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的方药穴位与注意事项
上海中医院肺病科 孙萌
“三伏贴”又称“敷贴”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源于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以及“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临床上大多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敷贴”利用中医“冬病夏治”的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三伏贴”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咽喉炎等;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早在清朝初期张璐的《张氏医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复发的记载。敷贴法是用特制的中药共研细末,以姜汁调成膏状贴于穴位上,成人一般贴2-4小时,儿童贴1-2小时,通过药物在特定穴位上治疗。此法对哮喘具有良好的疗效,体现“冬病夏治”的治未病思想。以大椎、肺俞、心俞等为主穴,最佳时间为每年“三伏天”,按初伏、中伏、末伏和两次加强共5次穴位贴药,采取顺应自然,借用自然之“温”、“热”,温补阳气,散寒驱邪,和血通脉,增强机体免疫力而达到预防冬季发病的疗效。肺脏五行属金,每伏第一日均为庚日,庚属金,金气旺盛,宜理肺,故传统上将每伏的第一日定为贴敷日。夏日行中药穴位贴敷,是因三伏时天气炎热,哮喘病情平稳,人体肺气舒畅,汗孔开放,皮肤呼吸通畅,经穴受药物刺激更为敏感,药物易入脏腑快速发挥疗效。
穴位敷贴方以生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为主方。方中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胃经,能辛温走散,利气机,通经络,化寒痰,逐饮邪,能温宣肺气,以化寒湿凝结之痰,而有豁痰利气之效。其性走散,可透达经络,善搜“皮里膜外之痰”,朱丹溪说:“皮里膜,非白芥子莫能达”。《本草经疏》记载:“白芥子味极辛,气温。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隔寒痰,冷延壅塞者殊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白芥子中的主要成分硫氰酸希丙酷具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能使皮肤发红、温暖,经过皮肤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及汗管渗透入血液循环及淋巴液。细辛味辛性温,归肺、肾、心经,其性辛温香窜,性温而烈,又能内化寒饮,并能开窍,善于止痛,为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身痛、肺寒停饮、痰多咳喘等证的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细辛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还具有抗组胺及抗变态反应作用。与白芥子合用加强全方祛除寒痰伏饮之功效。延胡索味辛性温,归肝、脾、心经。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有较强的活血行气止痛之用,使气行而水行。《本草纲目》云:“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选用延胡索,一方面可佐助行气散结化痰,另一方面可缓解白芥子发疱引起的疼痛,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延胡索能抑制迷走神经的兴奋性,缓解支气管痉挛而达到平喘止咳的效果,其所含延胡索乙素有解痉、镇痛等作用。甘遂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能攻逐水饮利大肠,宣通肺气,用于胸腹积水、痰饮积聚、逆气喘咳等,《本草纲目》谓甘遂“泻隧道之水湿,又通调水道,宣通肺气”。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甘遂能抑制淋巴细胞的转化,并能明显抑制诱导性迟发型超敏反应,对免疫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吸收血液中的内毒素自肠道排出,并有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
穴位敷贴方的临证加减,宣肺化痰:白芥子、皂荚、南星、法夏、海浮石、天竺*、桔梗等;祛风散寒:细辛、麻*、姜汁、桂枝、苍耳子、白芷、防风、桑寄生等;行气活血:延胡索、川芎、丹参、当归、檀香、椒目等;利水逐饮:甘遂、冬瓜仁等;温里散寒:肉桂、附片、丁香、吴茱萸、干姜等;行气开窍:麝香等。
在选穴上,选用背部的腧穴:大椎、肺俞、心俞、膏肓穴、肾俞等。《素问.咳论》曰:“治脏者,治其腧。”《理瀹骈文》云:“五脏之系在于背,脏腑十二腧皆在背,其穴并可入邪,故脏腑病皆可治背”,因此,临床应用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哮喘时,大多医家均选用上述穴位加减。大椎穴为督脉穴,亦为手足三阳经所交会之穴,能疏风解表、清热通阳,有振奋阳气、补虚之功,敷大椎穴寓“春夏养阳”之意。肺俞穴,足太阳膀胱经穴,为肺之背腧穴,是肺卫经气输注所在,与肺卫关系最为密切。可宣通肺气,补气平喘,调和阴阳。肺俞为肺气输注之处,药物贴敷该穴位可顺畅肺气、清利化痰、定喘止咳。药物贴敷心俞可补益心气而养血。药物贴敷肾俞可补肾纳气,药物贴敷膈俞可活血化瘀。膏肓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膏肓穴其膏生于脾,肓生于肾,二者皆发于四椎旁,穴当其处,故可益后天之气、补先天之精。诸穴相配,可益气扶正,标本兼治。
清代吴师机认为中药贴敷疗法可使“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也”,“借生药、猛药、香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简明扼要地解释了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本法利用外敷治疗,属内病外治一大特色,通过药物作用于体表穴位,而起到调节脏腑、促进阴阳平衡的治疗作用。所用药物多属辛温香燥之品,祛除肺中寒饮伏邪,以温经通络、调阴阳、和气血、行气散结、解痉平喘达到调整脏腑功能作用。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广泛用于临床。
注意事项
中药敷贴后4~6小时,有的人会有刺痒的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防止感染,起疱后一定不要搔破,少量小的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抽液,外涂5%碘伏液,宜暴露,避免覆盖患处。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如牛肉、鸡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禁食海鲜、虾等易发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