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伤寒杂病论宜麻黄汤经方理论实践 [复制链接]

1#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汤。

脉浮而紧者,可发汗,宜麻*汤。

接下来两条带过一下就可以看懂了。他说“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汤”。当然我们都知道,绝不是脉浮就一定用麻*汤,脉浮如果有汗的话还是不能用麻*的,有汗要用桂枝。可是这个说法在临床上,不管怎么说它都讲到了某一个层次的真实。因为我平常教同学其实是教一个很取巧的方法,什么脉叫做浮紧?就是比平常紧就是浮紧,可如果你是医生,人家伸手给你把脉,你把到一个浮脉,你怎么知道他平常紧不紧?那个人正常的状况不在你的观察之中的时候,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浮紧的脉。如果他就是没有汗,天气很冷也分不出有没有汗的问题,那这要给桂枝汤还是给麻*汤?

那就要看,这个人是不是个看起来比较虚弱的人或其他状况,说不定他的脉,平常就是非常弱的,所以现在虽然把的是觉得是普通等级的浮脉,可是不定已经是他的麻*汤证了。所以当你遇到这样的浮脉的时候,张仲景也不是说“麻*汤主之”,他是说“可发汗”。#伤寒论#

当张仲景用到可的时候,他这个话意思就是说不一定会百分之百正确。只是你在诊疗的时候,要接受有麻*汤的可能性,就是有可能是麻*汤。所以当你把到浮脉,也不觉得它很紧,要心里有一个新的余地,说不定他平常的脉比这个还要弱。所以那你要问他,怕冷的程度怎么样,骨节有没有酸痛,如果加几件衣服是不是有汗,运用各种角度去判断一下,到底是不是可以用麻*汤。如果要用麻*汤,你再把一下尺脉是不是太微弱,太虚太慢,这些都要顾到,这样用发汗法才能用得好,不然就会把人打伤。

后面一条“脉浮而紧者,可发汗,宜麻*汤”。这一条如果照桂林本就是废话了。能够做文章的是宋本《伤寒论》写“脉浮而数者,可发汗”。象刚刚前面18条说,“脉浮紧者,法当汗出而解。”宋本就写“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解”。宋本有两处地方都是桂林本的浮紧,宋本写浮数。

浮紧是谁都觉得理所当然,浮数大家就会觉得这到底在讲什么?一般读宋本而练成《伤寒论》的医家,对于脉浮数的看法就是,脉如果很安静没什么变化,这个病就没有传,如果这个脉变得数急,跳动得变快变激烈,那就是这个病在传。我后来也花了一些章节更正,那个传不是指传经。

病毒会复制它自己,这个病毒忽然之间在蔓延在扩张它的势力范围。这个病在快速扩张的时候会把到脉跳得特别快,如果脉浮然后跳得特别快,你就知道这个病是在快速扩张它自己的势力,当病毒是快速蔓延的时候,你就要想,这个时间点用桂枝汤到底还挡不挡得住。对方出的这一剑这么威猛,我回的那一招也应该有差不多的功力,不然会挡不住的。所以那个时候就可能要舍桂枝而取麻*,在临床上这样使用的机会是有的。

如果浮脉跳得特别快,恐怕要代替浮紧,因为代表他的邪气钻进来的速度很快,那种速度会让人知道不是风邪,因为风邪没有那么快,寒邪才有那么快。所以虽然还没有形成麻*汤证,可是那个邪气的种类是属于要用麻*汤这个武器去打的一种邪气。所以宋本的读者解释脉浮数大概用这个角度。

所以当你把到脉浮数的时候,也要想到这个病这样子进展,以这个速度来讲不是桂枝汤,而是麻*汤的那一种。这样看就好象武侠小说,看对方如何出招,料敌先机,然后一箭攻敌之所必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