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b5%e6%98%8e%e5%9b%bd/23354490?fr=aladdin乌头汤
[药物组成]
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各9克(炙)、川乌6克(咀,以蜜毫升,煎取毫升,即出乌头。)。
[临床应用]
本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风湿性舞蹈病、坐骨神经炎、椎管狭窄、腰腿痛等属上述证机者。
有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重者加制草乌、干姜;肿著者加薏苡仁或防己;病久体虚者加黄芪);加白术、威灵仙、桂枝、桑寄生等治疗坐骨神经痛;加鸡血藤、地龙、当归等治疗小儿风湿舞蹈症;加桂枝、豹皮樟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均取得明显的效果。
此外,有人用本方治疗变应性败血症亦有疗效。有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阴缩、眩晕、体质性低血压、腓肠肌痉挛、偏头痛、阳虚外感、牙痛、肠梗阻均有一定的疗效。
[临证答疑]
1、怎样认识乌头汤方药组成?
答:理解乌头汤方药组成,通络散寒药有麻黄、乌头,益气药有黄芪、甘草,补血缓急止痛药有芍药,方药组成决定功效是逐寒益气止痛。
2、怎样煎煮与服用乌头汤?
答:张仲景设乌头汤用法有三:①以水煎煮麻黄、芍药、黄芪、甘草约10分钟,去滓;②以蜜煎煮乌头约30分钟,去乌头;③将水煎药液与蜜煎药液合并,再煎约10分钟。
第1次服用煎煮药液1/3,若取得治疗效果,止后服;若未达到治疗目的,当继续服用,以达到治疗目的为止。
3、乌头汤中煎煮乌头有何注意事项?
答:张仲景设方用乌头用量为5枚约15g,用之若有不当则会引起中毒,所以运用乌头必须重视煎煮时间与方法。煎煮乌头方法有三:①以水煎煮乌头约50分钟;②以蜜煎煮乌头约30分钟。③乌头与生姜同煎煮,生姜既能增强散寒止痛,又能减弱乌头毒性。
4、如何选择乌头汤中乌头?
答:运用乌头汤用乌头,因乌头药用又有川乌与草乌,结合临床用方体会,认为单用川乌或草乌,治疗效果都不够十分明显,临证最好既用川乌,又用草乌,尤其是用量相等,则能相互促进而增强治疗效果。
5、怎样理解乌头汤主治“病历节”?
答:张仲景论乌头汤主治“病历节”,《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诠释为:“病人被风寒湿之邪久浸渐淫历经骨节所引起的疼痛病证。”
认识与理解“病历节”的辨证重点有三:①张仲景以“病历节”之“历”突出病证缠绵,久经不愈;②张仲景以“病历节”之“节”突出病变部位在骨节;③辨治“病历节”,必须坚持治疗,且不可半途而废。
6、怎样理解乌头汤主治“脚气疼痛”?
答:理解乌头汤主治“脚气疼痛”的辨证重点有二:①寒湿阻遏肌肉关节,经气不通,肌肉关节以疼痛为主;②寒湿浸淫肌肉关节,经气壅滞,肌肉关节以肿胀为主。
[类似方剂]
方一
[药物组成]
草乌头1两,麻黄根1两,地骨皮1两,朴消1两。
[处方来源]
《医统》卷九。
[方剂主治]
大麻风癞,紫、白癜风。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
用水1桶、椒1合、葱30根、艾叶1两同煎数10沸,用醋1钟和匀,坐密室中围壅,自用手巾搭四肢,候汤可浴,即浴令汗透,面上如珠出,或坐或卧片时,汗干方可着衣,避风5日再浴。如此3-5次,每浴后更服换骨丹。
方二
[药物组成]
罂粟壳3钱,缬草3钱,乌头1钱半。
[处方来源]
《经验良方》。
[方剂主治]
腰痛,并手足挛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方三
[药物组成]
大乌头7分,细辛7分,川椒7分,甘草7分,秦艽7分,附子7分,官桂7分,白芍药7分,川独活1两3钱半。
[处方来源]
《得效》卷三。
[方剂主治]
寒冷湿痹,流于经络,挛缩不得转侧。
[制备方法]
上锉散。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半,大枣2个,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方四
[药物组成]
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干姜(炮)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防风(去叉)1两,当归(切,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桂枝(去粗皮)1两,独活(去芦头)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赤芍药1两,秦艽(去苗土)1两,生干地黄(焙)1两。
[处方来源]
《圣济总录》卷一五零。
[方剂主治]
妇人偏枯,半身不收,或(疒帬)痹不仁,或痿弱无力。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3次。
[经验]
例:李某,女,52岁,工人,3年前开始患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现髋关节疼痛,下肢膝盖痛甚,屈伸不利,特怕风冷,喜热,舌质谈红,苔薄白,脉玄紧。
此为寒痹,其主要特点为痛有定处,痛较剧。因寒为阴邪,其性凝滞,筋脉拘急,局部怕冷。风寒湿邪相搏,阻滞经络骨节,不通则痛。治以散寒止痛为主,佐以祛风除湿,方药:乌头汤加减。桂枝15、制川乌10、黄芪30、白术15、麻黄10、白芍15、青风藤30、防风15。
例:李某,34岁,干部,年10月22日初诊,诉双膝肿痛,行走不利5天。患者年初春曾有膝关节怕怜、疼痛,不治而愈。此后逢阴雨天气即感双膝疼痛不适,反复发作。此次出差受寒,双膝痛发作,自行热敷和贴膏药治疗未效,疼痛渐甚,并见肿胀,膝部畏寒怕风。
查体见双膝肿胀,膝眼消失,压痛,局部皮温正常,蹲踞受限,浮髌试验阴性,双膝关节X线正侧位片未见明显骨性异常,ESR48mm/h,ASOKIU/L,RF阴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
诊断为膝关节风湿性关节炎,证属风寒入络,经脉痹阻,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通络。以乌头汤加味,药用制川乌6g、制草乌6g、麻黄10g、白芍30g、黄芪20g、独活6g、牛膝15g、生甘草6g。7剂水煎服。10月29日二诊,双膝疼痛尽去,肿胀已消退大半,行走无明显不适。守方再进7剂。11月5日三诊,诸证消失,上方去草乌进3剂调治。
例:张某,43岁,农民,年2月9日初诊。诉春节雪后受寒致腰痛伴右下肢外后侧疼痛,肢冷,跛行半月余,由家人搀扶来诊。
查体见腰椎明显右侧凸,生理弧度消失,右侧骶棘肌僵硬,L4~5右侧椎旁深压痛并向右下肢远端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左80°,右30°,加强试验阳性,挺腹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右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痛觉减退,右拇趾背伸力减弱,膝健反射正常。舌质暗红苔淡薄边紫暗,脉沉弦。CT片示L4~5椎间盘向右后突出,压迫硬膜囊和相邻的神经根。
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属寒凝血瘀,治宜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加味乌头汤治疗。药用制川乌12g、炙麻黄10g、炒桂枝10g、黄芪20g、炒白芍20g、威灵仙10g、鸡血藤15g、桃仁10g、生甘草6g,服药7剂。2月16日二诊,腰腿痛减轻,已能站立,不需搀扶,查体见腰椎侧凸较前改善,直腿抬高试验左80°、右60°,加强试验阳性,椎旁压痛及放射痛仍有。药证相符,症状改善,上方加制草乌8g,服药7剂。2月23日三诊,腰腿痛已明显减轻,能挺立慢行,直腿抬高试验左80°、右60°,二方去桃仁加制乳香10g、槟榔10g,服药7剂。3月2日四诊,腰腿疼痛轻微,腰椎侧弯不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左80°、右70°,加强试验阴性,椎旁压痛及放射痛不明显,守方调治8周,腰腿痛基本消失,腰部活动自如,步态正常,生活自理,能在腰围扶持下做轻微劳动。
例:周某,52岁,工人,年11月5日初诊。患者右肩疼痛,畏寒怕风,活动艰难已3月余,近月加重,入夜尤甚,难以安眠,生活梳洗诸多不便。
查体见右肩周肌肉痉挛,外展时明显“扛肩”,上举受限,内收内旋后伸动作仅能触及同侧髂脊,肩峰外侧、三角肌止点及喙突处明显压痛,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弦。属寒凝经脉之证,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经,以乌头汤加减治疗。药用附片10g、麻黄10g、白芍20g、黄芪20g、炒桂枝10g、川芎6g、生甘草6g。服药7剂。11月12日二诊,右肩疼痛有所减轻,上方去附片加制川乌8g、制草乌8g,服药7剂。11月19日三诊,患肩疼痛明显减轻,夜寐安和,守方再服,并嘱患者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调治5周,患肩疼痛基本消失,功能活动亦有明显改善,已能自己梳洗和料理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