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伤寒杂病论麻黄
TUhjnbcbe - 2023/9/10 20:26:00

介绍一下麻*这味药。

神农本草经说麻*:“一名龙沙”,日本的森立之考据,古时候写“沙”字,往往就写胡须的“须”。这个药的确就是一条一条,一丝一丝的东西,所以是有点像龙须。神农本草经写“味苦温”。这还是一个未知数,有苦味是没错,可是用本草学说的通则解释就会有点奇怪。因为发散药通常都是带有辛味!但麻*却是一个没有辛味的发散药,苦味也很淡。这个没有太大味道的麻*,却是中医里面发散发汗药最强的一两味之一。

古时候有些本草书就会写,冬天别的地方积雪都很深了,可种了麻*的地方还没有积雪,就说麻*会把大地的热气都拔出来,当然这是个不知道哪里来的传说,但是我想这是中国人对一味药的药性加上的象征物。

这个药最主要的药性是“宣阳”,或者是“发阳”,就是把身体里面的生命能挤出来,抽出来。象征物的说法就是,麻*的种子里面是黑的,外面是红的,从黑到红就是从肾到心---中国人说肾主五液,人身体的各种液体都是肾在掌管,分给心的液体就是汗,“在心为汗”,就是肾脏把液体分给心,让心能够出汗。这是麻*种子的意义。如果把麻*的茎剖开看,会发现它的中间是比较偏红黑色的,外皮比较偏*白色,所以麻*可以把心肾的元气托到脾肺这个表面的地方来,当然这只是一个说法。

麻*可以把体内的阳气拔出来,当然张仲景在使用这味药的时候绝不是泛滥无度地使用。等学到麻*汤的时候同学就会看得到,张仲景对于什么情况可以用麻*,什么情况不能用麻*汤,都有很严格的规范,所以基本上学伤寒论,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大概都会晓得,不至于说用起来太危险。

感冒的时候,全身都在发冷的,吃了麻*汤就会觉得,身体里一股热气上来,所以麻*的药性说是“温”没有错。但是用“温”不如换一个中医常用的讲法“标热本寒”。以过程来讲它会让身体发大热,以结果来讲,会让身体的阳气更少,让身体会变得更寒。

麻*味道其实很淡的。北齐的徐之才提出的“十剂”理论里面,就说“轻可去实”,就是一个轻飘飘的药可以去除身体里面纠结得很扎实的邪气。徐之才提出来的例子是说“麻*葛根之属”,这个没什么味道的药,它简直是无处不到,力道非常的强。

神农本草经说“治中风,伤寒,头痛”,麻*吃下去让身体的阳气一下子宣发,有什么邪气都会被逼散,人通常就会出汗。其实不分热邪还是发寒邪,都能推出来。“治温疟”,同学不要把它想象成疟疾。*帝内经里说,有一种病是先发热后发冷的,那是先伤于风,后伤于寒。所以叫做温疟。古时候*帝内经的“疟疾”定义是广义的,甚至包括到感冒,所以伤风伤寒,温疟,发*都有用。

“发表出汗”就是代表性的用途了。“去邪热气”也没问题,发烧后发冷,麻*都会有用。“止咳逆上气”是麻*的另外一个功用,麻*能够开毛孔,把邪气都逼出来,人的皮毛跟人的肺是相表里的,能够开毛孔就能够开肺,就可以把人肺里面的邪气都托出来,所以在止咳定喘的药里面,麻*是效果很强的药。至于怎么用,以后的篇章会学到。

“除寒热,破徵兼积聚”,这个很特别,现在的很多医生已经不太会用到麻*的这个效果了。麻*可以开破一些身体已经寒实而郁结的东西,“徵兼积聚”,其实肿瘤病也包含在里面,当然现在可能不一定有人用麻*来直接治癌证,但是在历代的中医用药经验里面,往往会发现破淤血的药或者什么药里面加点麻*,力道会更好,效果会更强。什么地方淤到,积到,麻*的宣阳开破之力还是可以呈现出来的。

比如有个方叫“阳和汤”就是麻*,肉桂,鹿角胶,地*,这些药加在一起,麻*加到地*里面就不太容易让人出大汗了,阳和汤治疗的是“阴疽”,发不出来,整块肉坏死在那边。它就是靠麻*把那块坏死掉的组织打散掉。所以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当然麻*可以在多少有积聚的疾病里面发挥效用,这是有待我们未来开发的。

麻*的节跟麻*的根,效果是不一样的。麻*节有一些能抵消麻*发汗力的成分,根就更明显。所以麻*节和根的药性跟叶子的药性是相反的。所以仲景在写用麻*的时候会写“去节”,这样它的药性才完整,不然它本身会有互相抵触的药性。

有没有用麻*不去节的呢?有一个从麻*汤和麻杏甘石汤变出来的时方,是宋朝的《和济局方》里面的方,叫“三拗汤”,是治疗肺中有邪和治疗喘跟咳的方子。三拗汤就强调“麻*不去节,甘草不炙,杏仁不去皮尖”这里麻*不去节的意义是,如果用了不去节的麻*宣发的力量就不会太强,把麻*的药性稍微拗一下,让它不要那么猛。这是治喘的常用方子。同学不用特别记,学会了麻*汤,会了麻杏甘石汤,三拗汤也就自然会了。

张仲景的书里,用到麻*都会把麻*先煮,比如7碗水先放麻*煮掉两碗水,然后再捞掉上面的沫。古人说煮麻*的水上面悬浮的渣渣,吃了会让人心烦神昏,所以就要把它拿掉,让药性不要太烈。可是现在的麻*,其实不必先煮掉两碗水捞渣了,因为现在中药行卖的麻*,都是制过的,已经清过一遍了。

首先麻*是一个治外感,发汗发表很有名的药物,现在是直接学伤寒论,所以麻*理所当然地就会用了。其实麻*在历代,中医都是不太敢用的。成都人和上海人是特别怕麻*的。原来经方的医生是很少的,民国初年有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叫做恽铁樵,他是一个文人,不是医者出身,清朝末年在上海商务医书馆当编辑,他的小孩子生病,第二个儿子跟第三个儿子都是外感热病,有点象麻杏甘石汤证或者是麻*汤证那种病死掉的。后来他自己在家读伤寒论。过了一年,第四个儿子又发热,无汗而喘,病症跟他之前夭折的两个儿子是一样的。请外面的医生来开药,又是一些栀子,豆豉,豆*卷,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这些温病派轻飘飘的药,吃了以后热也不退,喘更严重。因为需要用到麻*宣肺的那种喘,却用了清凉润肺的药,效果其实会很糟,不但不能够把邪气托出来,反而让它郁闷住。

恽铁樵先生就急了,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在房间里面踱来踱去,他想了一个晚上就跟他太太说,从前老二老三都是这样死掉的,现在的医生还是象当年一样不中用。他就觉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自己在家拿着伤寒论这本怪书,把药开下去。于是就放胆冒险开了一个方子:麻*7分,桂枝7分,杏仁3钱,炙甘草5分,然后全家战战兢兢地给小孩吃下这个超级轻量版的麻*汤,吃下去之后就比较不喘了,皮肤就有一点点湿润了。再喝一贴就痊愈了。从此恽铁樵就从一个文人变成经方复兴的中坚分子。大声疾呼:要用经方!但是每次又很小心地用,麻*只放7分。

当然象曹颖甫,张锡纯同时代的经方家,他们用经方就开得很重。甚至象广东的“陈大剂”陈伯坛根本连古今剂量的换算都不晓得,书上写六两就开现代的六两,还是蛮好玩的,但是药效真的都非常好。所以从7分到6两,都是任君选择。

我们中国的确是有很多时代是很怕麻*的,就觉得一发就不得了。而且加上温病学派的流行,有些不太了解状况的人,就念叨南方无伤寒或者怎样,乃至于这些重要的伤寒方都不用,不用的话,那些病就会变得很可怕。象麻*系的病,如果是一个熟悉伤寒的人就会觉得,SARS有什么可怕的?就是一个麻*汤证而已!或者是一个大青龙汤证!很普通而已,家常中得了,自己就医好了。但中医界很多人都是不用经方的。

麻*治疗喘证,主要会跟西医的一些东西搞混。西医如果遇到喘证,往往会说它是“急性支气管炎”,“炎”字一出来,就会要什么清热消炎杀菌的药,所以这样的思考往往会混杂到中医的思维里来。但真正的中医在治喘的时候,是以驱邪为主。而且中医的辨证点往往不会觉得那么多的喘都是发炎,很多喘都是把风邪去掉就好了。之后的麻*汤或者是麻杏甘石汤都会针对喘这个字做一点事情。甚至是葛根*芩*连汤,也是以喘为主证,只是这个喘不太需要直接用麻*或者杏仁这类的药。

用麻*治喘主要记得一个原则,就是如果是一个有长期气喘病史的人,用麻*这一类的药驱散肺部的风邪可以定喘,这是没错的。但通常这样体质的人,他的身体都比较虚,所以在治喘的同时,还是要给他吃一点补肾药。六味地*丸,八味地*丸之类的,还是要补肾固本。就是,治喘的药归治喘的药,补肾药还是要吃。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做法。当然这么说也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同学知道麻*可以对于肺部有这么多的作用,而且效果是蛮强的就好。当然治喘用到麻*,剂量都需要很重,绝不是象恽铁樵那样7分,治小孩的麻*汤。因为用的重,所以就要用些补肾药来治本。

另外麻*还有一个用量很大的单方用法,也是听听就好,不敢用就不要用。有一种癣,很痒的皮肤癣,如果是夏天痒得特别厉害的,那种癣临床上是只用一味麻*来治。每次用15g的麻*,有差不多现在的4钱,用大半碗水,快火猛煮5分钟就好,一天喝2次,等于一天喝30g麻*,还蛮多的。通常是吃到3帖到10帖,特别痒的癣就会好。为什么天气热比较痒?是什么病机?它是用的桂麻各半汤的理论,天气热的时候人的气是往外开的,是适合把邪气推出来的时候,可是却推不出,于是就特别痒。所以就用麻*帮忙,几天之中就可以医好。如果是冬天特别痒就另算,就不是用麻*了。

至于麻*的用量,是可以非常悬殊的。一般来讲是,腠理越虚的人越不需要用很多麻*,所以南方人用麻*就量少些,北方人皮肤比较粗,比较厚,麻*就要用多些。如果是阳虚阴实的人。就要考虑副作用了。且不要说麻*汤了,桂枝汤都能把人吃到脱阳,吓都吓死了。狂汗不止是用麻*用到脱阳的副作用之一。

老人家如果吃到感冒药里有麻*的,比如麻杏甘石汤或者小青龙汤这样的咳嗽药,即使只是吃科学中药1g,2g,那也要问他,有没有觉得胸口心慌慌的,或者是坐在那觉得自己心跳,心慌或者心悸,如果有的话,就要帮它补心阳。如果只是刚开始心慌心悸的话,就用收涩心阳的生脉散就可以,不然的话就用桂枝甘草汤,桂枝跟干草加在一起也很能够补心阳,桂枝甘草汤的主证就是,想要用手按住胸口才会比较安心,那就是心的能量不够了。如果还怕他心阳继续散掉,还可以在桂枝甘草汤里加龙骨和牡蛎,变成桂甘龙牡汤,更收涩元气的。

如果用了麻*剂造成狂汗不止,那就用桂枝加附子汤;还有一种情况,肾阳虚的人用了麻*。会觉得腰软软的,直不起来,或者是尿尿的时候觉得一泡尿那么久都还没尿完,小便很没力。这样子的时候用一些补肾阳的药也是可以的。如果已经没有外感了,就用肾气丸。如果感冒没有好透的话,直接拿真武汤来医治他。真武汤是一个固护肾阳然后去除水毒地方,所以如果是吃了麻*剂发现在小便方面,已经没有那么好了,就可能要用真武汤来调整。

心悸心慌心跳,或者汗流不止,或者小便不顺,是这三种差不多范围的药。那当然要三合一的话,那就小建中汤。如果一个人需要用麻*汤发汗,但是他的底子不够好,经不起麻*汤发汗,许叔微就归纳出,先给那个人不停地吃小建中汤,吃到身体有一点底子了,再用麻*汤发汗就没事了。所以小建中汤本身对于阳虚,气虚血虚心虚,都还有一点用。所以小建中汤也是可以用的一个顾护麻*副作用的方式。

当然刚刚说到夏天特别痒的癣,用麻*如果不敢用的话,那用阳和汤也可以。多吃几贴也会有类似的效果。

麻*在中医临床上,还有一个用途,是在一些重大疾病上很有功用的。金匮的水肿篇能读到,麻*治疗水肿是很有疗效的。一般那种急性肾炎,肾小球发炎之类的病。以麻*石膏为主,可以发挥到很好的疗效。这类严重的水肿,中医称为“提壶揭盖法”。如果一个茶壶水倒不出来的话,把茶壶盖拿掉就比较容易倒出来。所以他们认为用了麻*,毛孔开了,小便就会能够通下去。当然用比喻说法,不一定很恰当。

麻*通阳用来治疗所谓的痹证,麻痹的痹,就是象风湿,痛风,方子里面治疗风湿病有一个叫麻*加术汤。麻*汤里面加白术,用了白术让麻*的发汗变得比较温和,吃下去以后会觉得酸的两条腿变得很冰很冰,药效有多快?如果科学中药的话,含在嘴巴里面的那一瞬间,就会觉得两个膝盖,大腿开始好象有冷水泼上去一样,这是治疗风湿的。痛风的方子,比如金匮要略里的桂枝芍药知母汤,或者是乌头汤,里面都有麻*,就是麻*跟其它药物协同起来,治疗这种风湿类的病,其实效果是很好的。

还有一点就是,麻*一般把它当作是开汗孔,通小便这一类的药。中医临床上会把它用在一个相反的方向。比如来治疗小孩子尿床,或者是治疗大人的尿失禁。以后会学到一个治肺热咳嗽的麻杏甘石汤,麻杏甘石汤本来是一个肺热而喘的咳嗽,可是在临床上会发现有一些尿失禁的患者,尿失禁的原因是因为肺部的气是不通畅的,所以尿会失禁。用麻杏甘石汤治疗他的肺,反而尿失禁会好。如果没有肺热的状况,只是肺有邪气的话,就光用麻*5甘草5蜂房1。5、5、1的比例打成粉,然后每次4g用热水吞,那这是治没有热象,却因为肺的气机不畅而尿失禁会用的药。

用化学成分说麻*,它能够发汗、平喘、利尿;这样的说法是我觉得是比较单薄的。讲这么多的层面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够比较完整地证实这味药在里面是怎么运行的,这样在用它的时候就多几分把握。

1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杂病论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