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冠心病早搏病毒性 [复制链接]

1#
北京痤疮医院哪些好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30/9125685.html

点击上方蓝字“岐*名家传承”→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冠心病——舒心汤(杨培君方) 淫羊藿、当归、丹参各15g,制何首乌20g,山茱萸6g,怀牛膝、瓜蒌、薤白各10g,麦冬12g。 用治冠心病。 方中淫羊藿辛甘而温,功专“补命门,益精气,坚筋骨,利小便”(《本草备要》),温补肾阳为君药;制何首乌、山茱萸、怀牛膝补肾填精固涩为臣药,且制何首乌药性不寒、不燥、不腻,诚为滋补良药;麦冬养阴益肾清心,当归、丹参补血活血养心,瓜蒌、薤白化痰理气宽胸,诸药共为佐使。全方温而不燥,补而不腻,散敛结合,标本兼顾。 若睡眠欠佳者加酸枣仁30g,远志10g;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加炒葶苈子、*芪各30g,鲜生姜10g;合并高血压者合用钩藤散(天麻、钩藤各(后下)15g,*芩、菊花各10g等);合并糖尿病加天花粉15g;合并高脂血症加生山楂、草决明各15g;合并窦性心动过缓,合用麻*附子细辛汤(麻*6~10g,制附子(先煎)6~15g,细辛3~10g,桂枝10g等)通阳散结;合并室性早搏加苦参20g。 张某,男,64岁。年10月7日初诊。患者有冠心病10余年,8年前患心肌梗死,并有糖尿病多年。近2年来反复出现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常服消心痛、合心爽及中药等,症状时轻时重。2周前因劳累而致上述症状加重,胸痛、胸闷发作次数频繁,持续时间较长,休息和含药均难以缓解。医院治疗。行冠脉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不适宜施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搭桥手术,只以内科保守治疗。住院期间静脉点滴硝酸甘油、激化液,口服消心痛、卡托普利、肠溶阿司匹林等,并皮下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住院2周来病情难以控制,起坐、咳嗽、小便等轻微活动即诱发心绞痛,每日心绞痛发作10多次,每次持续7~8分钟,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家属特邀杨师会诊。症见胸痛,胸闷,气短,汗出,难以平卧,倦怠乏力,纳呆,面色白、无华,舌质淡暗有齿痕、苔白腻,脉芤、重按无力。心电图示“冠脉供血不足,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不稳定型),心功能Ⅳ级;糖尿病2型。杨师辨证为:肾气亏虚,痰瘀互阻。治疗温补肾气为主,佐以祛痰化瘀。用舒心汤加味治疗。处方:淫羊藿、丹参、当归各15g,制何首乌20g,山茱萸6g,*芪、炒葶苈子各30g,鲜生姜、瓜蒌、薤白、怀牛膝各10g,麦冬12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服药5剂后,胸痛、胸闷明显减轻,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为每日3次或4次,汗出止。继服7剂,已无心绞痛发作,平地行走等活动无心绞痛发作,精神体力明显好转,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消失,患者要求出院调养。上方去葶苈子,加天花粉15g,坚持服药1月余,除走路快时或上楼梯有气短外,余无明显不适。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停用胰岛素,改口服达美康80mg,每日2次。中药上方稍事出入间断服用2月余,随访1年病情稳定。 《陕西省名老中医经验荟萃第6辑》冠心病心绞痛——通阳宣痹旋气方(张鹳一方) 薤白15g,全瓜蒌15g,旋覆花10g,半夏15g,厚朴12g,枳壳12g,甘松15g,白檀香10g,丹参30g,桂枝10g,延胡索12g。 水煎服。 通阳宣痹,旋转胸中大气。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本方取薤白、瓜蒌、半夏、甘松、桂枝辛温通阳,化痰宣痹;厚朴、枳壳、白檀香理气行滞,以畅胸廓;丹参、延胡索、旋覆花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中薤白、瓜蒌量宜重,可用至30g。尤其薤白一味,辛而不燥,通阳散结,功效尤殊。 心阳虚甚,背冷畏寒,手足欠温者,加附子、干姜、炙甘草以温阳强心;心气不足,气短乏力,胸闷隐痛,活动易发者,加*参、*芪、*精、茯苓以补益心气;心血亏虚,面色无华,心悸失眠者,加当归、熟地*、阿胶、酸枣仁以滋补心血;心阴不足,心烦少寐,怔忡不安者,加生地*、玄参、麦冬、五味子、夜交藤以滋养心阴;气阴两虚,心悸气短,胸痛隐隐者,加生脉散以益气养阴;兼气滞于胸,胸闷而痛,嗳气腹胀者,加郁金、炒莱菔子以疏肝理气;兼痰饮上泛,咳唾痰涎,口黏纳呆者,加茯苓、陈皮、枇杷叶、海蛤壳以蠲痰化饮;兼瘀血阻痹,胸痛如刺,甚或彻背者,加毛冬青、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桃仁以活血化瘀;兼寒凝血脉,胸痛剧烈,唇甲暗紫者,加大附子、桂枝用量以逐寒通痹,或冲服良荜散(高良姜、荜茇、延胡索、酸枣仁、丹参、炙甘草各30g,冰片3g,研细末,每服3g,每日3次);血压高者,加代赭石、钩藤、牛膝以平肝潜阳,属气虚甚者之高血压,还可加*芪60g;血脂高者,加草决明、山楂、何首乌、红鸡冠花以软脉降脂;心绞痛发作频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加血竭、琥珀、丹参、冰片,共研细末冲服,以抗凝消瘀,防止血栓;如卒然心痛,痛急难缓者,多属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加龟甲、鳖甲、白芍、地龙、全蝎以息风解痉,通络止痛。 李某,男,55岁。年5月3日初诊。反复心前区疼痛1年余,近半年来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性,于夜间或晨起多发,每次含服硝酸甘油0.6mg即能缓解。伴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常用消心痛、心痛定、阿司匹林等药。现血压/90mmHg,动态心电图显示:心绞痛发作时V3~V5导联ST段下移0.1mV。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Ⅱ期、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胸痹心痛。系胸阳不展,心脉痹阻所致,治当通阳宣痹,旋转气机。俾大气一布,阴霾自散,痹结开通,心痛自止。处方:薤白30g,全瓜蒌20g,半夏10g,桂枝15g,甘松12g,旋覆花10g,白檀香10g,厚朴12g,枳壳12g,延胡索15g,丹参30g,*芪30g。5剂,水煎服。二诊(5月9日):夜间心绞痛发作消失,四肢转温,但晨起仍有发作,舌质暗,脉沉弦。原方去桂枝、甘松,加川芎、郁金各10g,再进5剂,患者心痛未作。继续治疗月余,心绞痛完全缓解。随访半年,未再发作。 冠心病心绞痛之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者,胸阳不振,失于温煦,致运血无力,心脉痹阻;标实者,气滞痰阻,寒凝血瘀,致胸阳不宣,心脉挛急。前者类似西医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后者与冠状动脉痉挛疼痛相似。但总的病理机制关键在于胸阳不振,机枢痹结。张老认为,胸为阳位,是为清旷之地,设若离照不足,阳气不展,不但万物不长,且阴霾亦易乘其阳位,蔽集清空。致机枢痹结,络脉不通,而发心痛之疾。正如喻嘉言所云:“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阳气不用,阴气上逆之候也。”近代医家任应秋也说:“由于心的功能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血脉。因而发生病变,亦首先是阳气方面的亏虚,其次才是血脉方面有所损害。”因此,胸阳不展,机枢痹结,是引起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理基础和关键。针对上述病机,张老确立了通阳宣痹,旋转胸中大气的基本治法。盖通阳宣痹,可使瘀阻、硬化之心脉得以畅通;旋转大气,可使积于胸中之阴逆诸邪散去。“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医门法律》)。心脉得荣,血络畅通;绌急得解,挛痛可止,则冠心病之痛自可缓解。此不治痛而痛自止,不化瘀而脉自通,决非简单的活血化瘀法可比。然而,在运用本法同时,还要根据疾病发展变化,针对出现的多种兼夹之症,随症加减,灵活变通,不可执一方而通治之。 《张鹳一医案医话集》早搏——益心汤(李辅仁方) *参20g,丹参20g,麦冬25g,五味子10g,龙眼肉10g,郁金10g,炒远志10g,菖蒲10g,柏子仁10g,瓜蒌15g,薤白10g,葛根10g,生*芪20g。 养心安神,化瘀通痹。主治早搏、多发性早搏、心房纤颤、冠心病属于气虚血瘀型者。 治疗冠心病时,以调其气血为首要。血气行血脉之中,因心气虚泛,心血不足,从而血流缓慢无力运行,形成气虚血瘀,出现舌质暗或紫,脉象迟缓、迟涩或结。李先生以自拟经验方益心汤治疗,屡治显效。方中*参、丹参自拟为二参汤,益气化瘀活血;生脉散、*芪益气强心,调整改善气血不足并益元气以扶正;炒远志,菖蒲为远志汤专治久心痛;龙眼肉、柏子仁共奏健脾宁心启闭之功;葛根配丹参共奏滋润筋脉,活血化瘀,行血止痛之效。 大便干燥者加肉苁蓉30g;心火偏旺者加炒山栀10g;口干者加玄参10g,石斛10g;多梦者加夜交藤30g;下肢水肿者加泽泻20g。 杨某,男,72岁。年10月9日初诊。患者患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合并频发性房早、房颤。超声心动图示: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房颤。患者胸闷憋气,心悸,腰酸乏力,舌质暗紫苔白,脉结。李先生辨证为心肾两虚,气虚血瘀。治则:强心补肾,益气活血化瘀。遂以益心汤加四物汤配枸杞子10g,*精10g,首乌藤30g,西洋参(另煎兑入)5g。共服21剂,诸症消失。 刘毅.李辅仁学术特点.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7(5):22病毒性心肌炎——四参安心汤(张学文方) 西洋参10g(也可用太子参代替,量需加大),丹参15g,玄参10g,苦参10g,炙甘草10g,炒酸枣仁10g,麦冬15g,生山楂10g,桂枝6g。 西洋参另炖,余药加水煎,二者兑入,每日1剂,每剂服2次或3次。 补益心气,活血养心。主治病毒性心肌炎,症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心慌,疲乏无力,头晕自汗,或有轻度水肿,舌质红暗苔少,脉虚大而数,或有结代。并发心肌损害、心肌缺血等。 此方用西洋参或太子参、甘草益心气,玄参、麦冬养心阴,丹参祛瘀生新且能改善心脏血液供应,苦参清热解毒且能纠正心律失常,炒酸枣仁养心安神,桂枝振奋心阳,生山楂活血化瘀且又防滋腻碍胃。全方具有阴阳双调,益气养阴,通阳复脉,改善心脏供血,纠正心律失常,营养心肌等多种功效。 胸闷加全瓜蒌、薤白;气短汗出加炙*芪、五味子;身微热者加白薇或地骨皮;胸痛者加赤芍、桃仁、三七、檀香、制乳没;轻度水肿者加茯苓、益母草;惊悸者加琥珀、茯神;腰酸痛者加桑寄生、杜仲、山茱萸;血压偏低者可服生脉冲剂,或注射生脉注射液;失眠者可加重炒酸枣仁,加夜交藤等。 方歌:四参安心丹苦玄,炙草枣仁麦冬添,生楂桂枝西洋参,气阴不足心悸安。张老临证观察发现,病毒性心肌炎由于毒舍心经,久留不去,往往表现热毒症状不重,而阴伤、气耗或气阴两伤比较明显,再结合西医对此病的认识,基本病理表现主要在热、瘀、虚三个方面,尤其是中后期病程较长,病情症状变化不大,可以以此病理拟定一基本方,来治疗心肌炎,于是草拟了“四参安心汤”。方中用太子参(若条件允许用西洋参更好),其性苦凉,补益心气、心阴,且无助热之弊;配合炙甘草,益心气作用更好;丹参味苦微寒,祛瘀生新,且能调脉安神,可以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玄参滋阴清热,散结解毒,能标本兼顾,既滋补阴液又清热、散结、解毒,若瘀热较重或夹有热毒时,宜再加连翘、大青叶、*芩之类;苦参古多作清热燥湿药用,近代药理证实有调节心脏节律作用,对脉结代者用之甚宜,但其味甚苦,量不可过大,以防伤胃呕吐,苦参还可以清热解毒。以上四种参为主药,具有益心气、化心瘀、清心热、调心律之作用。再加炒酸枣仁、麦冬,养心阴、益心血;气阴两虚而热毒不甚者可与生脉散同用;心阳虚衰者可加桂枝、制附子;胸闷者可加瓜蒌、薤白;加入生山楂,既可协助活血化瘀,又可作消积健胃之用。经多例临床验证,确有较好疗效。 《碥石集(第五集):二十一位著名中医学家经验传薪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组方(周信有方)处方1号 板蓝根20g,白花蛇舌草20g,连翘20g,当归9g,赤芍20g,丹参20g,郁金15g,广地龙20g,生地*20g,苦参20g,桂枝9g,*参20g,*芪20g,炒酸枣仁20g,瓜蒌9g,半夏9g。 水煎服。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胸痹、心悸)。适于发病初期,邪毒留恋,气阴两虚,热瘀络阻,而表现心悸、气短、乏力、胸痛,伴有咽干咽痛,或有热候。 本方有清热解毒,养心益气,活血祛瘀之功。方中以板蓝根、连翘、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实验提示,此三味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以生地*滋阴,苦参清热抑阳,以抗心律失常;以*参、*芪养心益气;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瓜蒌、半夏、桂枝宣阳通痹,以利肺气。复以大队活血祛瘀之品,当归、赤芍、丹参、郁金、广地龙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供血状态,消除心肌炎性改变,恢复心肌功能。 咽干而红肿,加玄参、牡丹皮、山豆根;咽间作阻,加射干;血压高者加菊花、钩藤、茺蔚子等。处方2号 桂枝9g,*芪30g,当归9g,丹参30g,广地龙20g,郁金15g,鸡血藤20g,炙麻*6g,细辛4g,制附子10g,*参20g,*精20g,淫羊藿20g,瓜蒌9g,炙甘草9g。 水煎服。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胸痹、心悸)。适于心气虚、心阳虚、脾肾不足、寒凝络阻,症见动则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胸闷隐痛,心率缓慢。 本方有温阳散寒,温经通脉,活血祛瘀,调补脾肾之功。方中以桂枝、麻*、细辛、附子助阳温散之品以增加脉速,温经通脉;以*参、*芪、*精、炙甘草、淫羊藿调补脾肾,益气生肌,达到增加心肌细胞活力,消除心肌细胞炎性改变之目的;以瓜蒌一味宣阳通痹,以利肺气;复以活血祛瘀之品,当归、丹参、广地龙、郁金、鸡血藤,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供血状态,增加心肌营养,消除心肌炎性改变。 如果服原方效果不显,可重用温阳益气、养血祛瘀之品,丹参、鸡血藤各30g,*芪30g,制附子15g,*参30g,淫羊藿30g,再加五味子20g。如此可升高血压,增快心率。 刘某,女,37岁。年3月初诊。患者于年9月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曾住院治疗,仍迁延不愈。来诊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ST段改变。症见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胸闷,疲乏,舌紫暗,脉结代。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心阳不振,寒凝络阻,心脉痹阻。治宜培补脾肾,通阳宣痹,活血祛瘀,温经通脉。处方:*参20g,炒白术9g,*芪20g,淫羊藿20g,丹参20g,五味子20g,赤芍20g,川芎20g,广地龙20g,桂枝9g,荜茇9g,瓜蒌9g,炙甘草9g。水煎服。每日1剂。并辅以心痹舒胶囊,每服5粒,日3次。连续服药10天,自感症状减轻。后药方随症加减,心痹舒胶囊继续服用,连续服药1月余,患者胸部窒闷疼痛消失,早搏消失,诸症大减。嘱其坚持服药三、四个月,以巩固疗效。年10月再次来诊,心电图未见异常,诸症消失,患者已正常上班工作。 《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End-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