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儿支气管哮喘来势凶猛,西医治疗消费大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且呼吸道症状和强度可随时间而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全球哮喘儿童的患病率仍呈向上的趋势,特别是年幼的儿童。

我国从年起曾三次对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患病率进行调查,累计患病率分别为1.09%,1.97%及3.02%,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哮喘不但使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为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其中气道慢性炎症为病变基础。在多种炎性细胞、结构细胞及其细胞成分的共同作用下,造成哮喘气道慢性炎症。近年来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cell简称Treg)是CD4+T淋巴细胞中两个新发现亚群。

具有促炎作用的Th17和具有抑制性的Treg之间的不平衡作为一种新的疾病模式已经在各种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得到证实。Th17/Treg失衡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观点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证据的证实。

Th17与Treg在分化上有一定的相关性,功能上彼此互相制约,共同维持机体免疫状态的相对稳定。Th17及Treg均由Na?veCD4+细胞分化而来,IL-6及IL-17与Th17密切相关,IL-6为Th17分化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IL-17为Th17特异性分泌细胞因子。

IL-2及IL-10与Treg关系密切,IL-2是Treg分化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IL-2R为IL-2受体,研究表明IL-2参与Treg分化是通过IL-2/IL-2R信号进行整合的,IL-10为Treg分泌的重要细胞因子,故外周血中IL-6、IL-17、IL-2R、IL-10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间接反映Th17/Treg变化情况。

哮喘在中医学中归属于“喘证”、“哮证”的范畴,该病的主要特点是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中医药治疗哮喘有其突出疗效,通过提高患儿机体的免疫力、减轻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减少哮喘发作的频次,从而提高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平喘汤为儿科主任夏以琳教授临床长期使用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方,夏以琳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邵长荣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夏教授发现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以寒热错杂证者居多,辨证论治应寒热并用,肝肺同治,使气机调畅,气顺则痰自消,喘息自除。

平喘汤组方为炙麻*5g,苦杏仁6g,柴胡6g,姜半夏6g,*芩6g,紫苏梗9g,辛夷6g,僵蚕6g,地龙6g,甘草6g,方中麻*主升,杏仁主降,既可外散风寒以达解表之功,又可肃降肺气以达平喘之效,使肺气通畅,宣降相宜,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的功效。

柴胡功擅条达肝气而疏郁结,姜半夏是温化寒痰的要药,有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之功,*芩清肺化痰,泻中焦实火,紫苏梗宽中行气,哮喘患儿多数伴有过敏性鼻炎,辛夷既能疏风散邪,宣肺通窍,其药性轻扬,宣泄上焦,起到祛风解痉止哮之功,地龙有清热止痉、熄风、平喘之功。

僵蚕有息风止痉、化痰散结之效,虫类药物祛风作用强,以平息内风为主,祛风以解除支气管痉挛,此方临床应用多年,能有效减轻患儿喘息、哮鸣、胸闷、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缩短病程、利于疾病转归,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平喘汤治疗前后患儿外周血中IL-6及IL-2R呈负相关变化,而IL-6及IL-2R与Th17/Treg关系密切

一、中医对小儿哮喘病名的认识

哮喘是一种慢性肺系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喘促、哮鸣、咳嗽、咳痰等,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部分患儿甚至延续到成年,成为终生疾患。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咳喘症状明显,严重影响小儿日常生活,历代医家对哮喘急性发作期不仅经验丰富,又各具特色。

我辈在总结前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精华尤为关键。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哮,豕惊声也”,“喘,疾息也”。根据疾病症状特点,历代医学古籍中对此病的记载不胜枚举,《*帝内经》记录“肺病者,喘息鼻胀”,首次提及“喘证”的病名。

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汤主之”,从哮喘发作时的症状、病机、遣方用药方面进行描述,并从病理上认为哮喘属于痰饮病中“伏痰”的范畴。隋代的巢元方根据疾病症状特点,在《诸病源候论》中将哮喘称为“上气鸣息”、“呷嗽”。

宋代王执中在著作《针灸资生经》中提及哮喘之名“凡有哮与喘者,为按肺俞,无不酸痛,皆为缪刺肺俞,令灸而愈,此病有深浅也”。直至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首次将“哮喘”作为独立的疾病,并确定了此病的施治要领,一直沿用至今。

明代医家虞抟在《医学正传》中有云“哮指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对哮和喘做了明确的区分,万全在儿科专著《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哮喘门》中论哮喘之治法,这是中医儿科史上首次出现哮喘的病名。

二、中医对小儿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

历代医家对于哮喘的病因病机,多认为是“宿痰伏肺,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而发”。如秦景明在《证因脉治·哮病》较全面的记载哮喘的发病原因,认为本素有痰饮潜伏于体内,在遇到七情不遂、饮食内伤、或外感时令风寒的情况下引发。

而《景岳全书·喘促》中“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亦名哮喘”,提出寒邪是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故此可将小儿哮喘的病因归结为内因及外因。内因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不足,痰浊内生,成为哮喘发病的宿根。

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表现为“肺脾常不足,肾常虚”。外邪侵袭,肺先受之,影响肺脏功能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点,其一肺为“水之上源”,肺脏受损,则“通调水道”之功能受影响;其二肺“升发肃降”的功能不能正常运行,导致中焦气机不畅,再有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现今生活条件改善,小儿嗜食肥甘厚味,家长喂养不当,小儿饮食不节,受纳失常,引起脾胃损伤,运化失司,则水液聚湿成痰。肺不通调水道,中焦气机不畅,脾不散津,内生痰湿;肾为“水之下源”,具有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上源不通,中焦不散,其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亦受影响。如此反复,“痰湿”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最终痰湿演变为哮喘的宿根,缠绵不愈,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嗜食辛辣肥甘及海鲜鱼蟹虾等发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改变等因素,现代医者在继承古人思想的基础上,对小儿哮喘的发病因素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更加注重整体观念,认识到淤血、体质及环境等因素与脏腑之间相互的影响在哮喘发病中的重要性,为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提供了新方法。

三、西医对儿童哮喘的认识

支气管哮喘为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点的异质性疾病。主要特点包括多变的呼吸道症状(如喘息、气促、胸闷及咳嗽)和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约有3亿人患哮喘,其中哮喘儿童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是年幼的儿童,儿童哮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治。

随着疾病进程的发展和病程的延长可导致气道结构的改变,主要包括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由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复杂,直至目前仍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大多学者与专家认为它的发病机制与以下几方面密切相关:免疫因素、神经调节,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遗传、环境背景及某些神经信号传导通路。

四、小儿哮喘发作期辨证施治

历代大部分医家仍将哮喘的发作期按寒热虚实辨证。如《医宗金鉴》中将哮喘分为寒、热、虚及实四种,根据各种不同的证型对其进行分类治疗,如火郁、肾虚等。《金匮钩玄·哮》中指出:哮喘的产生病因多责之痰,并依据其所属证候特点,划分为两类。

即热哮与寒哮,在治疗提出必须选用薄滋味,必带有表散,不能单纯使用凉药,因此指出哮喘发作之时,以宣肺豁痰为关键。《伤寒论》依据寒热性质各自不同特点,分为不同形式的三种证型,即寒证、热证及寒热错杂证。

寒热错杂证,是指表寒不解,在里又郁而化热,在外表寒郁滞越甚,在里之热也郁阻更重,最终形成所谓“寒包火”者。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中将寒性哮喘、热性哮喘、外寒内热证、虚实夹杂证四证,列为小儿哮喘发作期的基本证型。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标准,可见寒热错杂证与外寒内热证异名同义,寒性哮喘运用温肺散寒,化痰定喘之法,多以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热性哮喘运用麻杏石甘汤加味以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外寒内热证者以大青龙汤加减,达到解表清里,定喘止咳之效,肺实肾虚证者予以泻肺补肾,标本兼顾。

方以射干麻*汤合都气丸加减治疗。据文献报道哮喘急性期以寒热错杂证患者较多,王艳国等人收集儿童哮喘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共纳入篇,发现儿童哮喘急性期共出现39个证型,统计表明寒热错杂证的证型居前五,康丽媛等通过对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了体质调查及分型的研究。

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表现为外寒肺热者占69.7%,史锁芳教授根据辛温散邪,苦寒清里,调节阴阳的治疗原则,善用乌梅丸治疗寒包热证哮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