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过这句话: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意思是:中医的秘诀藏在药量多少里面,要用心揣摩才能得出真知,即使知道方子药物的组成,不知道具体剂量,也治不好病。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它传递的信息大致是:药量记心头,天下任我走。被很多中医人奉为经典。
这句话的出处无从考证,但针对这句话的论述很多,如李东垣在《脾胃论》记述“君臣佐使”用药搭配,王清任在《医林改错》强调: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等等。
不过,很少有人质疑“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说法到底合不合理。其实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
因为中医是包括问诊、辨证、针灸、推拿、砭石、中药等在内的一大体系,仅把“中医”等同于“中药”,把中医的范围“看窄了”,把中药的含义“看小了”。
临床实践感到,“中药不传之秘”至少有4个方面,每一条都像“扣衣服扣子”一样,只要扣错一个,后面就全错了。中药起效治病根本无从谈起,甚至会引起反作用。
这4个方面包括:
一、药材加工
很多人感觉现代中医在走下坡路,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多少好的药工了。一个懂种植、识药、辨药、会炮制、有原则的药工,在中医行业是“国宝级”的存在。
中药材的炮制,是秘不示人的,或者“传男不传女”、“传嫡不传庶”。正确的炮制中药,能减毒、增效、保存、使用,这是“中药不传之秘”的第一道关口。
中药的加工方法很多,大致分为生晒、炒制、炙制、煮制、蒸制、炖制、发酵、干燥、熬膏、制丸等十多种方法,每一种加工方法都有不同的手段,每一种方法对应的药材功效是根本不同的。
比如:黄芪切片生晒可清肺利水止汗固表,蜜炙可治血弱补肺虚,炒制能调理脾虚,酒炙是治肺寒和中气下陷的。
还有,鸡内金生晒,是消食化瘀的,炒制是消积导滞的,醋蒸是健脾疏肝的。
药材加工不给力,或者加工搞错了,后面很可能全部错了。
二、用药比例
我们看中医典籍,大量药方是标注了剂量的,但临床应用总感觉效果未充分发挥出来,除了古代的计量方式与现代有差别,需要换算之外,很多人归咎于药材不好、辨证不准、中医不行等原因,其实还有一个“用药比例”的关键秘诀。
换句话说,用药比例不对,药方效果就打折扣了,甚至与治疗意愿背道而驰。
比如,同样是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材组成的药方,如果没有比例,就没有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小承气汤的区别了。
还有,桂枝与白芍同用,是药方很常见的组合,当桂枝与白芍等量,是解肌发表的;桂枝加倍,是温阳降逆的;白芍加倍,是解表和里的,根本不一样。
还比如,麻黄汤的麻黄、桂枝比例多见于3:2;枳实丸里的白术、枳实之比是2:1;白虎汤里的石膏与知母之比是3:1,;当归补血汤里的生黄芪与当归之比是5:1,等等。
而且,用药比例还有一个“药用部位”、“药材年龄”、“雌雄有别”的秘密设置,如:当归分为头、身、尾、全株等4部分,每个部分入药效果不同;陈皮和青皮同出一物,但年龄不同,效果不同;地鳖虫只有雌体可入药,雄体不行,等等。
三、引经药
引经药又叫“药引”,它厉害之处是在药方用量很少,但能“四两拔千斤”,这是中药里重要的一项“不传之秘”。
引经药是在中医详细问诊、正确辨证的基础上使用的。比如,同样是头痛症状,不同部位的引经药是不同的:
头两侧位置疼痛,用川芎为引
额头疼痛,用白芷为引
鼻和额头部位疼痛,用辛夷花、苍耳为引
整个头顶发沉发疼,用藁本为引
头颈部或后脑勺疼痛,用葛根为引
引经药还有很多,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药,能事半功倍。
四、配伍
同样的病症,药方不同,效果大不一样,这里面就涉及到中药配伍之秘,一样是中医的不传之秘,临床上多见于3种:
1、配伍相对,寒热、补泻、收散、升降不同,以相反促治疗相成,如:
黄连+肉桂,寒热之间,治心肾不交
白术+枳实,补消之间,能健脾除痞
桔梗+苏子,升降之间,除胸膈气滞
紫苏+白芍,收散之间,能疏肝泻热
2、配伍相辅,如理气又化湿,发汗又通阳,内外、上下、表里结合,如:
半夏+陈皮,化痰理气
黄芪+防己,有名的黄芪防己汤
附子+茯苓,温肾利水
3、配伍相同,强化药效,如:
附子+肉桂,回阳温肾
沙参+麦冬,润肺生津
柴胡+升麻,理气行气
总之,中医不传之秘,绝不仅仅限制于中药的剂量,它有很多类别、多个场合的设置,只有用心学习运用才能有收获,取得患者认可,擦亮中医的名片。而且,通过这些不传之秘,筛除那些不学无术、学艺不精的混事中医。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