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案
零一
医案呈现
王某,女,62岁。
现病史:患者罹患肺炎后遗留咳嗽10余年,每秋冬发作,春夏缓解,但本次(5月4日)自去年冬季发病至今未缓解,上月底感冒后,加重伴哮喘发作。
刻下症:哮喘甚,夜不得平卧,喉中痰鸣,伴咳嗽吐白痰,量多,恶寒背冷,口中和,大便溏泄,日二三行,舌苔白微腻,脉弦细。
查体:两肺满布哮鸣音,左肺散在湿啰音。
辨证论治
症状分析
01
哮喘
哮(呼吸喘促,喉间有喉鸣音):痰饮宿疾,复感外邪
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肺肾虚实
02
咳嗽
多因外邪犯肺、痰饮停肺、气阴亏虚或有害气体刺激
03
白痰量多
多属寒痰(寒邪克肺,津凝成痰/脾阳不足,湿聚为痰)
04
恶寒
判断是否发热!此处未提及发热,应为但寒不热
05
背冷
痰饮内伏之症(《丹溪心法》:“.…..背心一片常为冰冷,四肢麻痹不仁,皆痰饮所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06
大便溏泄
多因饮食内伤、感受外邪、机体阳气不足、情志失调导致脾失健运,小肠清浊不分,大肠传导失常
07
舌苔
舌苔白:主表证、寒证、湿证
舌苔微腻:主里证,痰湿,食积
08
脉象
脉弦:肝胆病,痛证,痰饮,亦主虚劳
脉细: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亦主湿
问题思考
1
为什么会出现春夏发作、
秋冬缓解?
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春夏气候温热,阳气多;
秋冬气候寒凉,阴气多。
故秋冬多感寒凉之邪。
2
该病属于哪一脏腑?
该脏腑的特点?
肺,肺为清虚之脏,肺叶娇嫩,不耐寒热。
治则治法
治则
1、正治反治:正治
2、治标治本:标本兼治——宣肺祛痰为本、止咳平喘为标
3、扶正祛邪:同时
4、调整阴阳
5、调理脏腑:肺
6、调理经气血津液:调理气机升降、津液为主
7、三因制宜
治法
1、汗法(祛湿)
2、温法(祛痰)
3、消法(消痰化饮)
4、补法(补益脾胃)
方药分析
射干麻*汤(《方剂学·解表剂》)为小青龙汤一节的附方。
射干:清热解毒药(开痰结)
麻*:发散风寒药(宣肺气)
生姜:发散风寒药(除痰下气)
细辛:发散风寒药(除痰下气)
紫菀:止咳平喘药(除痰下气)
款冬花:止咳平喘药(除痰下气)
大枣:补气药(养脾胃)
半夏:温化寒痰药(除痰下气)
杏仁:止咳平喘药(降气止咳平喘)
五味子:敛肺涩肠药(敛肺气)
桑白皮:止咳平喘药(泻肺平喘)
炙甘草:补气药(补脾益气,祛痰止咳)
深度反思
射干麻*汤与小青龙汤的区别
射干麻*汤为什么用生姜而不用干姜
生姜——发散风寒药(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干姜——温里药(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中医内科学看待其所属病系、证候与病因病机
肺系疾病-哮病
定义: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作表现:哮鸣声、胸闷、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诊断方法:
1.呈反复发作性
2.平时如常人,或稍感疲劳、纳差、痰多
3.多与先天禀赋有关,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辨证要点:辨虚实(发时为实,平时为正虚)
治法治则:
1.发时:治标,攻邪治标,祛痰利气
2.平时:治本,扶正治本
辨证:
发作期:
1.寒哮证
2.热哮证
3.寒包热哮证
4.风痰哮证
5.虚哮证
缓解期:
1.肺脾气虚
2.肺肾两虚
该病在西医内科学中对应的疾病及相关知识
支气管哮喘
定义: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特征,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
病因和发病机制:
1.变态反应
2.气道炎症
3.神经-受体失衡
4.其它:感染等
用药:
1.β2受体激动剂
2.茶碱(*嘌呤)类药物(抗炎)
3.抗胆碱药物
4.糖皮质激素
5.白三烯调节剂
6.其它:钙拮抗剂
另外,我们还引申了*帝内经的相关内容,内容十分丰富!
连黑板上都是满满的干活!
课后反思
1、脏腑辨证个人思维有些狭隘,只想到了最明显的肺,忽略了母病及子的肾和子病及母的脾。
2、强化了恶寒和畏寒的不同点
3、所以在治则治法有很大漏洞,通过这次以后有所重视
4、确定辩证是寒痰阻肺以后,我选择药是温化寒痰药半夏,忽略了同时应该补气以及发散风寒,毕竟病证除了有寒有痰邪,肺气也要被收敛,大便溏泻的问题也需要涩肠药如五味子来解决
1、思路不要被跟诊过程的科室所限制。
拿我来说,虽然麻*是中药学里第一位药,是我背的最熟的药但是因为我在心内科跟诊从来没见过老师们用麻*,实际上今天的医案我想不到用也不敢用。
2、寒热配伍不是简单的1+1,本方中桑白皮的使用在这种整体的思考下也就不难理解了。特别是结合脏腑自身特点和药性上,肺主宣降,方中重用的辛温解表药多辛散,而患者咳喘气逆,这个时候用桑白皮这样降气的药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
三字经说:姜细味一齐烹。果真如此,这三味药在这两方剂里面都有。还有就是在全是温性的药里面加清热解表药来使药性温和些。
……
临近尾声
印象深刻的第一节社课结束啦!
一开始虽然觉得对医案无从下手,
但是通过讲师的慢慢引导,
自己的细细思索,
也逐步建立思考医案的思维来,
然而所有的医案,
都必然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
和广泛的医案解读
.11.06周一
医案研习社
背经典
读医案
做临床
按住下方“指纹”进行