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精细化《二次曝光》,李玉的黑色狂想曲
清楚记得《观音山》才刚制作完成时,李玉便说要再拍一部悬疑片,有很尖锐的恐怖,有混搭,还得有黑色狂想曲的味道。李玉骄傲这层商业的外衣:“这也是一种成长,学着把自己包裹起来,在跟观众共享叙事趣味的基础上,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用幻觉书写现实清楚记得《观音山》才刚制作完成时,李玉便说要再拍一部悬疑片,有很尖锐的恐怖,有混搭,还得有黑色狂想曲的味道。话音才落,《观音山》成了中国电影史上文艺片票房破冰的传奇。一年零几个月,李玉便兑现了当初的畅想。《二次曝光》拍在北京,躁动的时代里都市气息扑面。年轻的宋琪(范冰冰饰)是名整容咨询师,无意中发现了男友(冯绍峰饰)和闺密小西(霍思燕饰)之间的奸情。盛怒之下宋琪杀死了小西,内心升腾的恐惧,和来自一名跟踪她的警探的压力,越发把她推向了崩溃的边缘。宋琪向警方自首,峰回路转的是,那些自认的罪名却子虚乌有,眼见现实世界瞬间和宋琪的内心轰然断裂,剧痛难当之下,重识自己就像是走一条遥遥无尽的钢丝般艰险。不是想象中的那种 商业 ,或者是李玉的女性身份使然,即便在比如谋杀之类的靠血腥苦痛吸睛的段落,竟处理得清清静静,甚至诗意魅惑。四合院里,杀了人的宋琪穿上五彩斑斓的袜子,运尸体,拢垃圾,清指纹,导演把背景音乐铺成了一段优美的华尔兹舞曲,配合范冰冰轻灵的转身抬腿,杀戮竟近乎于舞蹈。甚至不只是场独舞。从《苹果》时用来呈现不安躁动的手持摄影,到《观音山》时似有交流、有呼吸节律的手持摄影,至《二次曝光》,李玉再用了她钟情的手持摄影拍摄方式,摄影机已成为如空间中第三者般的存在,环绕于角色之间,贴近离远,也是华尔兹的节奏。电影《二次曝光》剧照故事最早来自一则璩美凤的社会新闻,当年台湾 性爱光碟 的女主角,时隔7年回台,就有媒体报道说她原谅了曾经出卖自己的闺密,甚至在接那位女士出狱的时候送了一串手镯。开始李玉是带着八卦的心情扫过那条新闻,却莫名严肃地怀疑起这看似皆大欢喜的背后, 一个人真的可以原谅那个摧毁自己一生的人么?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的底线在哪里? 后来就查到一些令她颇感震惊的数据,比如当女性和男朋友以及闺密三个人一起相处的时间长达70%,那么男友与闺密出轨的可能性高达85%。 在过去单纯的时代里,可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过去似乎会有那么一条线,但现在这条线很随意就被跨过了。难断定是不是和眼下人们整体道德水准的下降、底线沦陷,或者缺乏信仰有直接关系,但我觉得这样的关系至少是个可以很有趣、很当下的故事。 李玉当然不感兴趣上流恩怨本身。 北京香港老板 ,城市 蜘蛛人 ,洗脚房小妹(《苹果》),没考上大学漂在大排档和小酒吧里的年轻人,过了气儿又生活在离丧创伤里的京剧演员(《观音山》),就是这样一些角色,使边缘性叙事成了李玉电影的标签之一,即便这标签在她自己看来,不以为然。 我觉得我自己不过是在拍那些最习以为常的在我们身边的人们,他们可能有一些困惑,无论来自青春、爱情还是家庭关系、社会角色,拍当下的中国,困惑才该是主流,因为这是真正的大多数。我反而很奇怪,很多电影拍的都是非常极端不常见的生活,却不被冠以边缘之说。 不过,相对于从前的诗意写实,《二次曝光》里,李玉动用了更多的故事机巧。叙事起点为整容医院,宋琪贩卖假面给别人,也营造假面给自己。当内心的巨大恐惧摧毁了臆想中的爱情时,幻想中的杀戮接踵而至,而谜底揭开的却是艰辛现实之于两代人心灵的创伤 钱 剥夺了人 活 的权利,取代了 生 的意义,由此开始的家庭惨剧投影在女儿的心上,成了生命里走不出的阴影。反转的意义更在于使真相锥心,李玉渴望递给观众的是一杯烈酒,她说: 给现在人一个心灵刺激很难,肉很厚的,心离得很远,我从来不是小清新的导演,我总想试试看。 作为十几年如一日的推理探案小说忠实拥趸,如何用细节照应铺就这匠心独具的反转,李玉自觉是驾轻就熟,两个星期的时间已自信满满,反而是幻觉内部的现实血肉,前后花去两年时间。先是扮作病人去各大美容院做各种术前咨询,广交 病友 ,为的是搜集 假面 渴求的表面之下,那些根深蒂固的不安;去有意结识那些从事心理学工作和研究的朋友,与他们倾谈剧本中这个把 现在 丢了的女孩,最难的是如何在虚构中寻求到更稳固的科学架构。 女孩没有生活在现在,这个假设在心理学上是存在的,但这不意味着故事就此轻薄为所欲为,反而我希望以此假设开始的一切,都能在稳妥的心理逻辑框架内。比如现实中养父的角色是律师,而幻觉中养父的角色是警察,这层扭曲实际上来自她潜意识中被看管的感觉,而她的养父在现实和幻觉中都是出车祸死去的,唯一不同的是幻觉里是她撞死了养父。事实上这源于无法释怀的内疚心理,因为现实中她的养父是在替她追寻身世真相途中遇车祸去世的。只有类似的设置环环相扣,而且有据可循,这样故事才真正具有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