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煤海明珠的挖潜之路xmc2ue3z [复制链接]

1#
著名白癜风医院

“煤海明珠”的挖潜之路


在位于唐山市丰润区的开滦集团东欢坨矿业公司(以下简称“东欢坨矿”),每到一处,你都可以感受到这个综合自动化示范矿井浓厚的数字化魅力。


    生产系统控制的集中化、重要部位的可视化、井下人员的定位化、运输调度的智能化、大型运转设备的调速化、事故预期预报的自动化……


    “这几年我们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与科技创新、新技术的应用是分不开的。”东欢坨矿业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刘景栋对中国经济时报表示,在当前煤炭市场不断下行的情况下,加大技术引进和深挖内潜、减人提效力度,是东欢坨矿应对市场变化的两大重要举措。


    技术引领


    实现“两化”深度融合


    对于开滦这个百年老企来说,东欢坨矿称得上是个新矿。矿井1988年4月破土开凿,1994年8月正式建矿,1997年首采工作面出煤,当年产量30万吨。现如今,已达到300万吨/年生产能力。


    “东欢坨矿生产的是动力煤,附加值并不高,但是这些年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量实现了提效,再加上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原煤生产成本,产品价格优势比较强。”刘景栋说,在煤炭市场比较好的前几年,东欢坨矿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


    但就在东欢坨矿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煤炭市场却发生了巨变。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煤炭市场持续萎缩,价格一路下滑,甚至超出了业界的预想。以3900-4400大卡煤为例,价格最高时达到每吨550多元,现在只有300多元,而吨煤成本要240-250元,利润空间非常小,一吨煤最多三、五十块钱的利润。在这样的形势下,东欢坨矿还能维持5000多名员工的正常开支,维持企业循环向上发展,已经非常不容易。虽然当前发展相对平稳,但大家对未来市场预期很不确定,如果煤价继续下滑,效益进一步降低,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对于我们这样的生产型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东欢坨矿副总经济师韩福全告诉,为了应对市场变化,节约人力成本成为当前企业最为重要的事情。因此,东欢坨矿今年将内部挖潜的目光首先盯在了“两化”融合上。


    为了实现整个矿井的数字化管理,东欢坨矿在现有设备条件的基础上采用1000M高速络平台,在地面和井下搭建了双光纤环,将自动化络平台与办公络安全连接,实现了管理、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自动化控制。


    与此同时,矿井还引进和使用了一批新技术、新设备。如大功率采煤机、巷道掘进机、皮带运输机的运用,使得生产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好几倍。韩福全说,以前岩石巷道施工多用炮掘,现在是整体机械掘进,不仅工作效率可以达到以一比三的效果,最主要的是安全性更高。因为炮掘可能会破坏煤层原本的稳定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现在,机械采、机械运,机械化作业线模式不仅高产高效,而且所用的人力还少。


    除了生产方面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为了进一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节能减排,东欢坨矿还把目光盯向了矿井中的废水,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河北省节能减排重点督导项目、唐山市第三批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项目——水源热泵项目。


    在水源热泵机组房参观时,工作人员指着一排排的机组向本报介绍,水源热泵项目其实就是将过去直接向外排放的矿井水,利用能量置换技术,夏天用来替代空调制冷,冬天变成暖气供暖。


    “水源热泵项目自2010年10月试运转并投入冬季供暖后,我们就取消了过去的锅炉房。”东欢坨矿机电副总工程师韩振兴告诉,过去,水暖科最少要有20-30人烧锅炉。现在,不管是洗浴,还是冬、夏空调供应,全都靠水源热泵机组来实现,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显著。而从长远来看,这一项目为东欢坨矿节省的人力和资金成本,更是无法估算。


    定额定员


    减人提效深挖内潜


    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再加上“两化”融合工作的深层推进,使得东欢坨矿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据统计,2013年,东欢坨矿原煤产量由2008年的190万吨增加到了300万吨,仅增加了22人。


    “当前,企业员工工资逐年递增,但现实却是经济形势不好,企业效益下降,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一个是要增加企业效益,另一个就是要减少人员。”东欢坨矿业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李爱国告诉,从目前情况来看,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减人提效”。


    李爱国说,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东欢坨矿近两年加大了劳动定额定员管理,减人提效工作效果非常显著。


    据统计,2008年至2012年,人均年产煤效率由368吨/人·年提高到了767吨/人·年,提高了108%。


    数字的背后是不懈的努力,企业的发展更源于一线的改变。


    据了解,在采掘生产单位,其通过劳动定额定员管理,按劳动定员组织生产、配备劳动力,通过采取岗位兼并带,提高工时利用率等手段,消除了不必要的工时消耗。以东欢坨矿综采一队为例:2008年,产量37万吨,在册人数234人,年人均效率为1581吨。2012年,产量增加至124.6万吨,原煤生产人数为194人,年人均效率提高到6422.7吨。同时,在开拓二区,皮带运输实施有人巡视、无人值守以后,积极实施岗位兼并带,工作效率、员工收入得到了显著提升。


    据开拓二区区长介绍,推进“两化”融合以来,开拓二区皮带系统只需1名集控操作员和2名机电维护巡视检查员,就能够保证皮带的正常运转,实现了皮带无人值守管理。整个系统每班减少了11名操作工,开拓二区3个工作面两班生产可减少22名皮带操作工。大大节省了劳动用工,全年累计可节约工资成本200余万元。


    与此同时,在机电科,压风机房、主排水泵房、主扇风机房、中央配电室等岗位性工种,实行自动化技术改造以后,减少了岗位性工种的人员配备,并对减下来的人员和现有维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实现了一人多证、一职多能,共计减员14人。


    东欢坨矿经营部副部长王京杰告诉,这些员工补充到新的南北翼区域维修班组,有效缓解了公司生产规模扩大后机电维护人员不足的问题。公司达产300万吨,机电科总人数并未增加。


    王京杰说,在皮带区,如果按过去开滦集团统一定员标准来配备的话,新增加两部皮带,两部给煤机,包括皮带司机、给煤司机、皮带巡视、皮带维修人员,合计需增加定员18人。但现在在“减人提效”理念的带动下,“皮带区没有‘向上伸手要定员’,而是通过实现自动化远程控制,采取皮带清理工兼职皮带巡视等内部挖潜措施,减少人员配备。”王京杰说,按照统一定员标准,皮带区定员为241人,而目前实际配备210人,比标准定员减少31人,年节约工资支出近300万元。


    如今,承载着开滦几代建设者梦想的东欢坨矿业公司,已经实现了由生产投入型矿井向效益贡献型矿井的转变。而东欢坨矿这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更是让其管理者们深深懂得,在市场的巨变中,以“两化融合”为重点的现代技术成果应用支撑了企业发展,以现代企业精细化经营管理为路径的基本举措,更为东欢坨矿未来发展奠基了新的辉煌。


    推荐阅读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聚焦最受关注的财经话题,一起探讨。


    这12条投资数学你必须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