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经历了这一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让全国人民都认识到了我们国粹——中医的厉害。中医不仅治疗瘟疫厉害,而且在防治方面也是很在行。(编辑/闫奇峰)
漫话中医防疫
作者/马有度
瘟疫,是中医学对传染病、流行病的总称。其中有些病名和西医学完全相同,如麻疹、白喉、痢疾、疟疾;有些则是中医独特的病名,如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痄腮(流行性病毒性腮腺炎)等。
中医学认为引起这类疾病的原因,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邪气,称为“疠气”、“毒气”、“戾气”、“异气”等。《瘟疫论》中说:“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实际上包含了多种肉眼看不见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
这类疾病是经空气、饮食及直接接触而传染,此即所谓瘟疫之邪“自口鼻而入”。具有发病急暴,病情较重,症状类似,互相传染的特点。《*帝内经》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如果不及时预防治疗,常常引起大流行。
这类疾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季节交替之际,特别是气候反常,冷暖多变之时,不仅易患伤风感冒,而且容易引起瘟疫流行。因此,讲卫生,爱清洁,加强防疫工作就很重要。
一、搞卫生,灭虫害
我国早在殷代的甲骨文中即有大扫除的记载。《礼记》也强调“内外皆扫”,其他古代书籍还提倡“穿井”、“改水”、“沟渠通竣”,以改善环境和饮水卫生。
预防传染病,要重视消灭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历代古籍记叙了许多灭虫、灭鼠的方法。《左传》有“国人逐瘛狗”的记载,说明当时已经知道消灭狂犬病的病源。古代医家还认识到苍蝇是传播瘟疫的重要媒介,《瘟疫汇编》指出:“瘟疫大行,有红头青蝇千百为群,凡入人家,必有患瘟而死者。”《通志略》更提出百部“能去诸虫,可以杀蝇蠓”。
因此,我们不仅在端午节、春节要进行大扫除,而且要形成经常打扫环境卫生的新风尚。大力消灭蚊子、苍蝇、老鼠、臭虫,注意搞好“两管五改”,即管水、管粪;改良水井、厕所、畜圈、炉灶及环境。
二、早隔离,避毒气
《内经》提出对瘟疫要注意“避其毒气。”而避毒气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对传染病人要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以免传染。
古代医家认为家中有人得传染病,亲属虽可服预防药,但更重要的是分开居住,隔离病人。《疫痧草》说:“家有疫痧人,吸受病人之毒而发病者为传染,兄发痧而预使弟服药,盖若兄发痧而使弟他居为妙乎”。
隔离的方法,自医院,医院的传染科病房,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就地隔离或在家隔离。
古代除对麻风病人设置“疠人坊”实行集中隔离外,一般均是采取分散的家庭隔离方法。但很注意加强消毒,对病室或用苍术、雄*烟熏消毒,或用醋熏蒸消毒。对病人的痰液、屎尿以及呕吐物等,则采用洒石灰消毒。对于患者的衣被,在明代即有用蒸气消毒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防止飞沫传染也很重要,如《寒温条辨》说:“一人病气足充一室。”尤其是春冬季节,呼吸系统传染病容易流行,更要注意室内通风。
三、慎饮食,喝开水
“病从口入”这句谚语,说明我国人民对饮食不慎导致疾病早有深刻体会。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得更为明确:“原霍乱之为病也,皆因饮食。”因此,我们一定要慎饮食,不暴饮暴食,不嗜食辛辣食品和烟酒,也不宜过食生冷瓜果,尤其要注意食品卫生,决不能进食不干净的食物。
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不可食之。”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十分强调饮水卫生,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渗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碱,用必煮滚,停一时,候碱沉乃用之,否则气味皆恶,不堪入药、食、茶、酒也。”充分说明我国有注意饮食卫生的优良传统。
四、顺四时,适寒温
一年四季,也称四时,本有正常的气候演变规律: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人体的生理功能一般也能自行调节、适应。《内经》所谓“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就是说暑天热盛时,人体就增加出汗以加强散热;冬天寒冷时,人体就减少出汗以保温。《内经》还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办法,即“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但当气候剧变或反常,有些人难以适应,抗病力下降,往往成为感染瘟疫的诱因。特别是正气不强,身体虚弱,或患有慢性病的人,更容易受到传染。因此,要注意增减衣被。
《理虚元鉴》指出:“虚人再经不得一番伤寒,或一番痢疾,或半年几月之疟疾,即轻而风寒感冒,亦不宜再受。所以一年之内,春防风,夏防暑,又防因暑取凉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更防非节之暖而致冬温。”
五、勤锻炼,常强身
中医学对防止瘟疫虽然重视避免“毒气”、“贼风”,但却更为强调增强正气。
因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温病学家吴又可在《瘟疫论》中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从前有三个人,一个腹中饥饿,一个饱食神旺,另一个则吃醉了酒,他们同时冒着寒冷在晨雾中行进。后来,酒醉的病了,饥饿的死了,而饱食的却健康如常。说明正气的强弱,机体的状态,是发病与否的关键因素。
怎样才能使脏腑强盛呢?
历代医家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和多种方法。主要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怡情放怀,勤于锻炼,慎戒嗜欲等多方面。如能做到,就能使正气旺盛,抗病力强,病邪也就难以伤人。
六、预用药,防邪伤
强身防病,固然是积极的根本措施,但在瘟疫流行之际,采用药物预防也是一项重要措施。早在《内经》即有用“小金丹”预防传染病的记载;《景岳全书》载有“福健香茶饼”进行口腔消毒的方法;《千金翼方》还载有用“小金牙散”进行鼻腔消毒的方法。
这些具体方药虽然不是很通用的,但这种点鼻、喷喉等预防性用药的方法却沿用至今,特别是口服药的方法则应用甚广。
实践证明,在瘟疫流行之时,采用服大锅汤的办法,确有良效。
推荐阅读
隔离在家,学学这些不用药的保健法(附麻*加术汤治疗新冠肺炎反馈)
刺血预防流行性感冒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四川医学》,年第1期,作者/马有度。编辑/闫奇峰,校对/罗云霞、孙红梅。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tg
ling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