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慢性鼻炎的原因有三方面
一是全身因素,如贫血、结核、糖尿病、风湿病、急性传染病及慢性心、肝、肾疾病等,均可引起鼻粘膜长期淤血或反射性充血。此外,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C、内分泌失调、嗜好烟酒及过度疲劳等,也会引发慢性鼻炎。二是局部因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鼻腔及鼻窦的慢性炎症等,可能会演变成慢性鼻炎。三是环境因素,如长期吸入粉尘、二氧化硫、甲醛及乙醇等刺激性物质。
慢性鼻炎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用药包括:1.减充血剂,如1%麻*碱滴鼻液、赛洛唑啉鼻雾剂(诺通)、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达芬林)等。通常在慢性鼻炎伴发急性感染时才可使用这类药物,一般应用7一10天。切记不可长期使用!2、激素类制剂,这些药有抗过敏、抗炎等效果,对由变态反应引起的慢性鼻炎具有一定效果。但是长期使用会造成萎缩性鼻炎。平时也可用一些小的技巧来缓解鼻塞症状,如以拇指和食指,捏住鼻梁两侧,上下稍用力推移,上至内眼角下,下至鼻翼上方,每次10分钟,每日2次。鼻塞加重的时候,可用淡盐水冲洗鼻腔。但要注意不可强行擤鼻,以免引起鼻腔毛细血管破裂,可按住一侧鼻子擤出鼻涕,或回吸鼻涕从嘴里吐出。通过鼻甲收敛,鼻粘膜自然收紧,使窦口自然开放,分泌物能够顺畅排出,从而建立永久通畅的鼻窦引流,达到较好的远期效果。
鼻炎患者要注意以下要点
一是及时治疗。急性鼻炎要及时治疗,以免反复发作的急性鼻炎演变成慢性;严重的鼻中隔偏曲、鼻窦炎要及时干预;邻近部位的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也是形成慢性鼻炎的原因,也要尽早治疗。二是别乱用药。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等,会加重病情,造成“药物性鼻炎”。所以不能一有症状就擅自用药,用药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三是避开污染。远离粉尘环境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甲醛等;避免接触温度和湿度急剧变化的环境,如炼钢、烘熔、冷冻等;减少出入人群密集场所的次数;雾霾天注意戴口罩。因职业关系常待在污染区的患者,建议每天用鼻腔冲洗器搭配生理盐水冲洗鼻腔1一2次。
医院,耳鼻喉技术项目成功终点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