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陈余粮中医诊脉的那些事儿
TUhjnbcbe - 2023/10/2 17:36:00
北京最佳皮肤病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06/6083932.html

前言

陈余粮老师是正安古典中医私塾的一位主讲老师,同学们对老师的评价是——精于脉诊,擅用经方,把中医说得像单口相声,脉法讲得通俗易懂。

陈余粮老师常常说:“学脉第一步,是要忘掉脉。”“要活在脉理中,不要死在脉象下。”

拍摄于课堂

学脉之要,重在脉理

学脉第一步,是要忘掉“脉”。若心中有“浮、沉、迟、数、虚、实、滑、涩”等种种“脉象”,便很难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脉象”。

脉象本身是无名相的,落于书面的脉象,只是为了便于记录和交流。如临床中,同样是“浮脉”,有时可用“开”法治疗,有时则需用“收”法治疗。

不要急于给指下的感觉定名,“浮、沉、迟、数、虚、实、滑、涩”等名号不重要,重要的是指下脉象形成的机理。

要活在脉理中,不要死在脉象下。

脉诊不难,难在思维的改变。“脉”都会摸,“症”也客观存在;治病之难,难在找到“脉”和“症”之间的联系,难在如何将“脉”和“症”挂钩——唯其精研医理,方能别有会心。

拍摄于课堂

由“形”而象,由“象”及“理”

“形、象、理”是脉学必须具备的内容,由“形”呈现一种“象”,然后推导出“形”、“象”背后之“理”,即是脉诊。

比如,寸脉摸到“细涩脉”,即细而不流利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由“形”表现出的一种“象”,而这种“象”的形成,则必然需要有一个“理”的支持。

可以假想,如果我们不知道“细而不流利”这种脉象的名叫做“细涩”,只是指下的感觉是寸部的血管是细的,且血运并不流利,那么一样可以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细”的状态,是因为血管中的“阴液”少了。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会导致“不流利”呢?

譬如过去农村浇地的水渠,导致渠水流动不顺利的原因,可能是渠中淤泥、杂草、石头等杂质太多,也可能是水泵抽上来的水本身动力不足。

人体的血脉也是一样,可能是瘀血、痰浊、气滞等“杂质”太多,也可能是人体本身“动力”不足——这就是一个由“象”及“理”的过程。

治疗上,“阴液”不足了,就要养阴、养血;“杂质”太多了,就要清瘀、化痰、行滞;“动力”不足,就要补气、补阳。

当然,根据病情轻重及个人体质不同,以上治法又当各有侧重。

气血先见,气血后见

所谓脉者,气血之先见,即气血在“动”之前即可感知的机体信息,它揭示了气血的状态。

脉象中我们摸到所有有形的“实体”,都是人体正常气血化生的,所谓“气血聚则成形”;若脉象中出现“虚空”的象,即为气血不足所致。《内经》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此之谓也。

所谓色者,气血之后见。若病人的形色表现为“胖、黑”之“水”象表现在后,说明这个病人的病情经历了很长时间,虽然目前的形色为“水”,但脉象却揭示了其因长期生病而导致的“孤阳”状态,所以比较难治。

拍摄于课堂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如何看待“营卫”?“卫”,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营”,则常营不已。

营卫在生成和运行过程中,五脏六腑、阴阳气血津液都参与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营卫的病变,因此营卫病不可拘泥于解表法。

如果一个人熬夜,则卫阳不能入于营阴,五脏也就得不到卫阳的补充,从而不能腐熟水谷,运化精微;到了白天,五脏六腑之阴又无以济阳,则卫阳不足,加上五脏所化营阴亦不足,便表现出营卫不足类似于阳旦证的表现。

对于该证,《伤寒论》中先与甘草干姜汤复其阳,再与芍药甘草汤复其阴,其人阴阳得复,剩下未腐熟之水谷,则以调胃承气汤化而下之。

若病人表现为头痛,脉象上唯有左尺脉不足,则知此头痛为肾水不足,不能上养与髓海,髓海空虚所致,可用六味地*丸;若因肾水不足,不能养木,则可在六味地*丸基础上加黑豆养木、白蒺藜平木;若同位左尺脉不足,但表现为咽痛,则须用猪肤汤治之。

可见,学脉最怕“学死”,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其中的“理”。

拍摄于课堂

举例肺病,琐谈脉证

一切“表证”,脉之以中取以上表现为“浮”象为主的,方可用“开*门”的方法治疗,如麻*汤类方。

麻*汤中,桂枝可温经,为升乙木之药,而非解表药;乙木升,化为“火”,这个“火”对治“寒”。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麻*的性味是苦温,可以治寒热,而非后世所谓辛温,可见麻*为“开*门”之药,亦非解表药;杏仁降肺气而化生水。

乙木升则化“火”,为阳;肺金降则化“水”,为阴;“火”降于“水”,方能化为汗。至于甘草的作用,则为滋脾胃以养营卫生化之源。

右寸脉“浮紧”,为“不开”,乃因肺气收敛太过而卫气不出;若右寸脉为“沉紧”,则是因为肺内“温度”不够,营阴不出而化“水”,即肺中有寒饮。

此时,若其他部位脉象均为“沉紧”,则可用麻*细辛附子汤;若其他部位脉象正常,则不可用附子;若脉象“沉而不紧”,则不可用细辛;若脉象“沉而微弱”,则应加大“土”之力,即理中汤法。

由此可见,治疗肺病,离不开“土”。

所有“表证”,症状上有流清涕、打喷嚏等,若脉象沉取为“虚”、“空”的,无论风寒、风热,甚至温病,皆不能“解表”,而应当建中,即所谓“虚人外感建其中”。

若脉象沉取“虚”、“空”,症状表现却见*痰、发热、口渴等热象者,则可在建中的基础上,合白虎汤类方。

若患者咳嗽不甚,稍有痰,右寸、关“虚弱”,可用六君子汤;若患者活动后咳嗽,左尺脉“沉”,则可在六君子汤中加熟地、当归,即金水六君煎。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余粮中医诊脉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