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村有个“女当家”
本报记者丁小凤杨琳
初秋,记者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来到崆峒区柳湖乡麻*村,走进村子,处处能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农村示范点的修建,使得麻*村村民在生活上有了很大的改善,路宽了、电通了、水来了,麻*村村民过上期盼已久的生活。
“村官这个舞台不大,但能实现我自己的人生价值!”提起当时竞聘村官的初衷,蒲志蓉坚定而又动情地说,“虽然条件艰苦,我却感到了付出后的快乐,我不后悔……”蒲志蓉抱着这样的信念,成为崆峒区柳湖乡麻*村村民们交口称赞的“当家人”。
蒲志蓉是土生土长的崆峒区人,年从甘肃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同年被选聘到柳湖乡赵堡村担任*总支副书记。年12月,在农村“两委”换届中她当选为麻*村*支部书记。
作为全乡唯一的贫困村,麻*村户口人,基础差、底子薄、经济落后,多年背负着“后进村”的名头。
“我们当时推荐蒲志蓉到麻*村,一方面是想让这个刚出校门的姑娘到基层锻炼,更重要的是寄托着一个期许,输入一股新鲜血液来带动麻*村的发展!”柳湖乡*委书记刘永红告诉记者。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蒲志蓉上任后并未图一时之快,用她的话来说是要先当村民,后当村官。一到村上她就到处转悠,到村民家中坐坐,与村民拉家常谈心。不论是村干部还是普通村民,她总是“叔、姨、哥、姐”地挂在嘴边,大家听着心里热乎,大事小事都愿意跟她说说。
融入只是开始,开展起工作才是真正的挑战。为了尽快进入角色,蒲志蓉放弃周末、节假日,徒步走遍了麻*村的沟沟茆茆,了解村情村貌,对全村常住户逐一走访,认真倾听群众们的所需所急。经过调查研究,蒲志蓉提出了“干部应该怎么干?居住环境怎么变?产业路子怎么转?”三大问题。在组织生活会上,蒲志蓉和班子成员面对面坦诚交流,逐一进行对照检查,通过她推心置腹的谈话,干部的思想通了,大家的心都凝聚在了一起。
“村官,如果不能为村民谋福利你还能干什么?”这是永远装在蒲志蓉脑中的问题。上任伊始,她先从群众最关心的住房、道路等难题入手,带领班子争取到移民搬迁项目,计划将住在山沟里的二社、三社群众搬到条件更好的塬面上来。
年3月,麻*村的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而大量的难题仍等着蒲志蓉和搭起不到3个月的村两委班子。建新房是好事,但缺少建房资金让一些贫困户打了退堂鼓。为了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蒲志蓉多次找到甘肃银行帮群众联系贷款,在她的苦口婆心和多方协调下,最终银行为5户贫困户办理了“致富通”贴息贷款。
“在新农村点建设的几个月里,蒲支书从划拨地方,到放线、抄坪,修建前的三通一平,直至现在87户小康屋建成,每一个环节她都参与其中。”麻*村村主任郭炳全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村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建成了文化广场,硬化道路及水渠1.3公里,铺设了用水管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今年还利用‘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硬化了一社道路1公里。”
蒲志蓉觉得,为村民选一份好产业,对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尤其关键。利用近年推广旱作农业的基础,麻*村鼓励群众发展畜牧养殖,年争取万元资金建成了千头肉牛养殖场1处,今年全村又计划发展养牛大户50户。同时,为了整治环境卫生,杜绝虎山路沿线乱倒建筑垃圾的现象,她利用休息时间组织村民栽植行道树余棵,既保证了环境整洁,也让虎山沿线变成了一道美丽的绿色风景线。
“再过一个月,我们村的便民超市就能开张了,卫生院项目正在等待批复......”谈及未来的发展,蒲志蓉说,要利用麻*村的地理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业,开发生态种植采摘及“农家乐”产业项目,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乡村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分享快乐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快乐。快把快乐分享给您的伙伴们吧!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微博号:plrbtxwb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