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http://m.39.net/pf/a_6169140.html麻*汤,就如*煌老师所说的那样:是学得最早、用得最少的方。其实,临床上使用麻*汤的机会很多,但是很多医生不敢用,也可能是不会用。
我最早接触的是日本汉方医学,他们把麻*汤、葛根汤等都以方证对应的方式去用。因此,我很早就开始用麻*汤,同时对它的重要性也比较重视。临床上发热恶寒、无汗、肢节痛、气喘都敢用,但是对于高热,当时的我还是不敢用,因为受温病医学的影响,认为早期高热属于温病,不能用辛温解表的方剂。后来我看了一篇文章,就敢用麻*汤治疗高热了。
20世纪初,当时《小说月报》的主编恽铁樵的14岁长子在年高热后夭亡,次年其二子、三子又先后因高热而夭折,恽铁樵痛定思痛,遂深入研究《伤寒论》,同时问伤寒名家汪莲石先生。1年后第四子又病,发热恶寒,无汗而喘,太阳伤寒的麻*证显然。请来的名医,虽熟读《伤寒论》,但都不敢用伤寒方,豆豉、山栀、豆卷、桑叶、菊花、杏仁、连翘等连续不断,遂致喘热益甚。恽铁樵踌躇徘徊,彻夜不寐,直至天明才果断地开了一剂麻*汤,他对夫人说:3个儿子都死于伤寒,今慧发病,医生又说无能为力,与其坐着等死,宁愿服药而亡。夫人不语,立即配服。一剂肌肤湿润,喘逆稍缓;二剂汗出热退,喘平而愈。
于是恽铁樵更加信服伤寒方,钻研中医经典,亲友有病也都来请求开方,而所治者亦多有良效。一日某同事的小孩伤寒阴证垂危,沪上名医治疗无效,恽铁樵用四逆汤一剂转危为安。病家感激万分,登《申报》鸣谢曰:“小儿有病莫心焦,有病快请恽铁樵。”求治者日多一日,恽铁樵业余时间已应接不暇,遂于年辞职挂牌,开业行医。不久门庭若市,医名大振。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高热也是可以用麻*汤的,而不是温病学家说的高热、脉数只能用辛凉解表的药物。
但是,当时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只是会用麻*汤治疗发热,还不懂得用麻*汤治疗内伤杂病,后来看了范中林一本书里的第一个医案:太阳证发热(长期低热),才明白麻*汤不只治疗外感发热的麻*汤证,内伤低热属于麻*汤证的也可以使用。我开始对一些所谓的杂病,初看好像不应该是麻*汤证的,根据方证辨证的原则,都使用麻*汤治疗了,其中很多病例都非常典型。
我的一个学生的姑母病三叉神经痛7年,发病时上、下牙及太阳穴剧烈疼痛,为此拔去3颗牙齿,白天痛尚能忍,夜晚痛不欲生。就诊时:恶风,烦热,无汗,脉浮紧,体能尚可,予麻*汤。隔日清晨患者敲门,诉一日未睡。我大惊问:“头痛、牙痛吗?”对曰:“虽一日未眠,但头不痛、牙不疼,太阳穴亦不疼痛。”我问:“何时服药?”答曰:“晚上8点服第一煎,11点服第二煎。”我说:“药是对证,唯服药时间差矣。”据此予四逆散,又在太阳穴静脉怒张处刺血、拔罐,同时告知复发后再来就诊。后杳无音讯。1年后问该生,回答其姑母病已愈。
该患者无发热,所以发热不是麻*汤的特异性症状,不是外感发热的麻*汤证可以没有发热。范中林的医案使我懂得了在内伤杂病上使用麻*汤。
我临床使用麻*汤的情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包括流感在内的各种热病初期与中期。各种热病在初期的症状和流感一样,这种感染性症状的前驱症都是相似的,假如有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关节痛、脉象浮紧,都可以用。
②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
③关节肿痛以及软组织疼痛。
④鼻炎以及鼻血。《伤寒论》有条文讲,鼻血是由于瘀滞的热停滞在里面,从鼻孔找到出路,现在用麻*汤解决了周围的情况,鼻血也会停止。人们往往有时以为都流鼻血了,还用麻*?其实有麻*汤证就可以用。
⑤夜尿症。
⑥肠炎。
⑦不虚弱的小儿鼻塞。前提是小儿不虚弱,不能有自汗的症状。这是从日本人那里学来的,日本人甚至把这一条放在麻*汤应用的第一条。我治疗过好多例,效果是比较好的。
麻*汤应该讲是外感热病的常用方,也是内伤杂病的常用方。特别是外感发热,如果不学会使用的话,自己的小孩发热,还要去吃西药,作为一位中医师,的确有点说不过去。所以我在《中医人生》里面,就以“太阳表证第一课”为标题,讲了麻*汤、葛根汤和桂枝汤的使用,诊治外感发热既是每个中医师进入中医大门的第一课,也是考验每一个经方医师是否合格的终生考题!
这里比较难的一点是,到底把太阳病当成表寒证还是表热证?
我认为太阳病是表热证。有人听到可能会感到不习惯。一贯认为太阳病是风寒束表,是表寒证,怎么是表热证呢?我们从文字上解释,太阳病本身是表证,太阳是阳证,那么太阳病就是表热证了。那么,表热证怎么会使用辛温解表,用麻*、桂枝呢?
那是因为表热证虽然有恶寒和发热,但发热这一症状是机体在对抗疾病时候的反应,尽管体温达到40多度了,但是体能上还有恶寒,说明身体的发热反应还不到位、发热还不够,所以我们用热的药吃下去,“身如燔炭,汗出即散”,体温就退掉。
那什么时候不能用呢?很简单,不恶寒只怕热就不能用了,所以古人讲“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如果恶寒厉害,那就说明更应该使用麻*汤了。
发热重、恶风寒很轻的就可以用辛凉解表的银翘散、桑菊饮。这两个是非常好的方子,只是有时候用得太早了,用在恶寒、高热的时候就不对,等到没有恶寒或者很轻、高热的时候就可以用了。这个阶段的病证应该是离开或将要离开太阳病的阶段了。还有一点要知道,辛凉解表银翘散的治疗目标中还有一点恶风恶寒,因此方中还使用了一味辛温解表的荆芥,这也是表证一定要辛温解表的一个有力的佐证。
本文节选自《娄绍昆一方一针解《伤寒》》。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娄绍昆一方一针解(伤寒)》,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这部书稿,是由著名经方学者、临床家娄绍昆老先生在“中医书友会”的精品讲课录音整理而成。娄老以满腔的热情,把自己一生研习、实践《伤寒论》的心得、感悟和临床应用经方结合针灸的宝贵经验,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内容围绕《伤寒》、经方、针灸这个主题,紧贴临床实际,直面难点、疑点,大胆陈述观点,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授人以渔。是一部学习和应用《伤寒》、经方的难得佳作。
END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娄绍昆一方一针解(伤寒)》。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娄绍昆:把我一生的感悟告诉你(上)●娄绍昆:把我一生的感悟告诉你(下)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