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开始是要看序,看简介,知道作者说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而伤寒论的序,各个版本的差异,伤寒例等,我个人觉得正好不能表达张仲景要说什么,而是表达了岐*医家认为仲景说了什么。
前面几篇介绍序,其实更多希望有缘的人可以独立思考,有些人知识搜索一下,就觉得自己的认知比人高,网络上很多中医知识是无实际意义内容的重复传播,因为真正深刻有内容的东西,是不方便拿出来讨论的。有时候讨论越多的问题是容易引起认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大部分人都能快速理解,但是不一定正确的内容。今天大家以为的中医世界就是秘方世界,快速传播的文章中介绍几味药如何简单的组合,然后治疗疑难杂证,必然引起广泛的讨论和阅读。而伤寒论正好不是这样的路子,伤寒论像个黑盒子,你不容易打开。比如有些晦涩有深度的点评,其实不一定有人传播,像是《廖平医书合集》里面就有很多对于伤寒历代的考证和点评,我想今天没有几个人静下心来去读。
题外话思考
仲景的伤寒论属于小众之中的小众,汤液经从一开始就是秘传,我猜想老师选学生也是一种能力和考验。后世好心附加掺杂一个岐*解读的伤寒论序和伤寒例,算是一个外轮廓,就是不得不知,对于初学者又不能深知,因为你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所以多涉猎至关重要。
骨子里没有点戾气是不好读伤寒论的,读了伤寒论戾气更重,*元御、吉益东洞、汤本求真、陆渊雷,没有一个戾气不重的,没有戾气,就没有责任,就没有撕开乌合之众的冲动。其实学过伤寒论几年,*元御、丹波元简、曹颖甫、汤本求真、胡希恕、郝万山等的书读过几遍。我觉得是要回来看看一些医学史略,或者如廖平的《伤寒平译》,还有杨绍伊的《考次《汤液经》序》,前面介绍过吕思勉和范行准著作的医学史大家自己去看看。
这儿介绍一下廖平的书,廖平是做学问的人,他是今文运动的经学大师,如果经学世界中古文有章太炎、恽铁樵、陆渊雷这个传承,那么今文上就有廖平、杨绍伊、刘民叔这个传承,对我而言,很难定义廖平,更准确的是很难定义仲景,仲景并非岐*医派,但我们医学主流是儒家治学,儒家经学下的中医,即非道医,也非农伊汤液派,而是肆意融合的所有派别的医家。虽然廖平是经学中的今文派(尊孔子为素王),在儒学中算是少数的叛逆派,可还是儒家经学体系,那么廖平的考据点评还是儒家中医,只是廖平是少有在考据上如此用功的人,不管是《*帝内经》还是古本《伤寒论》,在他的书中都有详细评断,在这儿提出来,是想更深刻学习内经和伤寒的人,可以细细读读《廖平医书合集》,另外一个大家觉得比较偏激的,就是杨绍伊了,我觉得等伤寒论学到熟悉时候,要去看杨绍伊的书,我们要做减法运动,把以前学到的东西做区分。
六经门径
伤寒论,对于一般人,读法上要从序和伤寒例上开始,所谓的开始不是一定要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听听不同人的见解,看看不同书籍的解释,不要形成特定的定见,而是明白有不同的方向,那么之后再读书之时才能更好地涉猎,我想最怕的就是一开始看到书的开始介绍这种方法是最好。
本来想按照桂林本的顺序简略说明一下,可是平脉法、辨脉法涉及的内容太广泛,还有后面的六气病风热暑湿燥寒,都是岐*医家和农伊汤液的融合,要说明这些,必然借助六经篇做对比,那么在这儿,我就前五卷内容往后放一下,毕竟桂林本增加的部分,一看文笔就像是后世加的文笔,不可能是仲景当时的文笔,之所以还在努力解读,不是为了舍弃,而是觉得桂林本六气篇有很多可取的内容。把六经篇做个简单说明之后,回来比较六气篇方便对比。
六经问题是伤寒的大问题,这也是个比较没有答案的问题,也是越讨论越迷惑的问题,到现在要么认为一体?要么分离?要么试图融合?
伤寒论的六经必然以内经的为基础,但是伤寒在系统上有扩其意,用的是内经的基础,但是跳脱出来,算是叛经派,更多变成三阴三阳的辩证理论,概括的说,是要懂一点内经的经络脏腑,然而伤寒论注重的是脉象、病症,阴阳辩证。但是问题是后世一直在试图融合。个人感觉,伤寒论六经辩证,是以脉诊为病理病机,然后六经辨伤寒,有些伤寒医家借助脏腑辨杂病(以脉证为病机)。但是后世各派都是试图融合,变得没有标准。
总的来说,后世在实际的发展中,出现内经派和伤寒派。内经派前期是王叔和孙思邈这些岐*医家,断代后以元明四大家为基础,他们的辩证实际上就是以内经中的经络脏腑为基础,然后演化出五行的脏腑经络辩证,所以可以看做是五个齿轮的运行。
而伤寒论经过元明的迷失,清初张志聪、*元御、陈修园、俞根初等又重新找回伤寒论的六经辩证,三阴三阳的体系更像是六个齿轮的运行。倾向于辩证,倾向六个层次,然后理法方药的一气呵成,内经的脏腑经络辨证更多是伤寒辨证的注解。
近代百年,变成了五个齿轮和六个齿轮的磨合,好像不懂五个齿轮的内经,就不要说懂六个齿轮的伤寒,好像高手就是能让六个齿轮和五个齿轮一直顺畅运行的,但是实际是真的做不到。今天日本的古方派和胡希恕更倾向离开内经,以伤寒论的六经辩证为本,而陈修园和刘渡舟等更多的是试着把脏腑辩证带入到伤寒论中,而像俞嘉言齐秉慧陈潮祖这样的,感觉像是两个混用在一起。而今天学院里面更多的是元明四大家的体系配合后世温病派,虽然把伤寒论列为经典,注重的是内经派来注解伤寒论,理论完美,实操性极差,也就偏离了六经辨证。
第一以时方派而言,读到的东西,就是伤寒论是*帝内经的延续,时方派认为经方和时方病没有什么差别,那么在读六经辨证的时候,读到是《*帝内经》的病传,读到的字眼和重点不一样。解读伤寒论也是有规律的病传,讲究营卫,细谈病机和归经,这种情况下总结出来的时方和经方其实没有什么差别,时方派在用经方时候,很多配伍和剂量其实偏离伤寒经方,就比较难发挥经方的力道。
第二作为学院派的伤寒派,传承明清医家用内经注释伤寒论的习惯,看到也是《*帝内经》中说的六经相传,在郝万山的视频讲课之中,这点也讲的比较清楚,就是《*帝内经》的六经是在相互融合,讲到了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按照量的大小来区分,也讲到病程传变和经络脏腑的关系,算是折中方法,目前我想学院派或者各个主流书籍都是这种观点,既有区分,又有联系,相互不得罪的态度。在这点,我觉得学院派的学生还是按照这个学习吧,因为这些教材已经编纂出来一套逻辑,让你理解伤寒论,并且能满足学院考试的需要。
第三对于通俗伤寒派,日本古方派,其实是强调和内经割裂的,胡希恕在课堂上讲的是伤寒六经是六个病型,就是表、里、半表半里,是疾病反应的病位,强调不要搞到内经的经络上,只要搞到经络上,对疾病的认识就出问题,就不能有效的辨证。
对于一些自学者,我是建议看看这方面的书,因为你想要的是伤寒论经方的实效,不是一套写论文的逻辑,伤寒论本就是个黑盒子,怎么用这个黑盒子,这些临床家摸索出来的路子很实用,伤寒论很多地方本来就是跳跃性思考,很多时候是训练出来的直觉,不是按照你预想的棋路走。其实读胡希恕,我觉得还是要注意一点,这几年市场把胡希恕炒成显学,胡希恕的讲课笔记作为书籍出版,我想讲课内容和写书注重的思路不一样,似乎为了弥补这种差异,后来出现大量解读胡希恕的书籍,这些书籍我个人觉得还是用内经思路来解释胡希恕,这些书可以评职称,树立学术地位,但我担忧的是有点背离胡希恕的方向,而让很多人走弯路。
第四比如像陈伯坛这样,又是个例,在《陈伯坛医书全集》中,他在伤寒论中强调六经辨证,可是到了《金匮要略》却强调的是脏腑之间的病传。陈伯坛的认知其实算是比较另类的,他的解读仲景经方方式还是比较晦涩的,擅长周易,很多东西以“象”解,到今天我们也看不到出来解读陈伯坛医学的论文,因为他的书读起来确实吃力,感觉比读伤寒论原文又难了一点,但是如果能读进去,才知道他的认知确实深刻,有很多独特有益的见解。
在这儿,只说一点比较有意思的,就是他正好写出了很多人读书的一个习惯,而这个习惯就是后人读书,注重的是看到的传经、营卫,因为在字眼上看到传经,就习惯性用《素问》来注释伤寒论,反而让伤寒论节外生枝。这个读法就是告诉我们,伤寒论其实无所谓传经,读书的人的应该注重的不是传经这些岐*字眼。这个解读方式倒是和杨绍伊在《伊尹汤液经》中关于伊尹原文、仲景广论、王叔和注解的方式很类似,可能读书读到最后,就是用伤寒论解释伤寒论,用仲景解释仲景,很多时候的理论已经不再重要,而是辨证的直觉。
桂林本前面几卷,更多算是六气读法,六气读法是为了读懂明清注释,这个问题算是有点矛盾,理论很容易成为陷阱,因为我们与古文化隔绝,偶尔看懂*帝内经,会很自然把内经理论运用到伤寒经方中,并觉得豁然开朗,觉得原来两者贴合的如此缜密,可是等临床时候,会发现这种思考相当不敏感。这或许就是文化断代给我造成的创伤,注重了文字之间的练习,却丢失了文章的大义,也就失去了敏锐的感知力。
桂枝汤小谈
对于各种方剂,我想我很难做细化的解释,我偏执的认为解释很容易形成单一定义,我觉得伤寒论最怕的就是我执,认为自己的解释是最正确的,但是一旦正确,就有极强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让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容易丢失很多直觉。我在这儿借助桂枝汤方,说一下个人借助的一些资料。
读伤寒论,我觉得应该有自己的资料库,很多东西学过不一定能遇到,遇到的不一定记住,总是在细节上有出入,所以各方面资料的横向纵向的对比至关重要。
第一如果是作为一个初学者,我倒是觉得JT叔叔在桂枝汤的讲解上倒是比较适合初学者,很多初学者,觉得桂枝汤简单,其实不是简单,而是经典简约,JT叔叔的分析方法其实变相的给很多人树立起来很多概念,在听他的课的过程中,是一种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作用。因为JT叔叔在努力区分时方和经方,他在桂枝汤第一方做解读的时候,努力把自己本草经验融汇进去。
当然江部洋一郎的桂枝汤也适合初学者用来思考,这种两种方式都是比较容易建立空间结构的。
第二其实比较传统的讲解,就是郝万山的视频讲解,而作为延伸解读,丹波元简的《伤寒论辑义》就是很好的扩充教材,这都是属于岐*医家的方式解读伤寒论,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中选择比较典型的数十家注家的解释。这也是我们的主流读法,大家读书形成了一种习惯,就是应试教育下的划重点,在《伤寒论辑义》桂枝汤的解读上,日本的丹波家族注重点也还是和《医宗金鉴》的相一致,所以选择的医家注释还是偏时方的君臣佐使,桂枝辛温发散,芍药酸寒收敛,桂枝解肌发汗,通利营卫。之前我在本草篇已经论述过这个问题了,就是以这些注释,我们很容易掉入桂枝汤作为解表药,发汗药这些字眼上,光是发汗两字就误导了多少学习者。正是因为时方和经方的这些区别,我才建议大家可以把JT叔叔和学院派的对比来看看。其实现有环境之下,如果身边没有人指导,读书还是先看《医宗金鉴》和《伤寒论辑义》这样的书,等你这些弄明白了,你再来反驳也不晚。当然周围有实战的小圈子,陆渊雷、胡希恕、汤本求真这样的思路是可以直接上手的。
桂枝汤是值得下功夫的,为了对比,我当时把邹润安、陈潮祖、刘渡舟、唐容川、成无己、倪海厦、陈伯坛、曹颖甫、胡希恕、陈修园、陈蔚、医宗金鉴、刘潜江、柯琴、闫云科、张志聪、尤怡等的注释都誊录下来,然后对比《医宗金鉴》、《伤寒论今释》、《皇汉医学》等综合性的注释,来详细揣摩桂枝汤,我说这些不是为了炫耀读了多少书,是这些人都典型性代表,在解读他们的过程了,能同时了解到不同出发点,而这些出发点,正好是他们以后注释伤寒论的基础。写出来,是希望有心的,去重新对比一下。在这样过程中你能知道唐容川的风伤营和大家的冲突,可是他一层层的解读第12条这个条文有让你觉得精彩至极,邹润安引用张正蒙的话,读了让人热血沸腾,同样曹颖甫胡希恕的解读,是让很多人可以从学院派跳出来。而陈伯坛的芍药入腹开太阴者,去芍药则入胸,开太阳者,这种解释算是极其简单打开了很多药方的疑问。光是对桂枝汤整体方药配伍的解读,就让我受益匪浅,这些没有像邹润安那样进行单味药的解读。说这些,就是为了避开大家浮光掠影解读桂枝汤,错过这个伤寒的基础方。
第三如果注重临床的了解,可能是另外一种的叛经法读书,就是你明白了很多道理,而到底学的这个需要用在何处,那么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和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是同时对比翻阅的。其实我们不管读多少医理,大部分都像是事后诸葛亮,就是为了能自圆其说,看陆渊雷和汤本求真对桂枝汤的注释,更多是医案的集锦。我现在感觉,伤寒论读久了,用久了了,更容易对这些类似医案的集锦产生共鸣,陆渊雷和汤本求真收集的类似医话的医案,更多像是事后的感悟,是为了引发后人如何用桂枝汤。
第四如果偏向岐*医家,桂枝汤类方的对比,可以得出很多桂枝汤的实践经验,例如桂枝汤加*芪注重在气分,桂枝汤加当归注重在血分。如果习惯读读*元御的书,在*元御的很多方子中,很擅长以桂枝汤为基础方做加减。其实用《*帝内经》注释出来的伤寒论,让我们形成自我感知良好的逻辑,就是这种归经或者脏腑用药的加减,让我们觉得很多病都以有充足的手段,因为我们在看注释的时候就是这种意思,可是在实际运用一段时间之后,会有点掉入时方的世界,就是把经方当成时方,一开药就是修补五脏六腑,所以开药习惯是多少个疗程,而不是一剂知两剂止。
第五其实比较特别的出发点,就是李阳波的术数方式,从五运六气,特别是病机十九式出发,虽然我不怎么建议学习这种方法,但是我觉得有机会去了解一下是必要的。(在这儿我倒是想说一下,这种五运六气更像是理论上完美解答,特别是出书写文章,或者讲课,是容易引起玄幻的效果,但这方法是不是适合伤寒论的应用,要打上个问号。)
这个点题说李阳波,是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这个历史习惯,就是习惯用周易解读群书,很多注释是用周易或者术数这种语言表达出来,*元御、唐容川、陈伯坛都是擅长周易的,所以在注释之中,习惯用周易做暗语,这也造成了后世人读伤寒论很矛盾的一个点,善读周易,是容易读懂历代的各种伤寒论注释,可是这种注释似乎给伤寒论又构建了一堵墙。
第六江尔逊的《桂枝汤本、类方证研究》就是比较具有延伸意义的,这方面,陈潮祖也是如此,他们把桂枝汤延伸到调节脾胃,调节气血,调节阴阳,调节荣卫,这种读法有点像是大融合,就是不只是六经辨证,我还要加上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阴阳五行辨证,就是各种东西的大融合,这种是对一般人学习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可以知道这些框架,时不时读读这类的书。
第七,对于在经方上学习的,我倒是觉得应该回到原点,就是像邹润安这样,去做一些类方练习,吉益东洞和徐灵胎都是整体的类方练习,就是以一个方剂为单位,作为深入练习,我之前在伤寒本草之中也做过详细的描述,就是看到桂枝,你会把桂枝子本草中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详细的解读,到桂枝汤的类方中,这种深入的学习才是自己的真功力。
伤寒经方本草思辨(二下)伤寒本草(独孤九剑修炼)
作为万方之祖的桂枝汤,是值得初学者下功夫,看似简单,可是经方阴阳观念的平衡在这儿表达到了极致。这就像倪海厦说的,桂枝汤才是第一大补药,如果调理身体就是选择桂枝汤,在妇人篇我们也看到这样的运用,当然越熟悉就可以做越多的延伸,就像皮莎士说的,因为倪海厦说的早,如果早说出来小建中作为第一大补方,那么可能今天习惯用小建中或者*芪建中的更多。
葛根汤
葛根汤,算是伤寒论中最容易避开的地方,因为根据太阳篇和痉病的文段描述,我们在辨证方式上很难扩张,可就这个被刻意隐含的方剂,却在后世有大功,正是因为在临床上有特殊意义,成了很多医生的绝门秘技,我每次读到这个方子,都觉得要藏起来,因为他的配伍是你彰显特别能力的一种方式,就好像你发现了一个山洞,你知道这个山洞里藏着宝藏的感觉。
第一,经方家常认为这个是桂枝汤和麻*汤之间的过渡方剂,是给那些学东西差不多的外行用的。可是很多内行人懂了这个方剂,都会给自己的朋友或者家人私下的财富,就是家里随时准备几十剂的葛根汤。其实我们看主流的伤寒注释,很难从注释中找到这个方剂有什么特殊,主流注家在这个方剂上解读,正是我们错过葛根汤的原因,或者这么说,我们习惯了扶阳思路,很难对这个葛根汤做出很好的解释,毕竟他的思路和伤寒论整个用药有点格格不入,我宁愿当做可能伤寒论遗失了这个系列的方剂。
第二因为理论上很难说清楚,在实际运用的时候还是做参照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和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我在这儿也不做详细描述,两个书中,怎么也有上万字的解读,里面有数十个方面的应用,从鼻炎到麻疹,从风湿到三叉神经,从咽喉问题到脑瘤,我想这是读书者自己财富,你用心去研究这个方剂,这个方剂会给你特别的报酬,别切这个方剂所适合的最大群体就在江南地区。因为我只有简单的个体案例,不好做出确切的定义,我在很多病例中发现这个方剂确实有别我们伤寒经方的思路。
第三说到葛根,我这个做个特别的延伸。
柴葛解肌汤由柴胡、葛根、羌活、白芷、桔梗、白芍、石膏、*芩和甘草9味(一方有生姜、大枣)组成
其实每次看到柴葛解肌汤,我就觉得这个汤有点莫名其妙,你说他好吧,怎么看都像是时方派读了伤寒经方创立的,你说不好的,他又是经方的用药,时方派不会这么用药。这个方子出现,似乎就是在告诉我们,葛根汤在伤寒论中隐含了什么,或者说葛根汤是不是风温药?到底在什么层次上加减?有什么样的类方?能不能顺利配伍经方?一连串的问题,都是值得好好地思考的。
在这儿提出这个方子,还有个延伸就是,伤寒派在临床上有这一部分的缺失,陶节庵算是研学朱耾,但因为其文学造诣有点低,受到后世医家的点名批评,但是绍兴通俗伤寒派倒是给我我们在临床上探索出来的一条路子,陶节庵的《伤寒六书》和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是可以借助葛根汤这个方剂来研读的,其实以前文中介绍的浙江三杰曹炳章、裘元庆、何廉臣整理收入的书都有着方面的倾向,就是把温病和伤寒统一在一起,或许也是江浙特殊的气候和地理元素,让这个温病系列的症状特别常见,然后按照这些方剂来运用又特别有效,但离开江浙这个区域,这些常用药和思维方式,看上去又偏离的伤寒论的正宗,这个方面的问题是比较值得探索的。
第四读葛根汤这个方子,我觉得倒是让我们回到《本经》: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在这儿提出这个方子,是这个方子隐藏了太多的秘密,这个秘密从很多医案中可以看到。如果笼统的说桂枝汤和麻*汤都是外邪风寒的主因,那么葛根汤更像是里面本身内部有问题,即葛根汤的病症是内在有问题,有欲望,看到外面有什么不好的东西,主动勾进来,这种说法,就是桂枝汤麻*汤都是有外敌主动入侵,而葛根汤就是自己性本恶,主动去找那种邪气,这点真的就想是我们面对到的大部分瘟疫,而葛根汤就是应对瘟疫的第一方。
或许这就就是葛根汤和伤寒论矛盾的地方,我们读伤寒论都是扶阳,可是这个葛根汤起阴气这个作用,就变得和我们的伤寒方有点格格不入。以阴阳互根而言,葛根汤的起阴气正好是起太阴湿土,这个看葛根汤和桂枝汤都是作用在太阴脾,但是一个是扶阳补正,而另外一个是阴气,这阴气到底是有形阴液还是无形的,我现在也没有办法做出结论,葛根汤是值得细细研读的一个方剂。
在陈士铎的解读中,似乎葛根汤起阴气似乎是起的道家讲的元气,所以元气无形,其损不可见,但是其损大,这是道家的一种理解。我提出这些,是因为这个方子在经方中没有被做出过多的说明,但在经方派用于温病中却有大功,到了道方又涉及元气之说。
小结
在以后系列的解读,我也只是找一些特别的点做解读,因为我觉得,正统的读书方法,就像我在桂枝汤中提到的,你找出来明清各个医家的注释,自己对比,对比完了,去看看自己的地对比和《伤寒论辑义》、《皇汉医学》、《伤寒论今释》等这样的书中类比有什么差别,我想这种基本功都是读伤寒前几年必做的,甚至伤寒论读熟了,这个事情每年都要重复一下。基本功扎实,不会被一些流量型的网文带偏,今天我们是泛娱乐的时代,讲求的是快速和高效,越浅薄的文章越容易读下去,可是伤寒论不能这样,伤寒论自己不去深入下去,有一天用药的时候会害了自己。
文中涉猎的很多书籍或者医家,在黑话中医系列中都做过介绍了,在这儿就不做详细说明了。
无学斋
这是一种鼓励和期许,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