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细辛
7.5.1释名习性
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辽细辛或华细辛的带根全草。本品根细而味极辛,故名细辛。
7.5.2加工炮制
5~7月,连根挖起,除净泥土,置干燥通风处及时阴干。不宜晒干,勿用水洗,否则会使香气降低,叶变*,变黑。
7.5.3性味归经
辛温,入肝肾膀胱三经。
7.5.4功效
1)辛温解表:肺合皮毛,细辛入肺,辛温能散,透发毛窍,发汗解表。使外邪随汗而解。“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2)散寒止痛:细辛辛温,能散风寒风湿而主拘挛,风湿痹痛。
3)辛香通窍:细辛芳香浓烈,善开结气,宣泄郁滞,通利耳目,通达孔窍。为芳香通窍常用之品。
4)温肺化饮:细辛入肺经,既能辛温解表,又能温肺化饮,治疗寒饮咳喘。
5)宣肺行水:外感内寒,肺气闭郁,不能通调水道则水肿,细辛能辛温解表,开宣肺气,肺气开则肾气降,水道通畅,尿利肿消。
6)散寒止呕:风寒犯胃,胃失和降,其气上逆而呕。细辛辛香行胃中滞气,温散中焦沉寒,善降冲逆,下气止呕。
7)温经通脉:肝血不足复感寒邪,则气血不利而见手足厥冷。治宜细辛等养血调营,温通血脉,温经散寒。
7.5.5鉴别应用
生用温散力强,发表散寒,蜜炙温散力弱,润肺止咳。
细辛与白芷:皆芳香辛温,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齿痛,风湿痹痛,鼻渊鼻塞等。
细辛:为少阴经引经药,又有温通经脉,温肺化饮之效。
白芷:为阳明经引经药,有消肿排脓之功,善消痈疽。
7.5.6《本经》性味
气味辛温无毒,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为上品药。
头痛脑动:风为阳邪,风气入脑则头痛脑动,风性通肝,辛能入肝而散之。
久服明目利九窍:细辛入气分血分,清道浊道无所不化而不到。
7.5.7各论
徐灵胎:此以气为治也。凡药香者皆能疏散风邪。细辛气胜味烈,其疏散之力更大。且风必挟寒而来,而又本热标寒。细辛性温,又能驱寒,故其疏散上下风邪无微不入,无处不到。
李时珍:气厚者能发热,阳中之阳也。辛温能散,故诸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滞气、惊痫者宜用之。能散浮热发郁火,故治口疮喉痹。辛能散肺故风寒咳嗽上气者宜之。辛能补肝,故胆气不足,惊痫,眼目诸疾宜之。辛能润燥故少阴及耳窍,便涩者宜之。
杨时泰:细辛辛热,能温足少阴之寒。辛能补肝益胆,通精气。能散阳分之阴结,助风气而使阴行。总以辛温舒达肝肾之气而畅阳于下,导阴于上。纾肾阴而升肝阳,而非益气血之药。风病有虚有实,若阳郁于下而为风,自以达阳为主。若阳壅于上而为风,误投辛温,为害滋甚。故有中气虚而患伤风者,竟以补中气而愈。阳虚郁风者多化湿。可用细辛。
7.5.8冉论
细辛根极细而味极辛,辛则善开,细则善入,辛细而温,则宣窍之力愈大。辛细温而又合色紫,不但通气而且通血,故细辛既是气药又是血药。谓其气中血药可,血中气药亦可。
凡咳皆为肺气阻碍郁滞,故搏击以出,因而成声,是故咳半为病理的证象,半为生理的救济,咳而气通则病已。治咳之总原则:敛其浮越,平其亢厉,培化源而缓冲逆也。然后寻其因而治之。若外之标邪未清而遽用降敛,难免有内外合邪之虞;内之痼闭已深而反用降敛,必有癖痼不拔之患。此宣通降敛所以在治咳上为一开一阖之对峙。
桔梗开气分,紫菀走血分,而细辛气血并入,宣气分之阴结,通血分之阳结,轻扬而彪悍,功效优越于桔梗紫菀。若肺郁较甚,肺闭较坚,非细辛猛将安能胜任。
细辛个性虽强但易于使用。麻*附子细辛汤用之以通外;大*附子汤用之以通大便;赤丸用之以通小便。肺气膹郁,非辛弗泄。肺合皮毛,第一方协麻*从外肺泄;肺与大肠相表里,第二方协大*从大便泄;肺为水之上源,第三方协茯苓从小便泄。此三方皆为细辛宣通搜剔,居中斡旋,故一身上下内外无所不到。直以暴悍药为调剂药也。
辛以泄之,辛以润之,辛润辛泄为药理通义。实而指之,气到水到,此辛所以润也;气化热化,此辛之所以泄也。故气泽不涵润者辛以润之,阳虚气不化者辛以泄之。本经条文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非彻上彻下耶?百节拘挛,风湿痹痛,非彻内彻外耶?久服明目利九窍,非气分血分,清道浊道,无所不化不到耶?
然此惟阳虚,气化不疏泄,气泽不涵润者为宜。若阳实阴虚,气分之汁液竭,血分之温度过,而妄投之,几何不隧道全壅,下竭上蹶,助之焰而速其亡乎。
古人于口疮喉痹耳鸣各病多用之,似宜斟酌分辨,奢谈火郁发之,为害速且大。善夫杨时泰言,阳郁于下而为风,自以达阳为主;阳壅于上而为风,宜以和阴为主。细辛治阳郁之风,不治阳壅之风。
7.5.9配伍应用
1)配防风:防风辛温甘缓,为祛风胜湿通用之品。与细辛相合,发散力胜,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及寒湿痹痛,关节酸痛。
2)配麻*:麻*辛散苦降温通,善能开宣肺气,通调水道,故有发汗、利尿、平喘之功。为肺经专药。二药合用,细辛助麻*发散在表之寒。
3)配白芷:白芷辛可散风,温燥除湿,芳香上达,能通窍除风散寒止痛。更兼活血通经,消肿排脓。二药配伍用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鼻渊等。
4)配附子:附子辛温大热,通行十二经,走而不守,攻逐在里之寒邪直达皮毛。细辛可助附子温里寒,细辛宣肺,附子温肾,肺气宣则肾气降,肾得温则水气行,故治阳虚水肿。
5)配羌活:羌活辛苦而温,能升散能降泄,能散寒,有气雄而散之说。二药相伍,发散力强,治疗外感风寒,风湿痹痛,尤其是上半部,头面部寒湿。
6)配五味子:五味子酸温,五味具备,唯酸独胜,性虽温而能润,上能收敛肺气而止咳,下能滋肾水而固涩下焦。内能益气生津,宁心止烦。外能收敛血汗。二药一酸一辛,一开一合,一升一降,调节肺气生姜开合,且具温肺散寒之用。故用于外寒内饮,寒痰咳嗽。
7)配当归:当归辛甘温,补血活血行气止痛;细辛辛温,散寒通阳,二药相合,一补血一散寒,用于血虚感寒手足厥冷,脉细欲绝。
8)配丁香:丁香辛温纯阳,能温暖脾胃,壮阳泄肺,除上逆之气;二药合用,用于虚寒呕哕。饮食不下。
9)配川芎:川芎辛温,辛散温通,为血中气药,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二药相伍,辛温升散,上行头目,外达皮肤,用于内寒头痛,风寒痹痛。
7.5.10禁忌
上盛下虚,阴虚咳嗽,老年体弱者忌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