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阳了,3天恢复,自行调理心得分享 [复制链接]

1#

前几日,突然感觉嗓子不舒服,声音变得有些粗,心里暗道,不好,可能要中招。

第一天,开始发冷,咽部疼痛,并且出现头痛,一阵一阵,浑身无力,食欲不振。

自己辨证这是伤寒太阳表证,发热,恶寒,头痛,麻黄汤,桂枝汤已经来不及了,再出去买药显然也困难,于是找出家中的生姜加大葱白煮水。

民间俗谚说“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处方”,不仅言其开胃,亦喻其御邪,故李时珍称其“去邪防恶”。

葱白头,大散表邪一切风寒之证,《用药心法》言其“通阳气,发散风邪”。

这里,我主要利用二者发散的作用,尽力将外邪透表而出。果然,开始发汗,体温有所好转,舒服了不少。

第二天,早上一切正常,但我知道,这只是假象。

黄帝内经中说过,夫百病者,旦惠昼安夕加夜甚,果然,下午症状有所加重,咽痛稍重了一些,体温也升到了39℃。

这时我知道,已经开始入里化热,绝不能再用生姜,这是本次新冠与温病相同的特点,郁肺化热特别快,正好吃上了四季抗病毒,以及银翘散等辛凉清肺之剂,体温并没有继续上升。

但夜晚开始失眠,无法入睡,心想应该是伤阴了,一看舌苔,果然舌红苔黄干,舌苔竟然有部分脱落,于是大量饮水,弥补缺失津液。

第三天,早上状态不错。

但为防止邪气转入阳明,开始服用小柴胡汤(柴胡10g、黄芩10g、姜半夏6g、生姜6g、人参5g、大枣3枚),和解少阳,保护脾胃。

方用取柴胡以疏邪透表,轻清升散为君药。黄芩以苦寒,养阴退热,与君药相配,一透半表之邪,一清半里之热,为臣药。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人参、大枣益气和胃,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胃,为使药。诸药合用,清透同用,和解少阳,扶正祛邪。

到中午开始有了食欲,吃完饭美美的出了一身汗,下午体温略有增高37.5左右,咽痛已不明显,心情大好,稳稳的睡了一晚,结束。

之后就再无大碍,食欲大振,逐渐恢复。但此时卫表仍虚,不建议外出活动,仍要静养几日。

总体上看,此次新冠,中医定为寒湿疫,在辩证上是准相当精确的,此病同时具有温病及伤寒共同的特点,而且传变极快,不同时期,要应用不同的中药予以对症压制,这就跟下棋一样,料敌之所向,步步为先,自然胜券在握。

我是大贤良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坚持分享中医心得,做您的健康助手!医可道,非常道,医可名,非常名。如果大家觉得写得不错,对您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更多的人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