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样能治好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01
班长卢敏对本学期嘉言班
进行学习总结
02
副班长刘佳林讲解伤寒论
重点知识
太阳病篇
总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所体现的症状:
脉浮、头项强痛、恶寒
辨别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
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是太阳表证的两个主要证候类型,二者均以头项强痛、恶寒、脉浮为基本特征。
六经有三阴经、三阳经。三阴经是脏,三阳经是腑。三阳病比较好治,愈后比较好。
太阳病分为三种/p>
太阳中风(桂枝汤),
太阳伤寒(麻*汤),
表郁轻症(桂枝麻*各半汤)
条文:
1.太阳中风/p>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音恶寒,浙恶风,翁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释义:
风伤卫阳,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故脉轻取现浮,症见发热;风伤卫阳,卫外失司,风主疏泄,使营阴外泄而见汗出,汗出伤营,营阴内弱,所以说“阴弱”。
白虎汤自汗出,为阳明热盛,迫津外泄的表现。
打喷嚏,或流清涕,都可以称鼻鸣。干呕,风邪袭表,正气抗邪于表而不能顾护于里,于是就可能导致里气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就可以出现干呕。肺带动胃,肺气上逆,导致胃气上逆,以致干呕。
桂枝汤和麻*汤解表
解表,又叫做疏表,发表,也就是解除表邪,疏散表邪,发散表邪之意。意思没有歧义,都是一样的。桂枝汤有一个功效是调和营卫,也就是张仲景认为解肌就是调和营卫的意思。麻*善于解肤表之邪,桂枝善于解肌肉腠理的邪气的意思。
2.太阳蓄水: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日水逆,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证的特征:
①小便不利膀胱气化失司
②烦渴
③水入则吐渴而欲饮(水逆)
五苓散
3.太阳蓄血: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鉴别:
太阳蓄水和太阳蓄血,皆为太阳经表之邪不解而随经入里所致然其病变一在膀胱气分,使气化失常,故必见小便不利;一在下焦血分,热与血相结,故见神志如狂,因不关气分,所以小便自利。可见两者鉴别要点,在于小便利与不利,以及神志正常与否。
少阳病篇
少阳病是邪入少阳经,胆火内,三焦失,枢机不利的病,症见口,咽,目,往来寒,胸胁苦,心烦喜,嘿嘿不欲饮,脉弦细或沉紧等。其病性属,为阳证。
(一)少阳病的主要特点:
一是容易经、腑同病。少阳病常常是少阳经脉受邪的证候和胆腑郁热、三焦不畅的证候同时存在。
二是容易气郁、容易化火。因为少阳主,少阳受邪,必然导致枢机不利,导致气郁;而少阳内寄相火,少阳气郁,必然导致火,以致其化火。
三是容易生痰、生饮、生水。这是因为少阳病涉及到三焦,三焦不畅,水液代谢就会失调。
四是容易并发太阳、阳明、太阴之气不和以及心胆不宁的证候。
(二)少阳病的治疗禁忌
少阳病禁用汗、吐、下。因少阳为一,为小,其阳气抗邪的能力比较弱,而汗吐下诸法不能驱除少阳的邪,只能白白的损伤少阳的正,从而导致坏病、変证的发生。
条文:
太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释义:
耳聋,目赤,少阳经脉受,经气不,阳气被,清窍闭塞所致;胸中满而,为少阳病经腑同病的表,邪伤少阳经,经气不畅则胸中满闷;邪入少阳胆腑化,胆腑郁热循经上扰心,则心烦。少阳病易经腑同病、易气郁化火;心虚则,胆虚则惊。
条文: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①少阳枢机不利:
由于少阳处于半表半里,乍进乍退,乍寒乍热,因而会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胁下痞硬的症状
②经气不利(肝郁):
少阳经气郁结。肝病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虚证血虚,第二种是实证肝火旺盛。而少阳病则是后者。
③肝气犯胃,肝胃不和:
不欲饮食、不能食,则是由于少阳胆腑气郁,导致脾胃的受纳和运化功能减退所致。
大柴胡汤:
本方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炙甘,加芍药、枳实、大*而成。因少阳病未,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因兼阳明腑实或胆腑热,故去人参、炙甘草以免助邪增,加枳实、大*以利气消,通下热结。加芍药一是为了缓解心下急疼痛,二是可以滋阴养血而除,还可以助积实、大*以泄热。
条文: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释义:
妇人月经期患外感,或经水适断患外感,或患外感病后来月经。此时血室空虚,在表之邪乘机内陷,邪热与血结于血室,而成热入血室证。
阳明病篇
阳明热证
1.热在上,邪热留扰胸膈证:阳明经热误,使邪热留扰胸,症见心烦不得,心中懊依,治以清宣郁热,方用梔子豉汤。
2.热在中,胃热弥漫和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症见身热、多汗、烦渴、脉浮滑或脉洪大等。治以辛寒折热法或益气生津法。方用白虎,或白虎加人参汤。
3.热在下,阴伤水热互结证:阳明经热误,使下焦阴,邪热与水相,症见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等。治以育阴利水清热,方用猪苓汤。
条文:
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自汗出,为阳明热盛,迫津外泄的表现。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释义:
大汗,这是里热逼迫津液外泄所致。里热伤,津伤则引水自,故见口渴;热盛耗,气伤则不能将水化为津,故饮水数升而口渴不解。
条文: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鞭(难),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释义:
胃阳盛而脾阴虚,脾胃阴阳失衡,胃强脾弱。于是脾只能把胃肠道中的水液吸收走,无力把津液还入胃肠道,导致胃肠失润而出现大便硬。由于脾阴虚,其为胃行其津液的功能被胃阳所制约,水液只能偏渗膀胱而出现小便数多,这就叫脾约证。
蜜煎方证/p>
蜜煎方成分就是蜂蜜一味。蜂蜜甘平润,将液汁状的蜂蜜加热浓缩至黏稠如饴糖,用手搓成大小适当的栓,用时塞入肛,可润滑肠,软化结,利于干结燥粪的排出.
条文: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之血,故令喜忘。屎虽鞭(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挡汤下之。
释义:
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这是阳明蓄血证的特征。
条文/p>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释义:
食谷欲呕,是胃腑虚寒,受纳无权所致。在中医辨证上,有随吃随吐谓之热;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谓之寒的说法。今见食谷欲呕,如属上焦有热,胃气上逆所致者,还应当兼见舌红、苔*、口臭等热象,此时若用吴茱萸汤之辛温,以热助热,必拒而不纳,反使呕逆加剧。
太阴病篇
条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释义:
腹满,时腹自痛,是脾阳脾气虚弱,运化失司,寒湿内盛,阻滞气机,气机不畅所致。呕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是由于脾阳脾气虚,运化失司,进而导致升降紊乱所致。“自利益甚”的含义有三:一是下利就会越来越重;二是言呕吐和下利相比较,则以下利为甚;三是言其腹满、腹痛、食不下等症,皆随着下利的加重而加重。
条文: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释义:
自利不渴,为太阴脾阳虚,运化失,寒湿下注所致。可和少阴虚,津液不化所致的“自利而渴”相鉴别。
条文: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释义: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伤寒脉由浮紧而变为浮缓,但无发热、汗出和头项强痛等症,知此证已非太阳病。湿浊腐秽不可能皆随小便而出,于是存留体内和肠道,日久就可能出现以下情况。通过下利排出体外,从而病证痊愈。这就是“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的意思。
少阴病篇
(一)少阴脏证
1.少阴寒化证:
主要有阳衰阴盛证,治宜四逆汤回阳救逆;阴盛格阳证,治宜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交通内外;阴盛戴阳证,治宜白通汤破阴回阳,交通上下;阳虚水泛证,治宜真武汤扶阳镇水;阳虚身痛证,治宜附子汤温阳益气,散寒祛湿;下利滑脱证,治宜桃花汤温中固脱,涩肠止泄;寒逆剧吐证,治宜吴茱萸汤温中益气,降逆止呕等。
2.少阴热化证/p>
其中有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治宜*连阿胶汤滋阴泻火,交通心肾;阴虚水热互结证,治宜猪苓汤育阴清热利水。
3.少阴阳郁证:
此证非少阴阳虚,而是少阴阳郁,不能外达,从而出现四逆,治宜四逆散疏肝和脾,条畅气机。
(二)少阴经证
少阴经证也就是“少阴病篇”的咽痛,由于手足少阴经脉的循行部位都和咽喉有关,因此可以把少阴经脉受邪而形成的咽痛,看成是少阴病的经证。
(三)少阴兼证
少阴兼证中有太少两感,也就是太阳和少阴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治宜麻*细辛附子汤温经发汗,或麻*附子甘草汤温经微发汗;有燥热下灼少阴真阴,治宜大承气汤或大柴胡汤急下存阴。
今天的回顾到这里就结束了,
嘉言班我们下学期见
xiaozhen
本期编辑:杨明明
文字整理:梅家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