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指征
麻*是治疗风寒感冒的代表药物,主治风寒湿郁闭于肌表的病证。其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浮肿、脉浮紧有力。麻*还是治疗多种实证气喘的主药,其所治之喘也可与恶寒无汗、浮肿同时出现,可同时伴有鼻塞、流清涕。著名中医何绍奇先生体会,许多医生一见久咳,便套用西医“消炎”的概念,见“炎”用凉,见咳止咳。其实川贝、枇杷叶、桑白皮都是凉药,不利于风寒咳嗽,更不消说清热解毒泻火药了,不当用凉药而屡用之,则往往冰伏其邪,而致咳嗽不止。轻者用止嗽散有效,重则非搬动麻*不可。他的辨证经验是:“无热便是寒。”无热,指舌不红,口不渴(即口干也喜热饮),脉不数,痰清稀。这样便可以用麻*剂温而散之。临床使用麻*,应注意鉴别患者的体质,一般来说,适宜用麻*的患者面色*暗,皮肤干燥且较粗糙,肌肉松浮,具浮肿倾向;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舌体较胖,苔白较润,脉浮较为有力。麻*主治无汗而肿,首先是肿。临床所见浮肿的程度不一,有一身悉肿者,有仅虚浮身重者,也有面色*暗,肌肉松浮,有浮肿倾向者。其次为无汗。《伤寒论》甘草麻*汤条下“不汗再服”的解释,可见患者本应有“无汗”,而服药效果的标准就是出汗。大青龙汤中麻*用量最大,为6两,由于该方的发汗作用强烈,所以,张仲景特意说明其禁忌证为“脉微弱,汗出恶风者”。急性传染病初期发热,常常无汗,不可误为麻*证。麻*所治疗的无汗,不仅仅指患者就诊时没有明显的发汗,而是指患者不容易出汗,或恶寒无汗,或精神倦怠而皮肤干燥。换句话说,无汗而肿,不仅仅是即时的、一过性的症状,而且还包括了体质因素在内。麻*发汗作用的强弱,可用石膏来调节。越婢汤主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汗出而肿,故用石膏,麻*石膏的比例为6
,石膏量大于麻*,则麻*就没有发汗作用,而仅取其退肿的效果。大青龙汤主治“不汗出而烦躁”,烦躁需用石膏,但又需要用麻*发汗,如何配比?大青龙汤中麻*与石膏的比例为6:4,则其发汗作用依然十分强烈。可见石膏有制约麻*发汗的效果,在需要发汗时,石膏的量不宜超过麻*。使用剂量麻*用于咳喘的剂量,需因时、因地、因人、因证而异。古有用不过钱之说,但张仲景用量多为1~4两,古法每药3服,每服最少亦3克,最多者18克。近代名医张锡纯说:“……其人之肌肤强厚……又当严寒之候,恒用至七、八钱始能汗,用药之道贵因时、因地、因人灵活斟酌,以胜病为主,不能拘于成见。”何绍奇用麻*,一般用6~9克,儿童酌减。中医学家米伯让在治疗急性肾炎中,均以麻*为君药,用量多在14~28克以上,小儿也用至17.5克。江苏的邱祖萍先生用麻*、石膏,十分讲究量比关系,通常将麻*用量提高到12~15克,石膏控制在20~40克,意在重用麻*为主,辅以石膏,这样既达到攻逐表里之水邪,又能缓和麻*峻汗之性,力图做到既给水邪出路,又使邪祛而正不伤。吉林的梁兴才先生在治疗外感风寒咳嗽及寒湿痹痛等症,使用蜜炙麻*30克左右,多至45克(一日量,水煎服),生者用15~18克,疗效满意,未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禁忌《本草经疏》曰:“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肺虚有热,多痰咳嗽以致鼻塞;疮疱热甚,不因寒邪所郁而自倒靥;虚人伤风,气虚发喘;阴虚火炎,以致眩晕头痛;南方中风瘫痪及平日阳虚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麻*毕竟有泻无补,温燥发散,一般而言应中病即止,不宜长服久服。外感时病用麻*,得汗即须停用;哮喘、痹证等内伤病用麻*,须较长时期使用者,一般不宜大量,而宜得效后减量,同时还须注意调整配伍。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北地严寒干燥,各令却最多伏热伏燥,故用小青龙汤,不管有没有里热烦躁,都可以加石膏;用小青龙汤得效后,病未全愈,或愈而复者,又可用从龙汤(龙骨、牡蛎、白芍、清半夏、苏子、牛蒡子)。同样道理,在外感病用麻*汤时,张锡纯主张,凡阴分不足、内有蕴热者,宜加知母,是为麻*加知母汤;气虚者则可酌加益气药。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之谈,足资临证用药参考。
参考文献:
[1]仝小林.麻*重剂应用探讨[N].中国中医药报,-12-16().
注:方药使用请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