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人一策中西医结合协同救治 [复制链接]

1#

●南方日报记者李秀婷实习生杨光

从5月21日至6月10日24时,本轮广州疫情累计报告例境内感染者,其中确诊病例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6月10日,广州2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正式出院,还有2名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隔离观察。

广州本地疫情首批患者出院,令人欢欣鼓舞。从临床救治来看,广州本轮疫情有什么特点?针对首次在中国发生社区传播的新冠病毒Delta突变株,广东积累了哪些救治经验?

6月10日,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以下简称“国家工作组”)医疗救治组的两位专家,张忠德与管向东,他们也是来自广东本地的医疗救治专家。

疫情特点家庭聚集性明显,高龄患者多

医院副院长,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德叔”。管向东是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也是国内的“重症八仙”之一。自从去年年初疫情暴发,他们屡次出征驰援疫情救治,哪里有疫情就去哪里。

5月26日,德叔刚从辽宁营口支援抗疫归来,5月29日就立即加入国家工作组医疗救治组,投入了此次“家门口”疫情的救治。而管向东也刚刚在4月底结束对云南瑞丽疫情救治的驰援。

管向东认为,与以往国内发生的20多次局部聚集性疫情相比,广州此次疫情在临床表现上有4个特点。

第一,病毒潜伏期较短,大部分都是在感染后的一周以内就发病。

第二,患者发病以后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比例比以往高,达到了10%—12%。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时间也提前了,以往需要6—10天,此次大部分只有3—7天。

第三,患者的Ct值非常低,Ct值越低就表示体内病毒载量越高。

第四,因为病毒载量高,患者核酸转阴所需要的时间也延长了。以往10天左右,就可以发现有核酸连续阴性的案例。而这次广州疫情从5月下旬到了6月10日,才开始出现连续阴性的病例。

“此次本地疫情表现出明显的家庭聚集性,而家庭聚集性疫情的一个特点,就是老人和小孩被感染的多。”管向东指出,这一次疫情,重型病人大多是70—90岁的老人家,也给救治增加了难度。

张忠德也观察到了同样的特点。他表示,这次疫情,高龄患者比较多。其中,60岁以上患者超过30%,目前病区里80岁以上的患者就有9位,最高年龄92岁。

“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都比较高,核酸转阴相对较慢,但病情的进展又相对较快,有的患者发病3—4天就转为重症了。”德叔说。

他表示,从中医证候看,本次跟既往的国内本土疫情也有较多区别。“出现发烧症状的患者特别多,超过80%,这在之前的疫情中很少见。其中,高热患者也比以往多”。

其次,患者湿气困浊引起的证候表现也比较多。“我们发现不少患者出现胃肠湿困的症状,胃口不好,舌苔很厚很腻,好像铺了一层*泥,大便也不好。”德叔说。

中西医结合

“一人一方、一人一策”辨证论治

为了全力以赴地救治患者,国家、省、市三级专家联动成立了医疗救治组,坚持中西医结合协同救治。“我们从接触到患者开始,不管是轻型、普通型还是重型,都开始积极地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管向东说。

张忠德表示,经过临床观察,中医专家们把此次疫情的核心病机定位在“湿、热、毒”三方面。国家及省市专家联合为每一个患者进行临床辨证论治,制定了“一人一方、一人一策”的治疗方案。

6月10日出院的4例感染者中,均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救治,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可以出院的标准。

德叔说,从目前来看,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普通型患者绝大多数采用中医药治疗就可以解决。在危重病人的治疗上,中医采用扶正祛邪的办法配合西医治疗,为患者的康复赢得时间。

针对患者以发烧为主的症状,中医按照“辨证论治、一人一策”来选定治病的汤药帮助患者退烧,此外,也会选用一些中成药搭配使用。

德叔说,一位50多岁的男患者,进院后迅速高烧,经过3天的治疗,到6月9日下午体温仍超过39度。医疗救治专家临时加大了中医药辨证施治,并搭配使用了中成药。当天半夜开始,患者就不再烧了,精神状态、胃口都有好转,及时阻止了病情向重症发展。

他透露,在此次疫情的患者救治中,中医较多地采用了麻*、石膏、藿香、苍术等药材。在针对需长时间治疗的患者扶正祛邪时,则以西洋参、陈皮、高丽参等补气的中药材为主。

因为病毒载量很高,本次疫情的感染者转阴所需的时间较长。德叔表示,接下来将探索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尽量缩短患者核酸转阴的时间。

关口前移

应及早采取俯卧位治疗

目前,针对新冠病毒并没特效的抗病毒药物。经过一年多的新冠肺炎临床救治经验积累,此次疫情救治中,治疗用药更加谨慎,尽可能选择对病人损害较小、切实对患者有帮助的药物。“不能盲目地凭经验给患者增加任何似乎有用的药物,可能反而会给病人带来损害。”管向东强调。

没有特效药,目前对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都是综合性,其中最关键的措施就是提早氧疗及俯卧位治疗。如果患者有白细胞、淋巴细胞下降的情况,就采取增强细胞功能与免疫的措施。此外,营养支持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我们在临床观察到,那些不吃饭、休息不好、精神紧张的患者,病情就容易恶变。”管向东说。此外,他还强调,一定要在早期就采取及时、恰当、积极的措施,例如俯卧位治疗。

这次新冠疫情,俯卧位治疗是大家公认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手段。为何仅仅一个体位的改变,就能够收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管向东解释,新冠肺炎的炎症渗出通常是在双侧肺的下部。患者平常多为仰卧,这些炎性渗出液就堆积在下肺的后背部。采取俯卧位的时候,双肺炎性渗出就不会聚集在下部,可以改善肺水的流动和肺的氧合。

“我们在临床观察到,有的患者血氧饱和度只有93%、94%的时候,只要趴下来,即使不吸氧,就能达到97%、98%,效果很明显。”管向东说。

管向东介绍,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要通过关口前移的治疗措施,尽量不让轻型、普通型转到重型和危重型。转到重型和危重型的,则实施积极的氧疗、体位治疗以及相应的支持治疗,包括呼吸支持、血液循环支持乃至于人工肺(ECMO)的支持。

人体遭受病毒入侵后,通常在10—15天内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中和病毒,病毒消失,对人体的损害就会消失,患者就会康复。

“家门口”抗疫

阻断变异毒株,贡献“广东方案”

曾多次“出征”支援国内其他地方的局部本地疫情救治,此次作为国家工作组的救治专家,在“家门口”抗疫,是否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既是国家工作组的专家,也是广东医生,更是一个广州人。”张忠德表示,这一次疫情就发生在“家门口”,压力和动力都比以往更大,“我们要全力以赴,守护自己的家园。”

对管向东而言,这已经是他这一年多来经历的第九场战疫。从去年疫情暴发到现在,他在疫情现场已经奔波了多天。他坦言,并没有特殊的感受,“隔离要求、工作状态、对病人治疗的心态都是一样的,都想尽可能地发挥好治疗的效力,早日战胜疫情。”管向东说。

面对病毒变异株这个更强大的“对手”,“身经百战”的两位“国家队”广东专家非常有底气。德叔说,面对病毒变异株,一开始确实感受到了比以往更大的压力。不过,专家们很快就探索了此次疫情的核心病机、发病过程及演变规律,制定的治疗方案也逐渐成熟。

管向东则笑言:“我一直很有信心。”他说,和以前国内的20多次局部本地疫情相比,虽然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太相同,但经过这半个多月的正面交锋,已经有好几个重型的患者转为轻型了。

每天上午、下午,国家工作组的医疗救治专家们都会联合省市专家们各查一次房。对一些症状比较重或者治疗效果不够好的病人,组织开展病例讨论。

“在‘家门口’抗疫,再辛苦也是应该的。”张忠德希望能尽快结束这场疫情,总结经验,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应对新冠病毒Delta突变株的广东方案、中国方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