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蔓延全球的植提热据来自国外关于草药/植物药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披露,在世界草药/植物提取物市场总销售额中,亚洲占据了40%的份额,欧洲占35%,北美洲占17%,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合计占8%;欧亚各国的草药/植物提取物销售额合计约占全球市场的75%。目前,国际市场上热销的植物提取物类产品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减肥/降血脂/降血糖产品匙羹藤、鞘蕊花、葫芦巴、罗汉果、绿茶提取物、苹果多酚、巴拿马木、苦瓜多肽、瓜尔豆胶、枳实提取物等。
健脑/益智/抗脑衰老的植物提取物产品银杏叶提取物、巴戟天(含“海巴戟”)、红景天、人参、积雪草苷、石衫碱甲、长春西汀(来自“长春花”的提取物)、灵芝、舞茸(一种食用真菌)提取物、灰树花(也是食用真菌之一)提取物、茶氨酸、刺五加多糖。
可改善视力/防止老年*斑退化症的植物制剂这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发展最快的植物保健产品。据国外最新报道,“眼保健”类植物制剂已占美国保健食品市场的68%,日本则占48%,其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可用于改善视力、防止中老年白内障和视网膜*斑退化症(会引起失明)的植物提取物类产品包括:蓝莓(美洲越橘)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中国黑豆提取物(注:以上三只产品的有效成分均为“花青素”)、绿茶提取物、金盏菊提取物(主要成分为“叶*素”)等等。
具有抗癌/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的植物产品松果菊、长春花碱系列产品、欧洲滨海松树皮提取物、苜蓿根提取物、番茄红素、花青素类、绿茶提取物、甘草提取物、大豆异*酮、灵芝孢子粉、各种真菌提取物(如香菇多糖、云芝多糖、灵芝多糖、猴菇菌素、舞茸、灰树花、桑耳提取物等)、大蒜提取物。
高速增长的国内植提产业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尤其是年国内企业累计出口植物/中药提取物产品4.77亿美元,比年净增46.13%。
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美国、日本、印度、韩国、法国、西班牙、德国、加拿大、荷兰和中国香港。其中,美国已成为我国最大植物提取物出口市场。而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出口的第二大市场。随着日、美的植物提取物天然保健品产业的飞速发展,这两个国家对中国产植物提取物的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另外,印度从年以来对我国植物提取物的需求大增,现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植物提取物出口市场。我国对印度出口植物提取物总金额已超过德国、韩国、中国香港等传统出口市场。
经过十多年的长足发展,我国的植物提取物产业无论生产技术或产品质检手段均已达到国际市场对植物提取物的要求。目前国内现生产的植物提取物品种已有上百种,其中已形成规模化生产、产品可供出口的大宗植物提取物主要有:银杏叶提取物(占国际市场的70%)、绿茶提取物(约占国际市场的75%)、人参提取物(人参皂苷)、甘草提取物(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等)、麻*草提取物(麻*碱和伪麻*碱等)、大豆提取物(大豆异*酮)、刺五加提取物(刺五加多糖)、灵芝及其孢子提取物、贯叶连翘提取物(金丝桃素)、红车轴草提取物。这些产品在西方各国均有稳定的市场和良好销路。
标准之殇近年来,我国植提物出口额更是一路上扬。但漂亮的数字并不能掩盖我国植提物产业存在的缺陷。一直以来,我国提取物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相当高,有80%的产品出口国外;而作为全球植物性补充剂和草药最大的消费区域欧洲和北美,其70%的植物性原料来源于中国。随着市场的增大,欧美各国对草本类补充剂和药品的法规也日趋严格。
而参照国际标准采用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和方法,对更多的植物提取物品种建立完善、规范的行业标准体系,并尽快建立与国际统一的标准,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是业内共同的心声。西安皓天生物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植物提取物协会理事长张成文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后,欧洲、美国和日本三大市场都表现出很强的本土化趋势,对植提产品的价格、成本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例如,作为我国主要植提物出口市场的美国和欧洲,二者合计约占我国植提物出口总额的58%,从年就开始执行较为严格的膳食补充剂cGMP新法规。由于欧美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所执行的植提物质量标准(包括农药残留物、重金属和微生物菌落数量等指标)非常严格,致使国内植提企业承受着不小压力。
年年初海关总署和国家质检总局对《法检目录》进行了调整,其冲击波就源自当前大部分植物提取物产品标准的缺失。由于无标准可依,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企业一直以来是遵循客户标准,只能被动地根据客户要求来生产。尽管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起来简单,但弊端显而易见。一旦客户对产品质量提出异议,生产企业就会受制于人,蒙受损失。不仅如此,我国植提物出口要想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就必须制订植提物出口标准并严格执行。
深挖细分市场年前三季度,我国植提物出口在传统市场保持增长,新兴市场(如拉美的墨西哥和东盟市场)需求同比有所下降,出口额为8.55亿美元,同比增长6.07%。得益于天然健康理念的流行,在全球经济环境恶劣的形势下,尽管出口增速放缓,但未来植物提取物出口前景依然乐观。目前,我国生产的植物提取物品种已达上百种,其中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出口的植物提取物有银杏叶提取物、绿茶提取物、人参提取物等,这些产品在西方各国均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据悉,目前国内已有少数企业开展了一些产品认证工作。例如与德国合资的辽宁大石药业,其枸杞有机种植基地是中国第一家通过了美国NOP和欧洲EEC/91认证,产品已销往欧美。但美国USP认证(包括膳食补充剂认证、膳食补充剂成分认证和药物成分认证)和欧盟COS认证(主要针对原料药)门槛相对较高,国内仅有几家企业通过。
植物提取物产品在大健康产业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应用于功能因子、膳食补充剂、功能食品行业。预计到年,功能因子、膳食补充剂、功能食品行业的全球市场可达亿美元,中国市场达亿元人民币。
面对诱人前景,国内企业除在产品质量方面做足功课外,也从“价格战”中有所顿悟,开始深挖细分市场。例如西安皓天以日本市场为主,产品主攻辅酶Q10、肌醇、花青素类等;晨光生物以天然色素类产品为主,主打产品为辣椒红色素、叶*素等;宁波绿之健则以天然提取物和中药有效成分生产为主,产品包括越橘、黑加仑、银杏叶等提取物;北京绿色金可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提取物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甘草提取物、越橘提取物、银杏*酮、绿茶提取物等。此外,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企业还有上海泛植、浙江康恩贝、桂林莱茵、成都华高、吉林宏久、天津尖峰等。
据悉,首批植物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最快将于近期公布,即将出台的11个植物提取物标准的产品分别是:越橘提取物、绿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水飞蓟提取物、虎杖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柳枝提取物、人参提取物、橙皮苷及芦丁提取物。
尽管困难重重,但随着大健康产业的风尚逐渐渗透到全球,国家《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植物提行业发展明确支持,以及《植物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的即将推行,作为国内发展最快及主要出口行业之一,年植物提取物产业的前景值得我们期待。
年植提市场的走势预判叶*素年,我国叶*素的市场并没有显示出乐观的一面,部分叶*素厂家因为市场低迷而不断地下调价格,市场步伐略显凌乱。年,由于全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灾情,色素万寿菊上市量大减,其收获价格也一路高涨,由年的1.2~1.4元,每千克暴涨至2元。万寿菊收购价格的高涨,使种植户对年的期望值大大提高,导致年度万寿菊种植面积增幅远高于往年,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态势,于是从万寿菊,到浸膏,再到叶*素,自产新季节开始便是一路走低。不难预测,年农户种植的热情会严重受挫,又将是一个消化存货的年份。
随着叶*素的市场的供大于求,市场价格走低是必然,并且在未来至少一年的时间里,叶*素的库存才会有所消化。由于我国叶*素产品的终端客户以境外居多,国内企业所掌握的终端市场信息较少,国内供给和国外需求会出现一定的时间滞后,影响供需两端的对接。同时,在当前出口海关编码尚未明确的影响下,叶*素的出口量亦有所限制。
辣椒红
实际上,从年下半年开始,辣椒红素行业已经进入到了”不具备原料优势的企业停产倒闭”的阶段,整体行业利润已非常稀薄,生产企业受压制明显。以辣椒红素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晨光生物为例,辣椒红素业务毛利率从年的25.37%,一路下滑至年的7.94%。与此同时,自4月19日起,青岛海关、天津海关等地方海关因辣椒提取物出口产品税号归类问题,陆续对有关企业实行布控调查,致使一些企业全线停产,出口停滞。经过多方努力,年9月19日,商会与海关总署关税司在石家庄召开了辣椒提取物企业座谈会,最终对辣椒提取物出口受困问题给予圆满解决:辣椒提取物出口继续使用税则号(退税率15%)报关,各地海关不再给予查处;同时,已受到查处的企业,将不予处罚。有分析人士认为,年各产地雨水充沛,全国各地辣椒产地喜迎丰收,鲜辣椒大量上市。虽然目前整个行业处于利润率下滑的末端,行业反转的迹象凸显。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利润率的稳步回升,行业的发展将日渐明朗化,或将逐步走出低谷。
过去两年,我国辣椒红素行业面临艰难处境,行业景气度一路下滑。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原料收购竞争日益加剧,色素辣椒价格持续走高;另一方面是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市场竞争加剧,整体行业逐步由块状同质化市场,演变为团状差异化市场。然而,辣椒红素行业并非已经走到末路,但同时可以理解成是产业进步道路上曲折的回环。随着国家鼓励并支持辣椒提取产业健康发展*策的出台,行业期待辣椒红素行业发展会遵循”超额利润-利润率下滑-稳步回升”的轨迹。
绿茶提取物
近年来,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着国内绿茶提取物产量的不断提高。目前,我国茶提取物行业主要产品有茶多酚、茶*素、茶多糖等,其中茶多酚及茶*素的产品占据市场份额的71%和15%左右。年,我国绿茶提取物主要供应欧美市场,整体走势良好。在国内市场方面,需求量比较大的产品是茶粉和速溶茶;在国际市场方面,需求较大的规格是EGCG40以及EGCG50,消费群体也比较固定如减肥领域以及抗氧化领域。近几年来,绿茶提取物因为原料、人工成本、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等原因价格在不断的上扬,预计未来市场仍然会继续走高。
受当前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我国绿茶提取物的生产供应商可以形成规模的企业不足5家。与外资企业相比,国内茶提取物的生产企业规模偏小,部分企业以委托加工为主营业务,竞争力弱。绿茶提取物的国际供应商如Taiyo公司和建明公司在年度均已经获得了清真认证和GRAS认证,因此有专业人士建议,我国具备一定国际市场供应能力的绿茶提取物的供应商也应该致力于国际认证方面,以便于更好地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是多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提取物,是一种生物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又称为芪三酚,是肿瘤的化学预防剂,也是对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年,白藜芦醇需求量与价格开始缓慢回升,但市场总体态势依旧平淡。目前,白藜芦醇行业主要产品规格为50%白藜芦醇和98%白藜芦醇,价格均于年5月处于最高位——50%白藜芦醇为元/千克,98%白藜芦醇为元/千克,以后逐渐下滑,分别降至年初的元/千克和元/千克。这个价格对白藜芦醇行业厂商而言,显然利润微薄。然而,根据国内外关于白藜芦醇的终端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和饮料等产品的宣传推广,以及国内外消费者对白藜芦醇的认知,长期来看,白藜芦醇需求总量仍存在巨大潜力。预计年全球需求量为70吨,年达到80吨。
主要受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成本变动的影响,白藜芦醇的价格在近几年来跌宕起伏。因年短期内大批白藜芦醇生产企业蜂拥而至,可见近期内白藜芦醇依然会供过于求。市场监测显示,目前白藜芦醇的国际消费热度正明显降低,新品推出数量和频率逐年下降,国际市场新增白藜芦醇新品远少于往年。
银杏叶提取物
国际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制剂总销售额估计达20亿~25亿美元,而我国每年出口银杏叶粗提取物金额在万美元左右。年,国内银杏叶提取物的市场表现出供应稳定的态势,目前辽宁产含量为%*酮的银杏叶提取物出口报价为46美元/公斤。尽管我国银杏树资源保有量占全球银杏树总量的90%,银杏叶总产量长期以来稳居全球第一(估计国内银杏叶总产量在3万吨左右),但我国银杏叶提取物产量在国际上却未能进入世界前列,仅保持在吨上下,不及德法两国一家公司的银杏叶提取物年产量。
银杏叶提取物是一只市场需求巨大、且供应比较稳定的品种,但我国与国际需求的银杏叶提取物规格尚未接轨,符合出口级别的银杏叶提取物尚且不多,这与日韩两国近几年来银杏叶提取物出口增长较快,且质量普遍优于我国产品形成鲜明对照。银杏叶提取物供应走高端市场路线的主要企业只有宁波立华制药以及浙江康恩贝制药等少数几家,今后我国植提物企业若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必将使银杏叶植提产业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
甜菊糖苷
甜菊糖苷的市场需求量比前两年大大增加,但市场整体形势是供过于求,价格频频下调,尤其是年以来,甜菊糖苷的市场价格一直持续走低。受当前国内甜菊糖苷库存压力加大的影响,国内甜菊糖苷的生产厂家基本以销售库存为主。种植甜菊叶子的农户因为年的价格跳水而积极性大挫,年度甜菊叶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了50%,约在5万亩左右,产量达1万吨,覆盖范围在安徽明光、江苏东台以及东北海宁等地。其中,安徽明光的甜菊叶市场价格在1万元每吨,江苏东台的甜菊叶子在元每吨,东北地区的甜菊叶价格也在1万元每吨左右。受甜菊糖苷市场不景气影响,预计年,甜菊叶的种植面积会继续减少,但甜菊叶不会随之产生上升效应。因为,国内甜菊糖苷的市场库存足够国内外市场近两年的消耗。不过乐观地看,年下半年,甜菊糖苷的市场或许会有所好转。
我国甜菊提取物产业近年处于越来越趋于集中的态势,几大主要生产企业、尤其是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出口影响着整个行业的走势。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逐渐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我国甜菊提取物的主要出口市场包括:马来西亚、墨西哥、美国、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马来西亚近年成为我国甜菊提取物的主要出口市场,出口份额占到六成以上。尽管甜菊糖苷年的表现惨淡,但未来甜菊提取物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值得期待。
姜*素
近年来,由于临床方面的新进展,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及生产企业对姜*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