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也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严重的一场战争,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至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的战争持续了整整六年。世界上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战争,造成大约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持续很长时间,造成严重伤亡。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来自于法西斯阵营的头目——希特勒和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不可忽视的恐怖力量和他们血腥的残暴手段,简直就是一场梦魇。
很久以来,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纳粹德国*队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希特勒的残酷统治和严重的洗脑。然而,最近有历史学家提出了另一个观点,即纳粹德国,包括日本等其他法西斯国家,由于冰毒的作用,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成功”。
又回到了20年代。那时,一战刚刚结束,德国作为一个战败国,不但要支付战争胜利者十亿金马克的天价赔款,而且还要受到全盘开发的限制。国泰民安,百姓苦更甚。许多人,特别是一战老兵,为了逃避现实,麻痹自己,开始沉迷于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等毒品。长期以来,毒品在德国以极低的价格大肆流通,
想一想鸦片战争时期,国内吸食鸦片的民众骨瘦如柴,精神萎靡的形象,就可以看出毒品泛滥的负面影响有多大。因此,希特勒于年掌权后,便下令禁止贩卖和流通诸如海洛因和可卡因之类的药物。而这就是所谓的“需求驱动创新”。在全面禁药之后,不久市场上就出现了新的替代药物。一九三七年,FritzHauschild博士在奥运麻*碱使用的基础上,发明了第一种兴奋剂——甲基苯丙胺。上网络简单搜索一下就知道了,这个兴奋剂就是冰毒。
虽然甲基安非他明很早就属于毒品的一种,但在那个时期,它是非处方兴奋剂,可以大肆流通。
结果发现,兴奋剂能轻松解决情绪低落,精神疲劳,体重增加等各种问题,是治疗百病的灵丹妙药。很快,兴奋剂就迅速变成了一种普遍使用的药物,甚至被制成球状,装在巧克力盒子里出售。
对兴奋剂的出现,希特勒也同样十分高兴。对希特勒来说,*队的力量对他想要统治世界是最重要的。而且这种兴奋剂不仅能使士兵们心情愉快,几天不睡觉也能很清醒,而且还使士兵们像战争机器一样勇敢无比。从二战期间,日本著名的自杀性袭击事件中可以看出,据说日*也大量使用同一种兴奋剂。
#如此,用来让士兵不会疲倦,不怕死,心情时时振奋的兴奋剂,以及高端新锐的*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纳粹德国可以称得上是无与伦比的存在。
但这样的德国*队,最后却以惨败告终。在线上可以看到很多历史学家,*事爱好者详细分析纳粹德国最终失败的原因。这一点被提及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无疑是纳粹德国的残忍手段,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愤怒。在中国、美国、英国、苏联和其他26个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德国成为寡不敌众的国家,自然会失败。
但是除此之外,在纳粹德国惨败的背后,冰毒的滥用其实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更不要说一部分士兵的身体被兴奋剂冲昏了头脑,光看看希特勒的改变就足够了。身为纳粹德国的领袖,希特勒的决策对德*的一举一动有着直接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德国人的立场上,希特勒的决策都是果决而准确,使德国的计划很顺利。但在年,希特勒开始使用兴奋剂。流言说希特勒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肉,日日夜夜不抽烟。
但对兴奋剂所带来的奇效,很快就成了瘾君子。由于毒瘾越来越深,希特勒开始出现思维不清等不良反应,判断力和决策力大大下降,导致许多决策失误。例如,在法国敦刻尔克,希特勒下令停止进攻,放走四十万英法联*,以保持对手的全部实力。那些导致法西斯加速失败的致命错误决定。
看得出来,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真的成也冰毒,败也冰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