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你知道中药和西药有啥区别吗?”或许很多人的答案都大致是:药房里配的那种一盒一盒的胶囊或者片剂,说明书上写了好多化学结构的就是西药,而中药就是那种草药、花、石头甚至是虫子等,需要买回来拿个沙锅放在一起煮一煮才能喝的。
你心里的回答也是这样吗?我们先不急着给大家判对错,还是先问大家一个更生活化的问题:我们餐桌上常见的土豆,又叫马铃薯,它是中餐还是西餐?有人说是西餐,有人说是中餐。如果你去西式快餐店吃薯条,那毫无疑问它就是西餐。反过来,你到一个中餐馆去吃炒土豆丝、凉拌土豆丝,那一定就是中餐。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是不是中餐,与原料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我再举个例子,麻*是中药还是西药?估计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会脱口而出,“麻*肯定是中药啊”。麻*的有效化学成分之一是麻*碱,如果问西方学者这是什么,他们一定认为是西药。实际上,麻*在中医看来,是一味地道的中药,主要用它来发汗、平喘、利水,麻*根还能用来敛汗。
好了,现在回到我们开始的话题。你知道中药和西药有啥区别吗?“中药”一词,在古代是不存在的。像“中医”“西医”“中药”“西药”这些词,是近代社会的产物,都是相对言的,古代称中药为“本草”。所以我想在这里先强调一下,那就是中药一定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平时去药店买药,我们会说:“请给我来一味中药”。这里的“味”,指的是一种计量单位。而西药呢?我们常说的是:“我需要吃这种西药”。中药为何不能讲“种”呢?因为一味中药的来源往往不只有一种,比如麻*,就分为草麻*、中麻*与木贼麻*这3个不同的品种。
那么中药为何被称作“味”呢?这个“味”,其实是和功效直接相关的。所以我们用行话来说,学习中药、认识中药、了解中药,应该从它的药性开始,也就是从它的四气五味开始。
四气,指的是中药的寒、热、温、凉4种性质,而这些性质是根据临床的实践推理记录下来的。凡是能治疗寒性病的,就属于热性或温性的药物;凡是能治疗热性病的,就属于寒性药。这就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也就是说,中药的药性与药效,用在患者身上,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本草纲目》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这是中医的治疗准则,要按照中医药理论指导去使用。中医临床诊断上,首先也是要辨别寒热,这是最为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讲五味。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辛味药,能散、能行;酸味药,能收、能涩;甘味药,能补、能缓;苦味药,能泻、能燥;咸味药,能软坚、润下。中药讲的酸苦甘辛咸,是指它的临床药性,大部分也就是他们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味道。比如酸味药,代表是乌梅、山楂,它们尝起来一定是酸的;甘味药,代表有甘草,尝起来是甜的。但还有一些,也不尽相符。比如海螵蛸是乌贼鱼的内壳,白颜色,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由于它有收敛的作用,所以它的药性是咸的,但如果把它放到嘴里去尝,它可一点儿都不咸。《本草纲目》里记载的药物,性味都是李时珍总结记录的,比如淡竹叶、三七……都为后代的医家所遵从,并被《中国药典》所采纳。
我们了解、认识中药除了四气五味,还应该记住药物的归经、升降浮沉,以及药物的七情、毒性、饮食禁忌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每味药物之下,又分为释名、集解、修治、发明、复方等8个部分,主要介绍的是药材、药性与临床应用三大部分。《本草纲目》和历代本草里都提到过中药的基源与功效。比如麻*来源于麻*科,因为它是温热性的药物,可以治疗风寒型的感冒,功能是发汗、平喘、利水。
所以说,认识和了解中医药,一定先要抓住主要的,最关键的就是要掌握它的气和味。其余的,可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