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伤寒论4142条,外寒里饮用小青龙,化 [复制链接]

1#

41,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外感病,太阳表证未解,而又水饮停聚,出现发热,怕冷,咳嗽,干呕,或见口渴,或见腹泻,或见咽喉梗塞不畅,或见小便不通畅、小腹部胀满,或见气喘的,用小青龙汤主治。

本证由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表寒引动内饮所致。伤寒表不解,说明此证用过发汗药,表证还在。发汗而表不解的原因是,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是使用小青龙汤的必见证。干呕的病机是水停心下,胃气上逆,仲景所说的心下指的是胃脘;发热是外感表证;咳的病机是水饮上犯,肺失宣降。

水饮内停,津液输布失常,可以有口渴或小便不利的症状;水走肠间,可以有下利的症状;水饮胃脘,胃气上逆,可能有噎证;水停少腹,就会有少腹满;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可以导致喘证。以上这些都是内有停饮,水停于不同部位的或见症状。

麻*

小青龙汤方:麻*三两、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炙)桂枝三两、半夏半升、细辛三两。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此方方后还有或见症状的加减法:如果口渴的,去半夏,加括蒌根三两;如果轻微腹泻的,去麻*,加荛花如鸡蛋大一团,炒成红色;如果咽喉有梗塞不畅感觉的,去麻*,加炮附子一枚;如果小便不通畅,小腹部胀满的,去麻*加茯苓四两;如果气喘的,去麻*加杏仁半升,去掉其皮尖。但是荛花不能治腹泻,麻*主治气喘,而以上加减法正好与此相反,因此,后世普遍怀疑方后加减法不是仲景的原文。所有的或见症状,都是由于水饮内停引起的。因此不必加减,使用小青龙汤原方,不同部位的水饮都可以祛除,所有的或见症状都可以治愈。

桂枝

最早对小青龙汤作方解者,当推成无己。《伤寒明理论》:“麻*味甘辛温,为发散之主,表不解应发散之,则以麻*为君。桂味辛热,甘草味甘辛,甘辛为阳,佐麻*表散之,用二者所以为臣。芍药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温,二者所以为佐者,寒饮伤肺,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药、五味子为佐,以收逆气。干姜味辛热,细辛味辛热,半夏味辛微温,三者所以为使者,心下有水,津胞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以干姜、细辛、半夏为使,以散寒水。逆气收,寒水散,津胞通行,汗出而解矣。”

细辛

方中麻*、桂枝配伍,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干姜、细辛,桂枝温化水饮,兼助麻*解表祛邪。五味子、芍药敛肺止咳,还可收敛正气,防止发汗过多导致津液损伤;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炙甘草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诸药。

对比大青龙我们可以发现,大青龙汤用了生姜、大枣,来补充津液,防止汗多伤津;小青龙汤没用生姜、大枣,却用来白芍和五味子来收敛津液,也是为防止汗出太多津液受损。这是因为小青龙汤证是内有停饮,本不缺水,只是气不化津,津液输布失常。

此外,此条与29条症状很相似:

29,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白芍

本条很29条都有发热、无汗、心下有水气的症状,为什么29条用利小便法祛水,本条却要用发汗法呢?仔细阅读原文就会发现,29条明确写道: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那么小青龙汤加上茯苓、白术,从发汗、利小便两条途径解除水饮不是更好吗?至于仲景为什么不加白术、茯苓,如果我们理解了下一条条文,或许就能明白了。

42,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本条是个倒装语序,正常语序应该为: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外感病,表证未解,水饮停聚,症见咳嗽、气喘、发热、畏寒、口不渴的,可用小青龙汤主治。如果服小青龙汤后口渴的,是外寒得去,内饮得化,病情将要解除的征象。由此可见,服用小青龙汤发汗,毕竟是需要人体以付出津液为代价的。如果仅发汗就可能导致患者口渴,那么发汗的同时再利小便,患者岂不是津液更亏?这应该是小青龙汤中仲景不用白术、茯苓的原因。

五味子

干姜,细辛、五味子是仲景治疗咳喘经常使用的配伍。《金匮要略中》治疗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也是用了干姜、细辛、五味子的配伍。但是由于没有用麻*发汗,仲景加了茯苓利水。可见,仲景治病是处处考虑人体的正气。

这两条仲景用小青龙汤都是治疗外寒里饮证,倪海厦说小青龙汤治疗外寒里寒证是不对的。此外,小青龙汤还可以治疗内有停饮的溢饮证,具体条文参见《金匮要略》的痰饮篇,本文就不再多做说明了。

老许话伤寒,持续更新中,敬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