能一点不良反应也没有。很多中药不良反应是很难预测的,仲景医圣都是如此,何何况我等后辈徒子徒孙。笔者遇到过两例陈皮过敏的,吃上就胃痛腹泻,把陈皮拿出来,胃痛腹泻好了,原来的疾病也好了。一般认为陈皮可以和胃,但是患者却胃肠过敏,防不胜防!
以前,还遇到过一例患者吃了我某张方子,月经提前了,但是里面并没有通经活血的药物。这让我陷入思考,重新审视月经延期的中医病机,后来遇到好几位类似脉象的月经延迟患者,用了那张处方,月经很快来了,都是药到病除。所以对于医者而言,不良反应有时也不一定是坏事,很有可能是你医术提高、思路被打开的一个契机,坏事变好事。
怎样避免不良反应,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剂量开的小一些。仲景医圣的剂量其实很大,他的一两目前多数认为是15克左右,比如大青龙六两就是90克麻黄,很可怕的剂量。
对于初诊患者和陌生患者,笔者的经验可以借鉴,那就是尽量用一些平和的药物,剂量也小一些,这样可以尽可能去回避不良反应。先求稳妥,再求疗效,经过几个回合复诊,病情和体质熟悉了再考虑是否下猛药重剂,来个猛虎掏心。当然也不是%避免,遇到那种类似某味药过敏的,仍是不可避免。
现代很多中医剂量都偏于保守,与目前社会医患关系有关,我的剂量也偏小。笔者遇到好几次了,我让患者一天分三次喝药,患者理解成一天喝三副药,相当于三倍的剂量,一天把三副药全喝了,但是效果确实好,最起码症状缓解消失的很快。
就像那首歌唱的,我改一下歌词:保守不是代表我的错,疗效不是唯一的结果,我只是还没想好该怎么对你说……还要考虑不良反应。
所以,中医不能一遇到不良反应,就告诉患者说是排毒反应,这不客观,更不符合临床实际,也给患者一种推诿的感觉,轻则患者不适,重则贻误病情。既然不良反应很难避免,我们只能客观去面对它,清醒去认识它,合理去解决它,尽量去运用它,才是高招,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