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木麻黄还在讲述他的故事 [复制链接]

1#
什么叫白癜风         https://m-mip.39.net/pf/mipso_6964966.html

(沿海成片的木麻*守护着东山岛。白志强摄)

木麻*还在讲述他的故事

“入冬后,海风较大,就要沿着海岸装上挡风网,保护后面的木麻*幼树。”12月1日,在东山县的“百里木麻*”海湾公园,一排排坚固整齐的挡风网已全部安装完毕。

遥想当年,在波涛浩渺的大海边,东山是风口,是“沙漠”,是饥馁之地。谷文昌以他的智慧和勇气,以对*的无比忠诚和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帮助东山百姓解除风沙之苦,带领群众植树造林、根治风沙、修筑海堤、兴建海港、兴修水利,把一个荒漠化的海岛建设成海上绿洲。

如今,东山岛变了,山山披绿,田田吐翠,水水生烟。青山不语,已成记忆。木麻*不语,已成丰碑。几十年过去了,谷公虽然早已不在了,但是木麻*还在讲述着他的故事。

(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白志强摄)

谷书记的二三事

“每天都有几百人来参观、瞻仰、学习。”11月30日下午,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馆长林文旭又送走了一拨参观者。

林文旭说,许多群众、游客刚进馆时,或许还能兴奋,但出馆时,都神情凝重,甚至眼睛红红的,流泪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内心被谷文昌的事迹感动了!”

年5月12日,东山岛解放,谷文昌随长江支队来到东山。当时的东山,森林覆盖率仅0.12%,外出当苦力、当乞丐的十之有一。“要挖掉穷根,必先治服风沙”,但几十种树轮种了个遍,无一存活。

林文旭介绍说,谷文昌当时就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信念,坚持与技术人员翻遍资料、大海寻针,终于找到了适合在当地生长的先锋树种——木麻*,率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筑起绿色长城,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让一个沙漠化的荒岛变成了绿洲。

初冬的阳光,打在铜陵镇南门海堤上,海风习习,游客众多,这里已成为当地一个热门景点。海堤上的展板上,向游客们展现当年谷文昌率领群众修建南门海堤水利工程的事迹。

“以前的南门湾,咆哮的巨浪经常冲上防沙堤,摧毁民房。”铜陵镇桥雅社区*支部书记谢婉丝说。年6月9日,百年不遇的强台风正面袭击东山岛,铜陵镇损失惨重,民不聊生。时任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心急如焚,下定决心修建南门海堤防御风浪。历经4年,在谷文昌的带领及千百民众的齐心协力下,破解了资金、技术、施工等难题,终于在海边筑起一道坚强的堤防。

60多年来,南门海堤坚守在东海岸上,横卧在铜山古城下,用它厚实的身躯,一次次抵挡了台风的袭击,一次次抵御了巨浪的侵蚀,阻止了海潮逐年入侵的步伐。

(沿海成片的木麻*守护着东山岛。白志强摄)

“先祭谷公,后祭祖宗”

谷文昌的故事,从东山传遍漳州,传到全国。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对谷文昌给予高度评价。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讲到,东山县老百姓逢年过节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

“对于谷文昌的爱戴之情,东山的老百姓可以说是‘刻进去的’。”林文旭说,这些情感都融入他们的血液里了。

林文旭记得前几年的春节期间,遇到低温极寒天气,纪念馆过道两排花圃冻死了,于是临时请了两位农妇帮助种植花卉,其中一名是本地人,另一名是外地的。外地农妇嘀咕道:“这位谷书记有什么好,值得给他建纪念馆,在大冷天里还要我们过来种花。”这句话马上引起本地农妇的强烈不满:“没有谷书记,就没有我们村,就没有我们全家,这是我们亲身的体会与经历。”

“谷公恩情,身在台湾的我们代代铭记。”今年4月6日,当年被抓到台湾当壮丁的后代数十人专程赶到谷文昌纪念馆,站在坟墓前敬献鲜花,默哀鞠躬。现年57岁的台北东山同乡会理事蔡万华说,随着时光流逝,当年被抓到台湾当壮丁的东山青年现大多已不在人世,他们中的不少人留下遗愿,要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谷文昌为民造福、为台属着想的恩德。

“看见木麻*,想起谷文昌。”东山县乡村讲师团宣讲员刘博娴深情地说,她从认识一棵树开始,亲身经历了家乡的变化,深切感受到东山百姓对谷文昌发自内心的怀念和敬仰。在东山,每到清明节,“先祭谷公,后拜祖宗”已经成为一种习俗,谷文昌在东山老百姓心中已经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

“木麻*就是他的丰碑”

冬日的暖阳下,走在东山的海湾公园,壮阔无边的蔚蓝海面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放眼望去,海岸边林涛翻滚。当年谷文昌带领百姓种下的那批木麻*,早已粗壮挺拔。在它们旁边,套种的一批幼树苗开始吐绿成长。郁郁葱葱的木麻*高低错落,犹如一道绿色的城墙迎风矗立。“百里木麻*”“谷文昌绿道”等,无不镌刻着这位老县委书记的印记。

“谷文昌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位优秀领导干部。特别是他在担任东山县县长、县委书记期间,领导全县人民创造出光辉业绩。60多年来,对他的先进事迹和精神的宣传,一直延续不断。”东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斌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学习谷文昌精神进入高潮。东山县强化谷文昌纪念馆、谷文昌干部学院和文昌学村等阵地建设,立体呈现谷文昌精神;锻造文艺精品,以报告文学、电影电视剧、话剧、东山歌册等多种文艺形式鲜活展现谷文昌精神;打造旅游专线,现场体验谷文昌精神;积极探索研究,宣传宣讲谷文昌精神,让谷文昌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谷公虽已不在,但木麻*就是他的丰碑,历久弥新。”东山县委书记陈云水说,当前,东山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为动力,打造“传承谷公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建品牌,实现*建与红色文化同频共振,有效激发基层*组织的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致力于建设生态旅游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富美新东山。“在谷文昌精神的影响下,相信东山县的发展一定会蒸蒸日上,东山县人民生活一定会更富足、更有品质。”(本报记者*如飞萧镇平白志强通讯员林华艺殷琪文/图)

《福建日报漳州观察》由福建日报社主办

欢迎各县(市、区)报道组、各机关单位宣传干事、各乡镇宣委等投稿!

投稿邮箱:fjrbzzz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