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被誉葳参,滋养肺胃之阴,润肺胃之燥, [复制链接]

1#
古人云人各有志,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而在我们的五脏六腑之中,各脏腑也是各有偏好,比如肺喜润而无燥、脾喜燥而恶湿、肝喜顺达而恶郁等等,按照这个理念,给予脏腑喜好的、祛除其厌恶的,也是养生的理念之一。脏腑之中,肺与胃都有“喜润恶燥”的特点,而有一种中药正因此可以滋养脾胃,此物似竹而非竹,被誉为“葳参”,能润肺养胃、滋阴润燥,养肺胃之阴而除肺胃之燥,重要的是还能均衡并减少血中多余的糖、脂,并且被认为“大有殊功”,深得李时珍等前辈的推崇。这味中药就是玉竹,还有葳蕤、葳参、尾参、葳香等别名,玉竹入药的历史悠久,最早的时候是把玉竹当作补益之物和养颜之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到“主诸不足,久则去面皯,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在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中更是推崇,书中提到“虚劳寒热及一切不足,用代参芪,不寒不热,大有殊功”,这也是玉竹可以媲美人参、黄芪的说法来源。到了后来,中医前辈们更重用玉竹能滋阴润肺、生津养胃,结合当下于玉竹的深入了解,用玉竹养生的益处主要可以存在于六个方面。一、玉竹清肺燥。燥邪犯于肺,会有肺燥的亚健康,此时津液被耗损,可以产生干而咳、没有痰或者痰少但十分黏稠的表现,并且伴随着口中以及喉咙的干燥。玉竹滋阴润燥之功颇佳,因此适合于此类人,养生时可用玉竹以及北沙参、麦冬、天花粉这些滋阴润燥之品同用,这个方法出自于《温病条辨》,并沿用至今。二、玉竹滋养肺阴。玉竹滋阴润肺,其特点是不寒不热,并且有轻微的清退虚热之力,因此适合于阴虚久咳,阴虚劳咳等亚健康。阴虚时间长了,那么会阴虚生内热,这就是常提到的虚热,从而有五心烦热、神烦、口干舌燥、咳而经常反复,这一类人可用玉竹与猪肉一同煮着吃;可以与冰糖、粳米一起煮粥喝。肺阴不足稍重者,用于玉竹与沙参、麦冬以及知母一起滋阴润肺,增强玉竹的养生之力;如果阴虚兼有痰热的人,可以用玉竹配伍清热化痰祛咳的中药,比如和川贝、桔梗、紫菀一起,这个方法经常被应用;或者配伍蛤粉、大青叶也可以。如果肺阴虚的人伴有肺热壅盛,从而有喘咳而闷、身热、口唇干燥的表现,那用玉竹与麻黄,杏仁、石膏、竹叶一起清泄肺热的同时滋养肺阴。这说的是阴虚久咳,肺阴虚还有一种是阴虚劳咳,特点是干咳而少痰、或者痰中有血、或者痰稠粘不易咳出,并且伴有每天中午过后感觉身热、手足心热的表现,这一类人养生可以用玉竹与百部、白芨、黄精同用;或者与川贝、杏仁,瓜蒌皮、天冬、麦冬同用也可以。三、玉竹养阴不恋邪。许多中医爱好者都会知道,在有外感邪气的时候是不能滋补的,若滋补会使这些邪气“留恋”而潜伏下来,成为健康的隐患。然而玉竹甘润滋养。既能滋阴又能清热,重要的是养阴而不恋邪,因此适用于外感邪气的滋补之物。对于平日就阴虚的人,恰巧又外感风热或者风寒,从而不论是“风热入里”还是“热从寒化”,都有身热、怕风,怕冷、咳而干、痰较少、头中昏沉、心烦、口中干燥的亚健康。这时候可以使用玉竹,但是玉竹没有透表散邪的功用,所以需要跟薄荷、白薇、淡豆豉以及桔梗来搭配使用;如果这一类人的喉咙有干燥的感觉并且咳而干,那有声音的沙哑,可用玉竹与南沙参、川贝、紫菀、枇杷叶同用。如果是寒邪在肺外寒而内热,有身热而没有汗、头中痛、胸中闷、咽中干的表现,适宜使用玉竹与麻黄、杏仁、独活、石膏、白薇,达到外散风寒、内清里热的目的。四、玉竹养胃阴。前边提到过胃“喜润恶燥”,们常说的湿气不能造成胃的亚健康,真正怕湿气的是脾。玉竹是质润之品,善于滋阴养胃而生津,并且“无滋腻碍邪”的弊端,适合于胃阴损耗的亚健康。这一类人的特点是口舌的干燥,虽然饥饿但不爱吃饭,舌尖儿红而少津。养生可用御主与沙参、麦冬、生地同用,共同达到滋阴生津、清养胃阴的目的。五、玉竹减血中之糖。血中糖分的偏高在中医称之为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类,上消主要是肺阴不足;中消主要是胃阴不足;下消主要是肾阴不足。玉竹滋阴润燥、养胃生津,正好适合于肖可中的中消。消渴的主要表现是吃得多、喝的多、小便多而且消瘦,中消以吃得多却削瘦为主要表现,其它几个方面倒也不是很明显。这一类人可用玉竹与天花粉、天冬、麦冬、生地黄、葛根一起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如果消渴的人是脾胃的气阴两虚,可以用玉竹与人参、白术、麦冬、百合、葛根一起用,达到健脾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目的。六、玉竹减血中之脂。在中医文化的传统传承中,以前并没有血中之脂的概念,如今中医减血中之脂是现代的中医传承者结合现代科技而有的认知,而玉竹是其中的常用之物,他用的方法是玉竹与生山楂、制首乌、金樱子搭档。在玉竹的传统用法中,如果是阴虚内热的人,可以用生玉竹;如果热不明显或者没有热的人可用蒸玉竹。再者就是一般用10~15克即可。玉竹虽然是滋阴润燥的好东西,这也有一类人不可以用玉竹,就是脾胃虚弱并且伴有湿气较盛的人。五脏六腑均有各自的喜好,多了解中医知识,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养生才是健康的养生方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