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5821248283623986&wfr=spider&for=pc

摘要:现阶段,国内森林资源不足,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积极主动采取有效育苗措施来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文章对容器育苗技术应用优势及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容器育苗关键技术,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林业生产;容器育苗;技术优势;技术要点

容器育苗在当前国内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较以往育苗方式而言,苗木成活率更高,而且育种时间明显缩短,便于育苗管理以及延长植树造林时间。从容器育苗技术具体应用实践来看,其在当前国内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01容器育苗技术应用优势

林业生产过程中采用容器育苗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季节时令限制。在采用容器育苗法时,可选在大棚内进行育苗,在温度和湿度可控条件下不受季节和环节变化等影响。同时,不同季节可以根据需要大量培育幼苗,有效保证育苗成活率以及林业生产供应。此外,容器育苗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机械技术手段,大大提高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

在容器育苗过程中,可以采用机械化手段,不仅可以有效保证育苗整齐度,而且有利于大面积技术推广,育苗效果良好。容器育苗可以大大提高苗木成活率。基于传统播种方式和方法,一般每个苗坑中植入2~3棵种苗。如果采用现代容器育苗方法,则不会出现传统播种方式局限性,在育苗箱内每个容器中均可放入苗种。当苗木发芽以后,其根部大量吸收容器内水分和养料。通过观察养分流失情况,可以看出苗木根系是否发达,然后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进行容器养分补充。一般而言,如果苗木根部长势良好,则无需缓苗,可以实现苗木全年化种植,大大延长林业生产时间,而且有利于幼苗成活率提高。

02林业生产汇总的容器育苗方法应用现状

在林业生产以及育苗过程中,容器育苗法应用非常广泛。在早期应用过程中,更多是根据树苗种类确定,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关键是选择容器以及做好基质配制工作。在选择育苗容器时,可选物主要有塑料袋、薄膜容器以及穴盘或纸质容器等。实践中具体选择哪一种育苗容器,还应当考虑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经济能力,通常选择塑料薄膜容器。对于该种育苗容器而言,其成本相对较低,比较适合于百日苗等树种培育。然而,其也有自身缺点,比如容易破碎或窝根,不宜于采用机械化手段进行育苗。

综合对比可知,目前质容器应用效果也非常显著,不仅便于储运,而且不易被划破,能够直接带筒进行移栽,并且具有良好装土效果。事实上,上述几种育苗容器在国外基本上被弃用,当前主要研究思路是利用容易分解以及穿透性较强容器,如无纺布育苗容器等。除选择合适玉米容器外,育苗基质也非常重要。目前,主要基质配置有3种类型可以选择:重型、轻型和半轻型。其中,重型基质主要是以营养土为主,其质地较为紧密;对于轻型基质而言,其混杂有一定营养土以及有机质等,整体疏松程度按照配比来定;对于半轻型基质而言,其介于重型基质与轻型基质二者之间。

03林业生产中的容器育苗技术应用实践

3.1选择育苗地与育苗容器

通常在温室大棚或塑料大棚中进行育苗,对苗木培育过程中的温度进行严格人工把控,以便于为育苗提供良好生长环境。此外,如果容器育苗在户外进行,以距离造林区较近、地势平坦以及通风和光照良好地方为宜,以便于育苗管理和运输。同时,还要合理选择容器,以确保幼苗正常生长。实践中,根据苗木品种以及幼苗生长习性,合理选择栽培效率高容器来培养幼苗。苗木生长受容器大小以及养分和容器材质影响较大,实践中仅需结合具体条件合理选用即可。值得一提的是,育苗种类不同、周期差异较大,加之苗木规格有所区别等,建议选用无纺布网袋,同时这也是与国际接轨有效途径。

对于不同树种各地区选择容器也不尽相同,比如4~12月龄湿地松选择容器规格以4cm×15cm为宜;侧柏、油松百日苗以4.5cm×15cm为最佳;杉木半年生应当控制在6.3cm×12cm左右;马尾松、湿地松、木麻黄以及大叶相思树采用育苗容器分别为6cm×14cm、6cm×12cm以及5cm×10cm、5cm×14cm为宜;构树、杨树等当年嫩枝扦插苗选用容器是(5~7cm)×8cm;连翘以孔育苗穴盘为最佳。北美以及北欧等温带地区,采用是小型容器,直径大约2~3cm,高度在9~12cm,其容积控制在40~50cm3左右。

对于不同苗木规格而言,选用容器也有差别。据中山地区林业容器育苗生产经验,苗高不同所选择容器规格也有区别。比如,苗高为15cm时,育苗容器以9cm×9cm为宜;苗高在25~30cm时,容器规格控制在15cm×13cm;如果苗高在50~60cm,育苗容器规格控制在20cm×16cm。再如,东北地区使用最多容器有3种,分别时7cm×14cm聚乙烯袋状塑料薄膜,8cm×7cm×11cm以及13cm×12cm×12cm规格聚乙烯杯状容器。实践中可选用育苗容器类型、规格有很多种,具体根据育苗特点以及技术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3.2营养基质合理配制与育苗

容器育苗过程中营养基质是关键,其为种苗生长发育提供必要营养介质。在营养基质配制过程中,应当该根据培育树种生物特性,合理选用培养基质。实践中应当注意,培养基质配制时必须具有不含杂草种子、病虫害以及质地轻和肥效高物质组织,要确保其保水性以及良好透气性。现阶段育苗过程中所用营养基质包括3种类型,其中常用基质是轻型基质,其原料主要有泥炭、猪粪、树皮、鸡粪、菌棒以及焦糠和木屑等,通过加入氮肥、钾肥以及磷肥等,确保为种苗发育提供养分。

在塑料杯内放入营养基质,以杯容量95%为宜。播种之前应当先对种子催芽,然后在各个容器中进行播种2~3粒,覆盖即可。其中,覆盖厚度应当根据种子规格而定,一般为种子直径3倍。播种后应当立即浇水,浇足、浇透。需注意的是在微粒种子种植过程中应当先浇足底水,再播种、覆盖,浇少量水将种子润湿即可。种子发芽以后勤浇水,切忌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多,确保培养基湿润即可。种苗速生期,应当采用“量多次少”的方式进行浇水,以此来确保培养基能够干湿交替;生长期过后,需严格控制浇水,种苗出圃之前停止浇水。

容器育苗过程中温度控制是关键,若温度相对较高、过低,则会影响种苗长势,甚至造成种苗出现根部枯萎或死亡。基于此,实践中应当对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具体方法是棚内加热以及喷水和通风等。需注意是,施肥也是其中关键一环,林业生产容器育苗过程中施肥管理,以基肥为主,同时赋予追肥。基肥施用时,在配置好营养基质中适量加入有机肥料,从而增加营养基质中有机质含量,进而改善营养基质效能。

容器育苗过程中追肥,主要是基于叶面施肥法将微量元素肥料喷洒与液面之上,以此来促进苗木发育和快速生长。同时,还可利用菌根真菌接种方法,菌根肥料一般在出苗后施用,基于与植株根系共生关系,为根系提供充足养料。对于一些地区而言,可以根据本地情况合理选择造林树种,比如取芽苗移栽。以将湿地松为例,可将其芽苗置于实现配制溶液之中沾根,再将菌根粉接种到芽苗根部位置,将芽苗及时移栽入育苗容器袋内。在移栽过程中,利用竹签在育苗容器袋中心位置插一孔洞,插入芽苗并确保不漏白根。

在育苗过程中还应当加强苗期管理,做好各项事务,以此来提高苗木生长实效,提高育苗成功率。种苗移栽以后,应该确保土壤整体湿润度。一般而言,移栽半月时间内,应当采用“少量多次”方式施用氮肥;移栽1月后,可以使用适量复合肥。苗期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病虫害防治,根据所育苗木特点以及病虫害种类,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杀虫防病,以此来确保培育苗木健康生长。

04结语

综上所述,容器育苗在当前国内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用效果非常显著,尤其在现阶段林业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林业生产过程中采用各自先进技术手段和育苗方法,大大提高育苗成活率,为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提供跨越式发展途径和保障。容器育苗在现阶段国内林业行业长夜发展过程中普遍推广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时机已经成熟。

需注意的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虽然林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容器育苗等新兴苗木方法也会有很多新内容和变化。因此,实践中应当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和改进育苗方式方法,结合本地资源特色,合理选用育苗技术,才能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邓国书(-),男,重庆人,青海省乌兰县林业站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育苗技术。

参考文献

[1]胡斌.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J].现代园艺,(3):67-68.

[2]许晓东,陈作良.试析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运用[J].农民致富之友,(20):.

[3]王海英,林永进,赵素红.浅议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12):99.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