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中药的这几个真相,很多人竟然不知道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919/4477514.html

什么是中药?是药三分毒,这个毒性该怎样去理解?

产生于中国的药叫中药?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中药呢?

也许我们有些同学说产生于中国的药叫中药,大家是不是也这样认识,如果你这样认识的话,我将会非常严肃的告诉你是错的。为什么?

因为目前在整个国内所使用的所有中药,有相当一部分它的主产地或者说最初的主产地压根跟中国没有任何关系。

你不能认为中国产的药才叫中药,我来给你举例子,你看西洋参它的主产地不在中国而是在美国和加拿大。再比如说高丽参的主产地是在韩国和朝鲜,对不对?所以说中国产的药就是中药这个观点肯定是错的。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正儿八经的中药呢,是指在中医理论基础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包括大多数的天然药,少数加工品和极少数的化学制品。

中药的关键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大家务必要去好好的琢磨,潜台词是如果说某一味药它没有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所进行的,那么这一味药就不叫中药。

于是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请问中药麻*当中的主要成分叫麻*碱,如果现在我们放在一个医学的理论体系下,我们说麻*碱它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请问这是不是中药。

请问当我们说麻*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这个时候我们麻*碱到底算不算中药呢?答案是它不是中药,因为它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来去探讨的一味药。

好了,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青蒿,著名的屠呦呦院士因为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因为屠呦呦团队研究发现,青蒿素对于疟原虫具有杀灭作用。我问大家,青蒿素是算中药还是算西药?答案是青蒿素应该算西药,它不叫中药。

屠呦呦团队他们从中医学的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的理论当中得到启发,然后又从青蒿当中提取出来了青蒿素,发现青蒿素对于疟原虫具有杀灭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蒿素的使用是在西医理论的指导下,而非中医理论指导下,所以这不叫中药。

所以说现在我们区分到底什么是中药和到底什么是西药,唯一的标准就是,是否在某一种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来进行的,大家应该明白了吧?你说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它是怎么指导的?它是按照药性药味、归经、升降沉浮指导使用的。

真正的大夫看的不是一个人的病

而是一个病着的人

我一直认为一个真正的大夫看的不是一个人的病,而是一个病着的人,一个有生命有灵*这样的一个生命体。所以说所谓的生命一定不是一个简单的肉体存在,也不是一个机械的脏腑拼接。

如果说现在我们把整个人就看成有心肝脾肺肾所形成的一个简单的肉体存在,我觉得你是对生命不够尊重。换句话说,生命的维度也绝对不是长宽高那么简单的,甚至我的观点说生命的多维的程度甚至可以超出了我们想象的一个空间。

而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所谓的中药,它本身探讨的是具有时空的观点,具有地域的观点,然后它是秉受于天地自然一年春夏秋冬四时之气,它们本身也具有生命的特质,然后拿着具有生命特质的一味中药,继续跟人体产生的一种合相。

不是中医不科学

也许是科学还赶不上中医的高度

如果说你单纯拿着一味中药去分析它的主要成分,其实你是降低了中药的纬度。比如说碳和金刚石组成的元素是一样的,但是你会发现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再比如说麻*草和麻*根,一个是草,一个是根。如果说分析组成元素的话,它的元素都是麻*素,都是麻*碱。但是你会发现麻*草和麻*根在我们的中药理论当中是完全不一样的。

麻*草具有发汗作用,麻*根具有止汗作用。所以你能说单纯的分析了单一元素,就可以来搞定一个药吗?是不可以的。

我们不妨再归纳出一个结论:中药的性气概念恰恰是用现代的科学数据无法表达的,然而科学表达不了的东西不能说明不科学,现行科学没有达到中医的高度。

举一个例子,把干姜粉碎之后,放在实验室里研究下干姜的组成成分,你能得出干姜是性温可以归脾经归胃经,可以温中止呕吗?你得不出来这样的信息。

也就是说中药的很多信息概念,恰恰是用现代的整个科学数据无法表达的。科学表达不了的东西不能说明不科学。不是中医不科学,也许是科学还赶不上中医的高度。

什么是四气五味?

中药的性能会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和毒性。咱们讲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所认识的中药,它一定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这样的一个综合的性气概念,没有这个概念认识,你不要谈中药。

四气是什么?四气简单来说是指寒热温凉4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就是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就是说一味药它是寒性还是热性,是温性还是凉性?

五味的概念是什么?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酸甘苦咸不同的药味,它们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10个字是大家无条件必须要会背的。也就是说是辛能散,酸能收,甘能缓,苦能坚,咸能软。

关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咱们来做一个小结:四气是反应药物作用于人体寒热变化的影响;五味是反映药物对人体的补泄敛散的作用;升降沉浮是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归经是反应药物作用对人体部位的选择性;所以中药是多维度的。

如果说你仅仅把中药放在实验室当中去研究中药当中含有什么样的成分,在我个人看来,至少你是降低了中药的维度。这也是对中药对整个生命的不够尊重。

如何理解中药的毒性?

常说是药三分毒,中药的毒性我们该怎么理解?毒性是反应药物安全性的一种性能,其实毒性在中药当中我们分广义的毒性和狭义的毒性。

广义的毒性是药物的偏性。这个毒性也叫药物的偏性,正是因为药有偏性,比如说寒热温凉不同的偏性,它才能够治病。

中药治病原理是以偏纠偏,比如说这个人是寒症,我就用热性的药去来去治疗,这叫以热灸寒,相反则以寒来纠热,这叫以偏纠偏。

咱们再来解释狭义的毒性,狭义的毒性就是安全性不高,容易对人体脏腑器官或功能产生伤害的药物。

比如说有同学说了附子是有毒的,不能多吃,有些同学说了,半夏是有毒的,不能多吃,到底该怎么理解中药的毒性呢?我想给大家说说一些个人观点,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1个方面是剂量。坦白讲,离开了剂量谈毒性都是在耍流氓。你说附子有毒。我在安全范围内使用,会吃出问题吗?不会的。你说人参没有毒,你吃1斤你吃10斤也能把你吃死,对吧?

第2个方面是药品质量。如果有一些药品在炮制或者采收的时候,本身它质量有问题,甚至是变质了,它产生了毒性,在我个人看来这不是药品的问题,这是药品质量的问题。

第3个方面是炮制不当。举个例子,生附子剧毒非常大,但是附子通过炮制之后,那么它的毒性就会减少,然后附子煎药时先煎30~60分钟,它的毒性几乎就没有了。

第4个方面服用方法不当。因使用药物不当而产生的中毒,不是药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所以说如何正确看待中药毒性,其实药物好坏存乎于心。

转自:《家庭必学中药》整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会深度推进师承教育规范化达叔走了!推荐预防远离肝癌的7个好习惯~邯郸市中医研究会中医师承教育招生介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