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的缘起,要从一个赴日研修生说起。年5月,在国内的培训机构培训三个月之后,28岁的王强,飞到日本东京地区,入住某株式会社的草莓基地,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研修生日子。
旺季的时候摘草莓,淡季的时候整理草莓大棚,翻地,为下一季种植做准备,为了生活,他一切的苦和累都能忍受。
年8月的某天晚上,结束了一天高强度的工作,王强觉得有些呼吸困难,开始他只归结为劳累所致,以为歇过就会好。
不料,这种情况开始反复,频次变密,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干活时症状更是凸显,常伴有咳嗽,一个半月后,还出现了紫绀——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导致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临床表现,表现在王强身上,他的口唇、鼻尖、舌、颊部等处,青紫连片,尤为明显。
一直想回国后吃点中药调理调理,可合同期还有一两年,不得已,去了日本人开的药局,去看了汉方医生,因为不能用保险,全自费,一个月花费日元,吃了五个月,不仅没等到渴盼的效果,似乎咳嗽和胸闷还加重了,紫绀的面积也在蔓延。
关于汉方医学
后来我才知道,那个汉方医生,辨错了证型——他把风热犯肺型,错当成了气虚血瘀型,开出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去对治,结果自然无效。
两种证型虽然在症状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症结处的病因、病机,却是迥异的。
为了让不了解“汉方医学”的读者明白,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个知识点:
汉方医学的根源,就是咱中国的中医中药,后经过日本的本土化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医学体系。
近年来赴日本旅游的人,都非常热衷于购买"汉方药”,其实,它们都是我国中医的经典方——想到此节,作为一个老中医,我心里难免心酸、焦灼。
汉方这次跑偏的根源,其实可以追溯到日本18世纪的医家吉益东洞,他当年对《伤寒论》有一个误解,认为“《伤寒论》惟方与证耳”、“只有张仲景之随证投药,不拘病因,最可推崇”。
以讹传讹之后,日本汉方中的一派,便变得跟西医的“综合症”、“症候群”一样,认为那些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目前找不到特异性的原因,或者认为背后的原因不重要,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对症治疗”——王强的遭遇,就是这一派的流毒所致。
可是,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的一名老中医,我深谙伤寒之机理,知道仲景爷说过“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之……”——可见《伤寒杂病论》本书的目的,是辨证求因、求机,与吉益东洞的理解完全相
我的越洋治疗
年3月,工休的时候,王强在网上浏览,不经意看到了我的跟慢阻肺相关的文章,他反复阅读,一边读一边思索,心里在慢慢有了主张。4月11日,周六,王强跟我做了视频连线。
就像我前文说到的,王强的病症属于风热犯肺型,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喘逆胸闷,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常伴恶风身热、头痛口渴、鼻流*涕等表证,舌苔薄*,当以疏风清热,肃肺化痰为治。
方用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药取菊花、杏仁、连翘、桑叶、桑皮、桔梗、*芩、生石膏、前胡、牛蒡子、炙麻*、生甘草等每日1剂。
跨海邮寄中药材,也是个麻烦事儿,起初我们找的DHL和UPS,都是不能寄药品的,最后还是找了国内的EMS,慢腾腾的,差不多花了七八天才到。
此后随证加减,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到年11月初的时候,王强的咳嗽气喘平息了,咳痰变得爽利了,痰色也变正常了,头痛口渴、鼻涕横流的表证也统统去除了,身上的紫绀,也在逐渐变淡。
初见疗效,病情稳定下来之后,考虑到他离回国之日也就几个月了,我就给他开了一些中成药,桑菊合剂、止咳枇杷露、蛇胆川贝液、三蛇胆川贝露等,这些,在当地中华物产店即可买到,把这当作为权宜之计,让他先维持着,等回国后再深度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