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吴箎(chí)的临证医案笔记里面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个病人患有发热、头痛、干呕、烦躁等病症,都认为是因为天气寒冷感受风寒致病,应当用麻黄汤来治理,而之后医家通过问诊和切诊,发现患者的脉象浮大而滑,明显就是虽有邪气但是并未深入,也就是中医里面的外感风寒、内停痰饮证。
最后用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一剂药方,第二天患者的寒邪就退了,而且脉象静和,身上也没发热,病症几乎完全消除,这里用到的方子就是接下来要说的参苏饮。
参苏饮是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一剂解表药剂,根据这个小故事,其实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它的功效,具有益气解表、理气化痰的作用,经常被医家用来治疗气虚外感风寒、痰湿证,可以说是解表驱寒、化痰除湿的常用药方,而且是名医都爱用。
参苏饮这个方剂所调治的病证,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病因大多是身体本来就气虚不足,体内又有痰湿积聚,再加上外感风寒,寒邪的侵袭,所以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症。
外在的寒邪束于体表,与我们体内的正气相互抗争,导致体内卫阳之气阻遏,肺气郁闭不畅,因此一些人就会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但因气机被阻,汗液不能透过腠理排出,所以也就并不会有汗液排出;风寒通过我们的呼吸进入肺部,加上体内痰湿壅滞,气机运行不畅,所以也会经常感觉到胸腕胀闷,咳嗽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