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中域教育法正
学中医并不光是中医专业的人的专利,而是一种情怀,一种修养,一项技能。自古以来,就有各种各样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中医。很多人都是受益无穷,当然,也有人深受其害。为什么会受害呢?因为他们把中医学死了。
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这些人是如何把中医学死的。
1,现学现用
清朝医家陆定圃在《冷庐医案》中无奈地讲,很多士大夫,也就是知识分子,不懂医,又喜谈医事,研究不精,就孟浪服药,往往误事。见到无力疲乏,就以为是气虚,就吃人参、黄芪,殊不知疲乏无力还可能是湿困或伏热,越补气越壅滞,补到最后会死人的!
当今社会,有知识的人多了,各种信息也很容易获得,一知半解、现学现用的情况就更多了,误事的也不少,他们自己还蒙在鼓里。误事受害后,有人仍对中医深信不疑,有人则开始骂中医。
我喜欢早起读书。有位初学中医者问我,会不会早上看到书里的新东西,白天就会去用?我说,不会,起码半年后才用。要我仔细消化以后,才敢用。
2,盲目联想
听说大剂量的附子回阳救逆,能起死回生,就觉得太神奇了!太厉害了!其中到底是含有哪种强大的生命元素啊?我要是天天喝,岂不是会长生不老?即使不长生不老,延年益寿也好啊!永葆健康也好啊。于是,克附子久煎喝下,几年前曾是很多学中医的人的一种风尚,有人喝得晕乎乎的了,有人流鼻血了,有人眼睛花了脸也黑了,有人赶紧找来蜂蜜或甘草救回一条命然后继续说附子神奇中医神奇,有人喝完精力充沛啥事没有殊不知病根已经伏下……
其实,起死回生是起死回生,养生是养生。起死回生要用重药,养生则贵在日常的用心珍惜和平淡坚持,急功近利地养生,基本是找死。
上面这两条主要是针对中医爱好者,他们把中医学死,只能害自己和家人。但后面这四条,则是很多医生容易犯的错误,他们如果把中医学死,危害面就大了:
3,望文生义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某头衔很多的著名中医,在那里讲养生,大谈“酸能补肝,苦能补心,辛能补肺,咸
能补肾”,这是哪里来的理论呢?中医只讲“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咸入肾”,入不等于补。一字之差,就看出一个人对中医的理解是精还是粗。
其实,入了,然后才能考虑是补是泻,而补泻还分阴阳,不可一概而论,以酸为例,如肝后,可以柔肝养阴,则可以算是补肝阴,但从肝阳的角度讲,酸则收敛肝阳,是偏泻的。从肝的喜恶而言,肝喜散,喜条达,而酸收则是泻肝的,《辅行诀》已有明言。说一句“酸能补肝”,比当街裸奔还丢人现眼。这样读古人的书,中医在他的学问体系中,只是一具发臭的僵尸。
4,追求确定
你说参芦有什么用?马上会有很多品学兼优的同学回答说:涌吐。
不错,课本背得很溜!那么咱们几个弄点儿参芦来尝尝,看看到底吐不吐?不吐?那加大剂量。还不吐,那再加大剂量。还不吐?那就得停下来动动脑子了。必须是虚人、上焦有邪,才能用参芦涌吐。你一正常人,上焦又无实邪,那么,参芦它就吐了。
可见,药无定用。中药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此外,用麻黄也有发不了汗的,用大黄也有大便泻不下来的,参附汤也并不是每次都能起死回生……中药书里明明说某方某药有什么效果你用了却没有的,还见得少么?你就从没想过是什么原因么?受西方思维影响,当然也是出于自身惰性,人们总是希望有定义、有定性,但实际上,你一追求这些确定的东西,中医就被你学死了。中医总是不确定的,中医越老越胆小,江湖越走越担心。
我有位老师,出版社请他写书,可他总是说东西还不不成熟。而在私底下,他对我说,临床起大作用,给人大启发的,就是这些不成熟的东西,不能讲,一讲就会被人批驳,甚至会被人误读误用,但在自己信任的人面前,可以肆无忌惮地讲,大家有默契,心照不宣,这些不成熟的东西就像一朵朵含苞未放的花那样美。
5,故步自封
哪本书好哪本书不好,我从来不问别人。很多人,尤其是学有所成的那些前辈们,都有一个毛病,对书的评判有主观偏见,合自己胃口的,就说是好书,不合自己胃口的,就说不好。跟自己的知识结构吻合的书,就说是好书,边读边赞叹,其实他并不是在赞叹这本书,而是在赞叹自己的知识,这样读书读下来,他进步并不大。跟自己已有知识结构不吻合的书,他就说不好,直接排斥,其实是在故步自封,排斥异己,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惰性。
实际上,古人的书能流传到现在,都是值得重视的;今人的书能出版,也都是有一些东西在里面的。善读书的人,无论什么书,都能从其中有所收获。而一个中医一旦故步自封,马上就有一种错觉,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谁都瞧不起,这就更麻烦了。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中医互相不服气,互相瞧不起。其实,不服气别人、瞧不起别人,正提示他知识结构的欠缺,以及由这种知识欠缺产生的嫉妒或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