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医圣故里话发展
TUhjnbcbe - 2023/11/24 8:23:00
文案策划招聘求职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0845.html

金秋十月,第十五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在南阳开幕,众多海内外知名中医药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汇聚一起,在医圣故里感悟中医药文化。医圣故里又将与中医药演绎哪些精彩故事,擦出哪些新的火花?
  

 一座祠连古今
  

苍柏翠绿、古树逶迤,10月23日,医圣祠文化园庄严隆重,上百位国内知名中医药专家学者前来拜谒。“每到南阳,医圣祠都是我必去一站,这是我们中医人寻根问祖的地方。”一位游览祈福的中医药学者说。 

 “眼前的医圣祠,总面积只有18亩,在明清极盛之时,比现在的三十倍还大。”南阳张仲景博物馆馆长刘海燕说,今年3月,医圣祠文化园暨张仲景中医药博物院项目正式奠基,以医圣祠为核心,一座集馆、院、祠于一体的园子,将恢复到明清时期的规模,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
  布局不止于此,中医药传承发展,人才更是关键。一所在中医药界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正在加紧建设,正在复建的张仲景国医大学,占地亩,计划于今年招生,将为中医药发展培养更多年轻力量。 

 “在改革开放初,张仲景国医大学曾培养过很多中医人才,希望南阳能借此机遇,培养出更多仲景人才,推动中医药发展。”在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开幕式上,“人民英雄”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阳市中医药发展战略顾问张伯礼对这所大学寄予厚望。不久后,仲景学子朗朗书声将在医圣故里响起。

 一棵草走天下
  

“质地细腻轻柔,闻着有股清香,只有南阳的艾才长这样。”南阳七里园乡达士营村的药益宝公司董事长查洪付说着,从整跺摞起的艾绒中随手抽出一撮儿,搓一搓,双手摊开。
  “艾草是百草之王,艾灸祛湿驱寒。”在查洪付眼里,棵棵艾草都是“宝”,艾柱、艾条、艾绒被、艾草浴包,从生产、加工到研制,可就地取材、方便加工,还能带动就业。
  在一条全自动卷条机生产线上,朵朵艾绒随机器的轰鸣声加工成根根艾柱。马营村的陈东丽熟练地拣装,显得十分开心:“从前在外地打工,孩子老人一直没人照顾。如今家门口骑电动车不到10分钟的路程,每个月也有近元收入。”
  

一颗艾草连民生,“药益宝”只是南阳余家艾制品加工企业的缩影,因“艾”生财,因“艾”致富,小艾草已成为南阳人的“致富草”。
  

在南阳,艾灸馆遍布城乡,临街门店艾制品门类众多,山区艾草产业园漫山飘香。据统计,目前,南阳人工种植艾草面积近30万亩,艾制品占全国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艾草种植基地、艾草收购集散地和艾草产品加工基地,年产值多亿元。
  

民间有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一颗艾草,寄托出古人对生命的祈愿,也传递出南阳人对艾草的深情。

 一张方传百世
  

医圣祠内,一幅镌刻着《伤寒杂病论》药方展板十分醒目。“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中,有个中药方子‘清肺排毒汤’,便来源于此。”讲解员对来参观的群众一一讲解,听者卓有兴趣,好奇盯着石刻上的图案。
  

麻*、杏仁、炙甘草、柴胡……二十多味中药入药,在沸水萃取中幻化出奇妙的功效。古曰“上工治未病”,一部伤寒医天下。“去年应对新冠疫情,仲景经方在治疗新冠肺炎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全国乃至全球抗疫中成效显著。”国医大师、南阳人唐祖宣曾在去年受邀加入国际战“疫”,为多国开出抗疫中药处方。
  

在新冠肺炎疫情临床救治中,河南省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的中医药使用率达%,有力支援全省疫情防控大局。“积极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也将加快河南中医药强省建设迈向新的步伐。”省卫生健康委*组书记、主任阚全程说。
  

搭建“一会一节一论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会展平台。从医圣祠到艾草,从仲景经方列入中医抗疫方剂,到“南阳艾”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仲景故里,更多中医药的出彩故事还在续写。(记者璐瑶)。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圣故里话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