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合方从桂枝汤合麻黄汤开始,其中用意和现代因为有兼证相合有相似之处,但是更加注重的是病机的变化,是由于病机的变化导致用麻黄汤太过,用桂枝汤不合适,而正虚邪微留,需要麻黄汤发汗,又需要桂枝汤调和营卫,所以出现两方都减量来合方。一般仲景在兼证的时候还是多习惯于加减某味药来治疗,而不是合方。合方往往是病机出现了变化才使用。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太阳病已经八九日了,但是还是寒热往来,但是发热多,大小便也正常,不呕说明没有阳明、少阳证。已经过了7天,要不传经,要不好了。而这时候两者都不是,主要是正气不足引起的,脉虽然微但是和缓是快好了,只不过病程长了点,脉微但是还怕冷,是此阴阳俱虚,如果面色反有红的是还有邪气在表,需要小汗出,身上痒。麻黄桂枝都1/3,是因为正气不足,又需要小汗,身痒说明邪气不盛,却在肌表,所以皮肤瘙痒。-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本方用量更小,桂枝汤5/12麻黄汤2/9,桂枝汤比上方量要大一些,麻黄汤比上方量要小一些,主治的病症类似。更偏重于桂枝汤证,主要是恶寒更加不明显。
从这个方证看,恶寒发热是有表症,身痒是有表症但是正不足,邪不盛,所以抓住这两个主症,我们就可以扩展桂枝麻黄汤的主治范围。目的就是为了小汗。治疗过慢性荨麻疹,用本方,一旦有忽冷忽热的现象,或者是既畏寒也怕热,加上身痒,就可以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出汗后效果良好。另我们在拔罐的时候,很多人拔完罐皮肤瘙痒,有一部分人是因为虚证,有一部分是因为邪气未尽,在肌肤腠理之间。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本方是桂枝汤和越婵汤合方,桂枝汤用量1/3,越婵汤用量1/8,越婵汤: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甘草,本方与大青龙汤所用药物就是少了杏仁,所以主要也是用于外有表寒,内有郁热,但是这和大青龙不一样,其脉微弱,还有本身阳气不足。所以用于外邪轻,内热不明显,还有正气不足的时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